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慧 陈文霖 霍绮雯 指导 谭 峰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谭峰教授是第5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硕、博士生导师,谭峰教授业医30余载,长期从事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治学严谨,匠心独具,在治疗中风方面总结出丰富的心得与经验。中风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症重症,中风引起的后遗症普遍存在,是目前医学上仍有待解决的难题[1]。中风的病机有虚、火、风、痰、气、血,目前其治疗普遍以病机为基础,根据常用证候分型辨证而论,治疗重点分明,但谭师在多年临证中观察到,中风病的病机往往并不单一存在,且以血瘀多见。谭师认为血瘀存在于中风病发展的各期,中风病各证型病因症候或不相同,但均与血瘀息息相关。瘀血为缺血性中风的重要病机,治疗中风强调早期活血化瘀,验之临床,疗效确切。笔者有幸随师学艺,受益匪浅,今将谭师早期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经验予以总结,以飨同道。
中风的病机复杂,历代医家论述各家争鸣,经过历代继承与发展,中风病病因病机学说理论体系越发丰富完善,其中血瘀是最重要的组成之一。刘完素提出“人卒中,则气血不通而偏枯也”[2]。 明代《医学纲目》把中风的病机归纳为“中风皆因脉道不利,血气闭塞”[3]。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明确地指出中风是气虚血瘀所致[4]。当代任继学教授认为病中风者,主要是脑髓的经络、血脉受阻影响血液环流,气滞血凝而成瘀血[5]。谭师亦认为瘀血是中风病的重要病机,与中风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并存在于中风病各期。在中风先兆期,血瘀闭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肢体及清窍失养,常可见发作性晕厥发作,肢体麻木,视物昏瞻等;中风急性期,各种原因致使血瘀于上,气血逆乱,闭阻脑络,神明不用,而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口眼歪斜等表现;在中风后遗症期,由于久病多虚,正气耗损,气虚血瘀,瘀血闭阻筋骨脉络,气血不通,四肢百骸不得濡养,而遗留肢体偏瘫、拘挛强痉或肢体疼痛、麻木不仁[6]。另外中风后期变证亦常因血瘀出现变证,瘀血闭阻脑脉,阳不入阴,阴阳失调所致辗转反侧,夜不能眠,或睡眠节律日夜颠倒,这些都属血瘀证的特殊表现。
谭师临证多年,认为血瘀为中风病关键病机,并贯穿中风病的发生发展整个过程,经过多年探索,从“活血化瘀”立论,实践出缺血性中风病早期活血化瘀治法。
2.1 中风从瘀而治 谭师指出,缺血性中风各证型病因或有不同,其病机多不离“瘀”,瘀血阻滞,经脉不和,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则成中风[7]。如禀性易怒者,肝阳亢盛,由于体内气机逆乱不畅,气滞血瘀,血行受阻而风阳上扰,血随气逆,发为血瘀脑脉;脾不健运者内生热痰湿浊,闭阻脉络,痰郁化热,火蕴于阳明,腑闭无以为通,热灼津血,炼液成瘀遂阻滞脑窍经隧;又有痰瘀胶结,血运不畅,阻滞脉络,风火夹痰瘀上扰神明,发为中风;年老体虚者,气虚脉弱,血行迟缓而为瘀,瘀滞脑脉失养,发为缺血性中风;阴虚内热者,阴液耗伤,损伤气血,灼血成瘀,阻于脑络,津血同源,阴液亏虚可加重血液阻滞。恰如周学海云“阴虚血必滞”[8]。谭师也在多年临证中观察到,中风患者病因诸多,症状多变,但几乎都会伴有血瘀证候,中风患者无论是实是虚,还是因风火痰热还是阴阳亏虚而起,大多都可见舌质多黯淡,舌下脉络瘀紫,面色晦暗,常伴有肢麻不仁,疼痛不适且痛处固定。《妇人良方卷三·贼风偏枯方论》有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9]。谭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首要治血,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活血化瘀。血瘀不除,阻塞脉络,肢体失养,神窍不清,后患无穷;血脉通畅,营阴不损,肝肾不亏,内风不生。因此谭师主张早期活血化瘀治缺血性中风,中风患者若伴有血瘀证候或表现,只要不存在脱证或禁忌症者,均可及时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或合并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
2.2 活血化瘀之早期 谭师尤其重视早期,即中风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法。谭师指出中风病本乃本虚标实之病,在中风病急性期,临床症状以实证为主,多为风火挟痰挟瘀,血瘀证也比较突出;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风邪火邪渐去,正气渐衰,痰瘀胶结阻滞难消,表现为气血阴阳俱虚兼痰瘀的虚实夹杂证,病程缠绵难愈。另中风病是急危重症,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变证多的特点。中风急发,存在“正气不束邪气,邪气渐进扰神”之病情加重过程,《灵枢·刺节真邪论》中就有“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现代研究也证实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局部脑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后,其所供应区域脑细胞在数分钟内产生缺血、坏死,数小时内产生脑细胞水肿,久之对脑组织有不可逆的损伤[10]。故早期活血化瘀,尽早攻邪成效更佳。尽早救治可防邪浅入深,防治早期出现病情进展,是为遵循既病防变的上医之道。
谭师提出活血化瘀的“早期”可参照现代医学的急性期划分,即目前公认的从缺血性中风发病到发病后2周[11]。也可参考张仲景“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的方法,以五日为一候[12],其前三候可为急性期。而三候中治疗的重点又有所不同。从发病时间开始计算至一候之内,为“正气不束邪气,邪气渐进扰神”之时期,主要治法以破血化瘀、醒神开窍为急救准绳;而至两候之时正气始复,此时药力开始显效,病情轻者可渐趋于康复,危重者用药得当也有康复之望;至三候之时,急危之候大部分已经度过,已不可全力化瘀泻热,而应兼扶营卫、通经络,以防止一味活血行气导致耗气伤营之虞。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凡治病,必先识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13]。谭师临证讲究审证求因,他认为早期活血化瘀治疗应在辨证的基础上应用。中风病为本虚标实之病[7],中风急性期以邪实为主者,急则治标,故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当在祛邪时兼顾血瘀程度给予活血化瘀治疗;恢复期多虚实夹杂,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治宜扶正祛邪,兼虚证者可在活血化瘀的同时投以补益气血之品。另形成血瘀的因素有很多,跌破损伤可致瘀,血寒血热可致瘀,气滞气虚亦可致瘀,并常兼夹它邪[14],故虽血瘀贯穿中风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活血化瘀应用于中风治疗的同时,应根据血瘀形成原因及挟兼它邪情况,调整活血治法方案,方可达瘀血除、新血生、醒脑窍之效。现将谭师常用理法总结如下。
3.1 化痰活血法 谭师认为痰邪久之可化瘀,中风患者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水谷不化,津液不行,停滞中焦,积聚为痰,气血运行不畅,形成血瘀。又如《血证论》所言“血积日久,亦能化为痰水”[15]。痰浊瘀血可互为病因,互为产物。痰浊和血瘀作为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均可单独见于缺血性中风患者,但是由于“津血同源”,痰瘀均为有形阴邪,痰浊和血瘀往往相互胶结,相兼为病。一旦生成,可互相转化,相互影响,往往形成痰瘀交阻的格局,顽邪延绵不散,阻塞脉络。谭师主张此类患者以化痰息风、活血通络为法,适宜痰瘀互结,闭阻脑窍所致中风各期。谭师首推化痰通络汤加减,此方强调痰瘀同治,以半夏、石菖蒲、胆南星、瓜蒌以化痰利湿,丹参、桃仁、郁金活血化瘀,并用虫类药如地龙、土鳖虫、水蛭粉等以加强化瘀搜邪通络之功,共奏痰瘀同治之效。痰瘀化热腑实伴有头痛身热,口干、大便秘结等症状者谭师常加大黄、芒硝等通腑泄热。
3.2 理气活血法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具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气的运行功能正常,则血行顺畅无阻;气的功能障碍,可导致脉道血运不利,血凝而成瘀。中风患者多有情志不舒或忧思不解,导致肝气郁滞,久郁化火,郁火伤阴,血瘀凝滞,谭师认为此类患者用理气活血法为佳,临证中在化瘀的基础上加强理气,于活血化瘀药中加疏肝行气导滞之品,使肝气条达,气行血畅,既能疏肝导气调节情志,又可活血化瘀使阴平阳秘。该法适宜气滞血瘀中风各期,常见症状有烦躁易怒、头痛不定、两胁不适、嗳气腹胀等。常用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减,若头痛头晕,可加天麻、钩藤凉肝息风,川芎通窍止痛;若两胁胀痛,可见延胡索、香附等加强疏肝理气之效。
3.3 益气活血法 谭师观察到中风患者多为脏腑功能渐衰,元气退弱的中老年人群。而血液在血脉里能顺畅运行,必不可少的是气的鼓动激励,若元气不足,则血液运行无力,凝滞不畅并成血瘀,故谭师在临床治疗中,常在活血化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补气可加速血液运行的作用,活血则能使瘀血消散、脉管畅通。另外血液的生成有赖于脏腑之气化生,即所谓的“气能生血”。气是化生血液的动力,气旺则化生功能强盛而血生;气虚则营血亏虚。该法广泛适用于中风各期气虚血瘀证者,常见兼症有面色少华,神疲少气懒言、纳差、自汗等。谭师最常用名医王清任所独创的补阳还五汤,方中重用黄芪补气,配归尾、赤芍、川芎、红花、桃仁以活血化瘀,以地龙通经络。若脾虚明显,加白术、茯苓以补气健脾,若肢体浮肿,加茯苓、泽泻、防己等淡渗利湿。若肢体拘挛,加鸡血藤、丝瓜络、伸筋草等养血舒筋通络。
3.4 补血活血法 阴血亏虚者,血液浓缩黏滞,行迟而瘀,瘀血久停,脉道空虚,亦可反而进一步伤阴,又肝体阴而用阳,肝血不足,阴不潜阳,最易导致肝阳上亢,而出现阴虚风动之象。谭师认为活血药物大多性味温散,若单用活血药物难免会加重阴液耗竭,故血虚而瘀者宜先补血活血,使脉道充盈流而不滞,血盈则肾阴不亏,肝血不损,使水可涵木,内风不起。《景岳全书血证篇》有云“血有虚而滞者,宜补之活之”[16]。 该法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配伍补血之剂,适宜营阴空虚,瘀血内停或肝肾不足,虚风内动所致中风各期,常伴有面黄无彩、目眩耳鸣、心烦失眠、肢体麻木等症状。谭师喜处桃红四物汤加鸡血藤加减,以达活血不伤血、养血不滞血之功效;阴虚明显者,可加六味地黄汤滋补阴液,心烦失眠明显者或加生地黄、麦冬、玉竹、酸枣仁以滋阴安神。
4.1 病例1 患某,女性,60岁,因“左侧肢体乏力2 d”于2015年6月2日来诊。患者于2 d前自觉肢体乏力,起身站立困难,可自行行走,伴四肢末梢麻木,无头晕头痛,遂至我院诊治。MRI提示为右侧胼胝体急性脑梗塞。初诊:精神倦,情绪忧郁,肢体乏力,起身站立困难,可自行行走,伴四肢末梢麻木,间中胸闷,无口干口苦,便秘。察其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细。谭师仔细诊察,指出患者神疲乏力,便秘,脉沉为气虚之像,患者虽有舌苔白腻,但为气虚无以运化水湿而致,其为标象,本乃气虚,舌暗,脉沉细为内有血瘀,四诊合参,此辨为气虚瘀血之征,治宜益气活血通络。患者郁郁寡欢,加行气解郁之药,一方面宽胸解郁,一方面辅以行气化瘀。处方如下:生黄芪 30 g,桃仁 10 g,川芎 10 g,当归15 g,赤芍 15 g,地龙 10 g,田七 10 g,川木瓜 30 g,柴胡 10 g,郁金 10 g,(7 剂,每日 1 剂)。 二诊:服上方,患者肢体乏力麻木好转,大便日行2次,跟病友交谈可,于上方去桃仁,加桑寄生20 g,党参15 g。标实渐减而本虚突显之际加强扶正之功,续进10剂。服后诸证减轻、精神渐佳,半年随访,只遗留左上肢少许不灵活,生活如常。综观本案,理法方药精当,故疗效甚佳。
4.2 病例2 患某,女性,47岁,因“左侧肢体乏力3 d”于2015年8月28日来诊。患者于3 d前突发左侧肢体乏力,不能行走,左面部及左侧肢体麻木。查头颅CT提示右侧基底节脑梗塞。初诊刻见:神清,精神稍倦,情绪低落易紧张,左侧肢体乏力,不能行走,左上肢不能抬举,左面部及左侧肢体麻木,伴少许头晕,言语稍謇涩,口角歪斜,胸闷不适,纳眠尚可。察其舌淡暗,苔白,脉弦滑。谭师考虑到患者年近五旬,肝脾肾渐亏,脾虚则健运失常,痰湿内生,痰滞经脉,血脉不行成瘀;肝肾阴虚则易阳亢生风,挟痰瘀上犯脑窍,横窜经络,清窍不通,故出现头晕、半身不遂、言语謇涩、口角歪斜等症。辨为风痰瘀血、闭阻脉络,针对这一病机痰瘀同治,以息风化痰、活血通络立法。方选化痰通络汤加减,患者夜眠差,予以加疏肝养神之药。拟方如下:丹参30 g,桃仁 10 g,制地龙 10 g,郁金 10 g,土鳖虫 10 g,水蛭粉 3 g(冲服),姜半夏 9 g,胆南星 6 g,瓜蒌 15 g,石菖蒲 10 g,天麻 10 g,夜交藤 30 g,合欢皮 30 g。 二诊:患者诸证好转,已无明显头晕,胸闷缓解,言语基本清晰,眠可,左下肢可抬离床面,左上肢可左右平移,舌淡暗,苔薄白,脉弦,唯精神疲倦,谭师考虑患者痰症已消大半,唯气虚血瘀证突显,方改补阳还五汤,而补其虚扶其本。方如下:黄芪 30 g,红花 10 g,桃仁 10 g,川芎 10 g,当归 20 g,赤芍 10 g,地龙 10 g,川牛膝 15 g,党参 15 g,石菖蒲10 g。10剂,每日1剂。三诊:患者精神抖擞,诸证渐复,继续于上方稍事加减。随访3个月,病情渐趋好转稳定。
谭师认为在血瘀为缺血性中风的重要病机,存在中风病的各期,不同证型中风患者也往往夹杂瘀血症候,并能影响疾病的转归。治疗中风时,从中医的活血化瘀理论切入,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且中风病具有进展快、变证多的特点,在中风早期常以实证为主,血瘀证突出,活血化瘀更是宜早不宜迟,可有攻邪良效,能更好地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预后。但应用早期活血化瘀法同时也要重视辨证论治原则,非瘀血证候的出现或某些情况下要慎用,以免反遭其害。例如中风亡阴亡阳、气耗血脱之脱证,理应用回阳救阴、补气固脱,此时若强加活血化瘀,徒伤正而无益。
[1]胡龙涛,蔡芳妮,王亚丽.中风病病因病机探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7):883-885.
[2]刘完善.素问玄机原病式[M].孙桐校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3-55.
[3]楼英著.医学纲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6.
[4]王清任.医林改错[M].李占永,岳雪莲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32-35.
[5]任继学,任玺洁,王中男,等.中风病急性期的中医药辨证治疗——附1637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1995,4(2):63-66.
[6]程南方,谭峰.中风病血瘀病机及早期活血化瘀治疗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668-1669.
[7]张伯礼,薛博瑜.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4-101.
[8]周学海.读医随笔[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
[9]李中梓.医宗必读[M].顾宏平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69-374.
[10]黎刚.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4(1):53-54.
[1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6-19.
[12]张仲景原著,柳术军编译.精译伤寒杂病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218.
[13]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
[14]陈文霖.通阳活血颗粒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证侯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15]唐容川.血证论[M].金香兰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13.
[16]张景岳.景岳全书精华本[M].余瀛鳌编选.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