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在心理科不明原因心悸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18-01-21 01:04:54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2期
关键词:标准差变异性心电图

程 鲲

(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在临床工作中,心理科患者自诉有心悸症状的情况比较多见,出现心悸症状时是由于心脏原因还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在临床上较难鉴别。因此本文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心理科住院的108例不明原因心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同期接受身体检查的108例健康查体者作为研究对照,通过比较观察不明原因心悸患者与健康查体者的动态心电图各指标,探讨心悸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实际状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心理科住院伴不明原因心悸患者108例参与此次实验作为不明原因心悸组,不明原因心悸患者男女比例为51∶57,最大年龄为58岁,最小年龄为30岁,中位年龄为(43.97±1.69)岁。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接受身体检查的108例健康查体者纳入本次研究作为健康查体组,健康查体者男女比例为50∶58,最大年龄为59岁,最小年龄为31岁,中位年龄为(44.32±1.71)岁。

1.2 方法:108例不明原因心悸患者与108例健康查体者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美国世纪之星C3000)检查,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系统对所有研究对象的V1、V3、V5等综合12导联电信号实施监测[1]。监测过程中,研究对象须保持正常的休息及活动,记录好出现症状的性质及时间,通过系统回放全部资料由专业人士对心电信号实施分析和记录。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并记录108例不明原因心悸患者的心率、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 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症状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②观察并记录108例健康查体者的心率、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 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症状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

1.4 统计学方法:对108例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和108例健康查体者的临床资料实施检验分析(统计学软件:SPSS 23.0),将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和健康查体者的基础资料、心率、SDNN、SDANN及RMSSD(计量资料)描述成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实施t检验。数据对比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通过对108例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和108例健康查体者的基础资料实施统计学检验分析(统计学软件:SPSS 23.0)得知,不明原因心悸患者与健康查体者的基础资料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 108例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108例不明原因心悸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正常的患者为70例(64.81%),11例患者为阵发性心动过速(10.19%),9例患者为窦性心动过速(8.33%),18例患者为室性心律失常(16.67%)。

2.3 108例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和108例健康查体者的动态心电图各指标比较分析:不明原因心悸患者的心率与健康查体者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查体者的SDNN、SDANN、RMSSD均显著高于不明原因心悸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在心理科住院患者中,以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居多,而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可引起体内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据有关研究显示心脏健康情况与交感-迷走神经状况具有直接关系,交感-迷走神经变化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心脏的健康状况[2]。心率变异性作为评价心率变异程度的关键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心悸患者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的状态[3]。通常情况下,心悸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相较于健康人明显下降,与健康人相比,心悸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明显提高,而迷走神经功能较为衰弱[4]。

表1 108例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和108例健康查体者的动态心电图各指标比较(±s)

组别 心率(次/分) SDNN(ms) SDANN(ms) RMSSD(ms)不明原因心悸组(n=108) 71.4±6.9 112.4±16.3 110.5±20.4 22.6±7.2健康查体组(n=108) 69.7±7.5 142.5±21.6 146.4±27.2 36.6±10.8 t 1.7335 11.5597 10.9730 11.2089 P 0.0844 0.0000 0.0000 0.0000

就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心悸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相关研究中,大多数结果显示患者心脏活动情况及神经敏感程度对心悸发生率产生一定影响[5]。与此同时,除了心脏功能异常属于心悸致病因素外,神经功能异常、冠心病、心脏电活动等致病因素造成的心悸被划分为不明原因心悸,主要是因为这类心悸难以通过症状、常规检查等方式确诊[6]。虎春红[7]认为对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实施连续动态心电监测,并加强心率变异性分析可以更为深入的了解不明原因心悸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况,从而明确心悸形成的原因。虎春红在其研究中对126例研究组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SDNN、SDANN、RMSSD均明显低于同期参加健康体检的108例健康人,平均心率与健康人相比无明显差异。本次研究结果与虎春红的研究报道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相似,本次研究结果中,108例健康查体者的SDNN、SDANN、RMSSD显著高于108例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反映出心理科心悸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弱于健康人。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经过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大多数心理科不明原因心悸患者的心电图显示大致正常,而通过进一步心率变异性分析得知,大多数心理科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出现的心悸症状可能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减弱有关。

猜你喜欢
标准差变异性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思考心电图之176》
心电与循环(2021年3期)2021-06-03 07:49:40
用Pro-Kin Line平衡反馈训练仪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动态平衡功能的影响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预防和治疗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对于平均差与标准差的数学关系和应用价值比较研究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5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17
冬病夏治止咳贴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医学科技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