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营营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近年来胸腔镜技术发展迅速,逐步涉及外科各个方面,在胸腔镜下行肺大泡切除术是胸外科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胸腔镜技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手术过程较精细,对术者及患者的要求较高。系统化围手术期护理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防护意识,避免术后复发的可能性[1]。笔者通过观察对比112例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寻求更加科学的护理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在胸腔镜下行肺大泡切除术的11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16~68岁,平均(41.6±3.2)岁;单侧气胸39例,双侧气胸17例;单个肺大泡37例,多发性肺大泡19例;首次发病45例,2次发病以上11例。观察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17~70岁,平均(41.9±3.3)岁;单侧气胸37例,双侧气胸19例;单个肺大泡36例,多发性肺大泡20例;首次发病46例,2次发病以上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区环境护理,病室光线、空气、温湿度等物理因素护理,术前协助医生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做好患者呼吸道、胃肠道等护理,术后切口及引流管等专科护理。所有护理措施均严格按照标准护理流程,各项护理具有独立性。
2.2 观察组 实施系统化围手术期护理。首先根据患者身体素质和手术计划制定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然后按照护理计划在不同时期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注重患者围手术期躯体状态护理,还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各项术前准备、术后康复训练等。具体如下。
(1)术前准备 向患者了解其疾病史、手术史、用药史、药物过敏史等并认真记录,为医生用药提供参考。逐步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排除其他合并疾病,严格遵守胸腔镜手术适应证。做好术前皮肤清洁卫生;嘱咐患者术前禁食10 h,禁水4 h,防止术中因麻醉剂或插管引起呕吐,导致误吸。手术当天常规留置胃管及尿管,执行术前用药医嘱。有吸烟史患者术前戒烟2周。教会患者做腹式呼吸和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并熟练掌握其技巧及要领[2]。锻炼患者床上活动及床上大小便,提前适应术后卧床期间生活。
(2)心理护理 有针对性地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原因、主要治疗手段及胸腔镜治疗的优点,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积极配合,使患者充分了解治疗过程,消除不良心理反应,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病情观察及引流管护理 术后24 h内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应特别关注患者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给予低流量持续鼻导管吸氧(3 L/min),保证患者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定时进行血压监测,通过血压变化可间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胸腔内活动性出血,防止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勤查看胸腔镜切口处有无渗血,做好切口护理。妥善固定胸腔引流管,防止牵拉、扭曲,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至少60 cm,避免引流液反流入胸腔,引起逆向感染[3]。术后初期,应密切观察引出液的量、颜色、性状,定期挤压引流管,防止凝血块堵塞管路,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准确地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4)肺功能锻炼 术后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协助其采取半坐卧位,使膈肌下降,利于呼吸,同时还利于引流。协助患者定时咳嗽、咳痰,做腹式呼吸运动,也可定时做吹气球运动,促进呼吸,锻炼肺功能,防止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5)出院指导 对患者进行院前健康宣教,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避免重体力劳动,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4]。定期复查,一旦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防止复发。
3.1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将护理印象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3.3 结果
(1)住院天数比较 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6.7±3.4)d,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1.3±2.7)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84,P=0.024<0.05)。
(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较对照组16.1%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较对照组89.2%高;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虽然为微创治疗,对患者机体的创伤较小,但对患者的身体要求较高。患者要有较高的适应性,特别是患者的呼吸道准备对术后肺快速扩张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护理措施往往比较单一,缺乏连贯性及系统化,护理计划往往不够完善甚至缺失,对术后并发症预防作用不明显。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不仅增加患者躯体痛苦,延长住院天数,而且增加治疗费用,加重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本研究中,观察组实施系统化围手术期护理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各项护理措施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目的性,从术前各项检查完善,禁食水、禁烟酒等消化道、呼吸道准备,到腹式呼吸、床上大小便训练等预见性护理,均能够改善患者身体条件,使其更加适应手术条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见系统化围术期护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总之,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保证胸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和肺功能锻炼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手术创口快速恢复。出院指导有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自我保健和监测疾病复发的能力,对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艺,边立红.经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1):50-51.
[2]毕淑娟.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4):424.
[3]孙静.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肺大泡护理体会[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28(2):183-184.
[4]于海霞,尉靖敏,冷珊珊.肺大泡病护理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