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倩
(丹东市中医院内三科,辽宁 丹东 118000)
老年人群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高发人群,由于活动量的减少、缺乏运动等,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极易出现便秘症状,而用力排便又会进一步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发作等,加重病情,增加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临床对发生便秘的心力衰竭患者往往采用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极易导致腹泻腹痛,且一旦停药极易复发。笔者旨在探讨腹部经络及足底穴位按摩预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便秘的效果,以期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选取有便秘病史的11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7例)和观察组(n=57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50~80岁,平均(66.64±3.38)岁;基础疾病:冠心病28例,高血压心脏病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5例,肺源性心脏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心功能:Ⅱ级19例,Ⅲ级27例,Ⅳ级11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50~80岁,平均(66.69±3.42)岁;基础疾病:冠心病27例,高血压心脏病1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6例,肺源性心脏病3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心功能:Ⅱ级20例,Ⅲ级26例,Ⅳ级11例。对照组及观察组的年龄、性别、心功能、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日常生命体征监测、生活指导、饮食指导等。观察组研究对象予以推腹、敲带脉、腹部经络按摩、足底反射区按摩等护理,具体如下:①推腹。指导患者缓慢吸气,然后护理人员使用拇指的指腹由剑突下直线往脐下推,力度应均匀,若触及腹主动脉,立即减轻推腹的力度,每次5 s,共推50次。②敲带脉。带脉源于第二腰椎,所有通过腰腹部的静脉窦受到带脉的约束,敲带脉可促进结肠的蠕动。指导患者排空膀胱,并取侧卧位体位,操作者轻握拳敲打右侧的带脉,共敲100次,每次敲的起落均应有弹性,左右两侧依次进行。③腹部经络按摩。指导患者缓慢呼吸,使腹部放松,然后使用左手掌根顺时针推揉患者的脐周,手法应缓慢,力度要适中,以使腹部肌肉下陷。沿着结肠的解剖位置由右下腹开始沿着升结肠,然后到横结肠,再到降结肠,最后到乙状结肠,顺时针按摩,每5 s按摩1圈,每天按摩50圈。④足底反射区按摩。足底凹陷区域即为大肠及小肠的反射区,按摩时使用拇指由内向外推刮,按摩时手法注意缓慢、深透,以患者感觉有酸胀感为宜。
1.3 观察指标:观察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便秘情况。便秘的判断标准:粪便干结,排便频次每周<3次,排便费力,并伴有排便不尽感。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分析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P<0.05则表示统计结果有意义。
对照组中,11例患者出现便秘,便秘发生率为19.30%;观察组中,3例患者出现便秘,便秘发生率为5.26%;经χ2检验,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老年人群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高发人群,而由于老年人群进食量少、胃纳差、胃肠瘀血等,导致结肠蠕动减慢,直肠反应性减弱,导致胃内容物长时间滞留在结肠内,从而导致排便困难的发生[1]。此外,患者用力排便,会增加其心脏负荷,导致患者出现气促、胸闷等症状。临床对便秘的治疗主要采用缓泻剂治疗,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使用缓泻剂极易导致肠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反应性降低,导致排便反射减弱[2]。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腹部经络及足底穴位按摩,可有效减少便秘的发生。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通过推腹、敲带脉,可刺激胃肠的蠕动,推进大肠及小肠的节律收缩,并通过经络、神经的传导作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吸收功能,时粪便更易到达直肠。而按摩可增强患者的腹肌收缩力,可有效避免患者由于用力排便,减少了心脏负荷[3]。通过腹部的机械按摩,可改善患者肠道的血液循环情况,并能增加肠黏膜的神经营养,增强肠蠕动,从而减少了便秘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施以腹部经络按摩及足底穴位按摩,可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