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静,谷海洋
(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山东 烟台 265700)
王樟连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主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文献学会理事,浙江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长期从事中医针灸的教学、科研、临床工作,在运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笔者有幸师从王樟连教授,现将其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介绍如下。
王樟连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发生于青春期初潮后及生育期,并无原发性闭经的表现,其病位在卵巢,为卵泡成熟障碍、无优势卵泡产生和卵泡壁过度增生不能破裂,以致排卵障碍,最终导致卵泡闭锁。本病临床症状复杂,以月经延期、稀发、不孕等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出现肥胖、多毛、痤疮等全身症状,患者一般以月经延期、不孕就诊。
王樟连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因痰瘀阻滞冲任、胞宫。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女子以血为本,经络以通为顺,冲脉不盛,任脉不通,气血无法顺利下行,导致月经延期、稀发。痰瘀阻滞日久,冲任、胞宫失养,发生卵泡成熟障碍;痰瘀阻滞胞宫,积而不去,形成癥瘕,导致卵泡排出障碍。郁而化火,症见痤疮、多毛等。临床或因肝郁气滞,血瘀痰凝;或因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津液水湿凝聚为痰,痰湿阻滞,气血不畅,瘀阻胞脉、胞宫;或以上两者兼见。治疗以祛瘀化痰为先,痰瘀不祛则新血不生,并将以活血化痰调经为主的治疗原则贯穿始终。
《灵枢·五音五味》谓:“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气血失调是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景岳全书·妇人规》中云:“产育由于气血,气血由于情怀,情怀不畅则冲任不充,冲任不充则胎孕不受。”王樟连教授发现,本病患者多为学习、工作或家庭生活压力较大的女性,精神压力大、情绪异常是高发人群的共同特点。肝藏有形之血,又疏泄无形之气,肝血下注冲脉,同时发挥肝主疏泄功能,促进冲任相资,调节胞宫、血海之蓄溢;且足厥阴肝经“环阴器,抵少腹”,在经络上与冲、任、督、带脉及子宫相交,“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肝是调节月经周期和正常排卵的枢纽,在调整女性生理及生殖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历代医家有“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认识。另外,津血的运行与输布全赖于气的推动作用,若气机调畅,则津血输布正常。所以王樟连教授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多注重养肝血、疏肝气、调气机。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景岳全书·妇人规》云:“气血之化,总由于水谷,水谷盛,则血气亦盛,水谷衰,则血气亦衰,而水谷之海又在阳明。”又说:“经血为水谷之精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凡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脾胃功能正常才能将精微物质不断输布全身化为气血,使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脾失健运,不能将水谷精微化为气血,则经水不能按时而至,致月经后期,甚至闭经;水液不能运化,聚而为痰,阻滞经络周身。所以,王樟连教授在临床治疗中多以活血化痰、通调经络为先,其次调理中焦气机,补益气血。
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知针知药,固是良医。”针灸属外治法,着重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药物属内治法,善于协调脏腑,扶正祛邪。
王樟连教授在临床应诊时注重辨证论治,针药兼施,常以“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选药多用丹参、生地黄、当归、白芍活血养血;椿根皮、益母草活血,引药归胞脉、胞宫;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泽兰加强活血化瘀之力;卵巢增大加威灵仙、皂角刺、浙贝母散结消癥;郁金、佛手、柴胡、薄荷、生麦芽等疏肝理气;郁而化火加夏枯草、黄芩、泽泻、茯苓、猪苓、车前草、薏苡仁利湿化浊;枳壳、枳实、桔梗、木香调理气机;红藤、败酱草通调经络,荡涤肠腑;生黄芪、白术、山药益气血;肾虚者加菟丝子、杜仲、桑寄生补肾生精;焦山楂、鸡内金、炙甘草固护胃气。针灸取穴以任脉、足阳明胃经为主。任脉主胞胎,阳明经多气多血。取穴:关元、水道、归来、子宫、次髎、血海、膈俞活血养血;天枢、大横、气海、太冲调理气机;中脘、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助脾胃运化;三阴交主阴血,调理肝、脾、肾;脾俞、胃俞、肾俞补益气血。行平补平泻手法,隔日1次,加TDP照射。
现代生活交通极为便利,人们运动量不足,多久坐,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尤其盆腔血液循环更差。临床应诊要强调每日需30 min左右的快走、慢跑、打羽毛球等有氧锻炼,既可抗焦虑,疏解肝郁,又可促进气血运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患者,女,29岁,未婚,2013年6月18日就诊。主诉:月经延期2个月。13岁月经初潮,25岁以前月经量、质、周期正常,偶有痛经。因考研紧张,月经周期15 d,色暗,量少,点滴而下。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曾服用益母草颗粒,之后月经周期37~40 d,经期4~7 d。现因工作不顺心,月经已2个月未至,末次月经4月29日,量中等,色深,夹少量血块,经行前腹部隐痛。刻下症:体胖,面油,背部痤疮明显,乳房胀痛,胃纳可,无口苦,大便不畅,质黏,舌质淡水滑苔,脉沉涩。性激素检查:促黄体生成素(LH)12.1 IU/L,促卵泡刺激素(FSH)4.2 IU/L,雌二醇(E2)276.5 pmol/L,孕酮(P)2.13 nmol/L,睾酮(T)2.6 nmol/L。B超:双侧卵巢切面大小正常,内均可见10多个卵泡回声,卵泡最大直径0.7 cm,内膜厚约1.2 cm(双层)。西医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月经后期,证属痰湿血瘀阻滞。治宜活血通络,行气化痰。一诊方药:丹参、干益母草、红藤各20 g,生地黄、炒白芍、当归、椿根皮、桃仁、红花、泽泻、茯苓、猪苓、车前草、枳壳、焦山楂、鸡内金各10 g,陈皮、柴胡、炙甘草各6 g,7剂。取穴:中脘、天枢、大横、气海、关元、水道、归来、子宫、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脾俞、胃俞、肾俞、十七椎、次髎。加TDP照射,隔日1次。5 d后月经来潮,上方继服,加灸神阙、关元、十七椎至月经结束。三诊舌苔薄白,改丹参10 g,干益母草10 g,去猪苓加生薏苡仁30 g,针灸处方去次髎、十七椎、血海,嘱其加强体育锻炼。四诊恐柴胡用久劫伤肝阴,去柴胡加郁金、佛手片各10 g,针灸加阴陵泉、阳陵泉。五诊加生黄芪10 g。依此反复治疗3个月,月经周期已恢复至33 d,色量均正常,改逍遥丸继服1个月。半年后随访,B超显示已有优势卵泡,1年后结婚,自然怀孕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