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丹 李 洁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中医急症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的突破与飞跃[1]。中医急症学源于中医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医急症思维,既有中医思维的一般性,又有中医急症的特殊性。中医急症思维为更好的发挥中医在急症领域的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能够促进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系统研究中医急症思维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包括思维主体、客体及手段三个要素,形式上可分为感性具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及理性具象思维。思维方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主观能动作用下形成的思维习惯,是理论体系的灵魂,具有能动性、稳定性和时代性[2]。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维护人类健康做了重要贡献。中医药学的根基与灵魂是中医思维[2]。中医思维是在中国古代哲学及传统文化影响下,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对生命活动相关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与推理的认识过程[3-4]。中医急症思维是在中医思维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医急症学特点而形成的,以处理生命活动中急性事件为主的认识过程。
2.1 救人保命,危重优先 中医急症以保全生命为救治患者的第一要务。在临床工作中患者最突出的表现为急危症状,病情错综复杂多变,轻重不一,救治的关键在于“黄金时间”内抢救急危患者,救人保命,稳定生命体征,比延误时间后进行的积极治疗代价更低,效果更好。只有生命得以存在与延续,才能为后续积极的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方能有希望恢复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和谐状态,否则将会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2.2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体与自然界也有着密切联系。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反应疾病本质的病理概括称之为证[5]。辨证是治疗的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临床中急危重症患者多表现为多个脏腑功能严重衰退或衰竭,早已超出单一脏腑对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具备整体观念,综合分析各脏腑之间的生理与病理上的相互关系,辨识主要证候,采用抓主证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施治,提高“救人保命”的成功率。
中医急症思维具有多种形式,如象数思维、整体思维、辨证思维、顺势思维、中和思维、虚静思维等,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中医藏象、诊断、治则、治法、处方、针灸、预防等多个方面。不同的思维形式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在临床中常综合运用各思维形式。
3.1 象数思维 象数思维是象思维与数思维的合称,对中医理论探讨与临床实践均具有重要影响。“象数”并称约始于汉代,《易纬·乾坤凿度》说“八卦变策,象数庶物,老天地限以为则”。“象”有物象、现象、意象等含义,可表示符号之象,即人为之象,又称“意象”(包含法象),又可表示事物之象,即自然之象,又称“物象”(包含事象、形象、现象)。象思维是通过取象比类的方式,将“物象”提炼“意象”,再由“意象”反推“物象”的过程,即对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属性或规律进行关联类比,找出共同的特征,以达到模拟、领悟、认识客体为目的的方法。“数”既是实测的、定量的数,又是表象的、定性的数。象数思维方法中的“数”侧重于定性表象,是特殊的“象”。数思维就是运用“数”进行比类、象征。象数思维推动了中医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等藏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6]。中医以象数思维对声音、形体、色泽之象等得到藏象、证象,来说明人体内在的脏腑气机和病理变化[7]。
3.2 整体思维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筋骨皮肉、五官九窍和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通过经络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具有高度的统一性。《灵枢·五隆津液别》云“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侯,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这充分表明,人体脏腑、器官之间相互协调,共同维系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素问·保命全兴轮》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说明,人体与自然界关系密切,是统一的整体,突出体现为“天人合一”。因此,中医整体思维既表现在将人体本身看成整体,又表现在将人与自然、社会等看成整体。
3.3 辨证思维 证是对疾病某一阶段病理表现的本质概括,仅能反应出疾病特定阶段的本质,难以反应疾病产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相同的疾病,在不同的病理阶段所表现出的证候特点不同,所确立的治则治法及处方就不同。不同的疾病,在不同的病理阶段所表现出的证候特点可能不同或相同,若不同,则遵循具体的证候特点确立针对性治则治法与处方;若相同,则可采用相同的治则治法与处方。这也是中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具体体现。因此,临床诊疗过程中蕴含着辨证思维,具体展现在证候诊断、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的区别上,也就是要坚持个体化治疗的理论依据。此外,辨证的过程也蕴含者动态思维,即临床治疗要根据疾病发展而改善思维方向,对治则治法、处方等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更好地促进疾病的康复。
3.4 顺势思维 顺势即指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遵循客观规律[8]。道家创始人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9]。这也是强调人要顺应自然界的法则。顺势思维由“天人合一”衍生而来,突出强调人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10]。张伯礼院士指出“顺势思维在疾病的预防调护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具有普适价值及超前性”[11]。诚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顺势思维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灵枢·师传》云“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强调治理国家、治疗疾病等均要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3.5 中和思维 中和思维是指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问题时,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和谐与平衡状态的思维形式[12]。“中”强调的是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平衡。“和”强调的是事物间及事物内在的和谐状态。《中庸》记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这强调了阴阳“中和”的重要性。“中和思维”是中医学及中医急症的内在要求,贯穿于中医学及中医急症的各个方面。如治则上,《灵枢·热论》云“益其不足,损其有余”;方药上,《灵枢·五禁》云“补泻无过其度”。临床治疗以纠正机体失于“中和”状态,恢复阴阳平衡为最终目的[13],诚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3.6 虚静思维 虚静思维是指在观察分析事物和研究处理问题时,注重通过“虚”心、“静”神的体证方法,回复到事物最初始状态和清静本真的状态,达到合同大道目的的思维形式[14]。 “虚静”源于道家,《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谓复命”。强调用虚静的身心状态回到虚无的本体境界,才能回复至人体的自然本性。中医学将其运用到疾病的诊断、预防等方面。脉象能够反应脏腑气血的盛衰、病位的表里、邪气的寒热,但运用脉诊进行诊断时,要内心虚静,以获取真实的脉诊信息。《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虚静思维是指导防病保健的重要方法,诚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针对中医急症患者而言,有效运用虚静思维指导急重症及恢复期患者保持虚静心态,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疾病的康复。
4.1 涉猎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学不但具有医学属性,还具有人文、科学、哲学等学科属性特点,是复杂的医学体系。中医药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其理念、方法等是传统文化直接投射或衍变而来的结果[2]。如顺势思维源于道家的《道德经》、中和思维源于儒家的《中庸》、整体思维源于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等。具备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理解与掌握中医药理论,形成中医急症思维[15]。
4.2 研读中医经典著作 《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等中医经典著作不仅是系统阐释了疾病认识与治疗等内容,而且蕴藏着丰富的中医急症思维。通过中医经典著作的研读,在认识与掌握疾病认识的同时,中医急症思维得到了相应的培养,使之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自己的理论认识中,进而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4.3 跟随名老中医学习 名老中医在处理临床中医急症问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方法,是中医急症学的宝贵财富。跟随名老中医学习处理中医急症问题,能够在实践中印证和加深对名老中医经验的认识、理解、继承与创新,实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了自身对中医急症的理论认识与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了中医急症思维[16]。
4.4 勤于中医急症实践 培养中医急症思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为提升处理中医急症问题的能力。能力的提升,根源于实践,缺少实践的能力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通过自身在临床实践中具体处理中医急症问题,方能更好地理解、运用与完善中医急症思维,实现临床实践能力与中医急症思维之间的螺旋式上升。
中医急症思维的多种形式,在临床实践中均有应用与体现。现以整体思维、中和思维为例,阐述中医急症思维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5.1 整体思维的运用 整体思维注重人自身、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性。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错综复杂,善于变化。基于中医基础理论,运用整体思维分析与处理急重症疾病。如:临床常见的急症心源性休克,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在中医整体思维指导下,可以理解为“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中医治疗着眼于“心为君主之官,心主血脉”,多从心论治。临床西医针对重症肺炎的治疗多采用抗生素,中医采用通腑泄热法进行治疗多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这就是恰当运用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整体思维的结果,这也提示临床医护人员要保持重症肺炎患者大便通畅,避免造成肠道菌群移位,加重原有的重症肺炎。
5.2 中和思维的运用 中和思维注重平衡、和谐。基于中医基础理论,运用中和思维能够有效指导临床医疗实践。如:机体健康时,体内抗炎因子与促炎因子之间处于中和状态,当机体正气亏虚,外邪侵袭而患病时,抗炎因子与促炎因子之间的中和状态被打破,可诱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造成多器官功能损害。基于中和思维,中医治疗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初期多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后期扶正补虚,以恢复机体内的中和状态,达到病愈的目的。同时,初期与后期治法的变化,也体现了根据疾病阶段本质证的变化而变换治法的辨证思维与动态思维。
中医急症思维具有中医思维的普遍性及中医急症的特殊性,以“救人保命,危重优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具有象数思维、整体思维、中和思维等多种形式,通过涉猎中国传统文化、研读中医经典著作、跟随名老中医学习及勤于中医急症实践等方式能够培养中医急症思维,在临床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可发挥出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中医急症思维要系统理解,深入培养,灵活运用,以更好的发挥中医在急症领域的优势,促进中医急症学的发展与飞跃。
[1]范铁兵,宁秋萍,杨志旭,等.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以中医急症为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4):644-645,651.
[2]袁纲,傅文第,邸维鹏,等.浅谈中医思维的辨识与传承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9(5):6-12.
[3]胡素敏,孙悦,肖茜琼,等.中医思维与辨证论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8):3377-3380.
[4]张为佳,张志强.浅谈中医思维映射出的哲学态度[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3):649-655.
[5]范铁兵,杨志旭.《伤寒论》病、证、症、方关系浅谈[J].河南中医,2016,36(2):189-190.
[6]孙相如,何清湖,陈小平,等.先秦、两汉时期象数思维的文化渊源及其对藏象理论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6,57(23):1981-1984.
[7]吴新明,马晓彤.《黄帝内经》的象数思维析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4):375-377,397.
[8]张世超,顾洁斌,张丽.中国传统哲学“顺势思维”对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1):12-14.
[9]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63.
[10]叶青,周亚东.中医顺势思维的文化渊源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3):146-149.
[11]张伯礼.中医思维与实践养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5):593-594.
[12]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17.
[13]吕爱平,蔡丹梅.论中医学中和思维的内涵及特点[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2):120,128.
[14]邱浩.中医学的虚静思维[C].第10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23-27.
[15]胡蓆宝,陈广涛,潘淼.关于培养中医思维的思考[J].江西中医药,2011,42(4):3-4.
[16]范铁兵,朱晓博,顾东黎,等.从中医急症角度浅谈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建设项目[J].中国中医急症,2016,9(25):1723-1724,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