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敷,周君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湖南衡阳市421000
肌肉衰减综合征是一种伴随年龄增长的进行性骨骼肌量减少、伴有肌力和/或肌肉功能减退的综合性退行性病症[1]。本病可致肌肉强度减弱、活动受限、步行速度减慢、跌倒、骨折、肌肉衰减性肥胖,并可能诱发糖尿病及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甚至引起疾病恶化、死亡等严重后果[2]。近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不断增加,预计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8%,老龄化问题也将达到顶峰[3],老年人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逐渐浮出水面。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给社会医疗服务和养老带来沉重负担。全面认识、积极预防和治疗肌肉衰减综合征,对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关于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总结如下。
运动可不同程度改善骨骼肌的平衡、质量和力量,许多研究证实,运动疗法是预防和治疗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之一,可有效预防肌肉衰减引起的身体功能下降、残疾,从而提高生活质量[4]。经常从事运动的老年人较久坐活动量少的老年人有更为健康的骨骼肌[5]。
抗阻运动是一种肌肉克服外来阻力的主动运动。坚持抗阻运动能恢复和发展肌肉力量,临床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肌肉功能衰减。抗阻运动可能改变对肌肉功能有重要影响的相关因素,如促进肌纤维蛋白增加,同时不断增加全身肌肉分解,诱导生长素等同化激素水平的改变[5],抑制肌生成抑制素的生成等[6]。抗阻训练过多、过强可能引起肌肉或骨骼损伤,过少则可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Liu等[7]的研究表明,每周2~3次适当强度的抗阻训练,对老年人生理及平衡功能、步行速度有改善。但近期有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难控制高血压等心血管方面疾病时,禁行此项运动。
有氧运动是人体在氧气供应充分的情况下进行的锻炼。有氧运动可增加骨骼肌,尤其是衰老骨骼肌线粒体的数量,从而改善机体代谢[8]。有氧运动还可减少脂肪,从而增加四肢肌肉的相对质量。有氧运动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长,频率增加、运动持续时间延长,增加肌肉质量的运动效果更强[9]。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间不能无限延长,运动强度须在身体可能承受的范围适量增加。Ossowski等[10]的研究表明,北欧式行走对老年人骨骼肌质量指数、膝伸肌力量、身体功能都有积极作用。
快速力量训练是速度和力量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力量训练,指神经肌肉系统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用力的能力。有研究显示[11],快速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以及身体活动能力。但目前对于快速力量训练改善老年人肌肉功能的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探究。
平衡功能训练是指人体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训练[12]。平衡功能障碍可致跌倒,直接影响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进行平衡训练可调整并维持姿势,保持动态稳定[12]。在老年人肌肉衰减的康复过程中,平衡功能训练至关重要。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可能伴有其他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骨质疏松、关节退行性变等,使活动能力及强度受限。在方案制定前,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无论选择何种运动方案,处方制定都需要个性化。
肌肉衰减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营养失衡。营养干预是防治肌肉衰减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之一[13]。机体的营养状况,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D、氨基酸、抗氧化剂等,对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影响备受学者关注[14]。
营养素缺乏,特别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导致肌肉蛋白合成受阻,加速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发展进程。伴随年龄增长,肌肉质量丢失及肌力减退成为老年人主要的卫生问题[15]。足够的能量、蛋白质可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并抑制其分解,从而增加肌肉质量。国际老年人膳食蛋白质需求研究小组建议,老年人每餐应摄入25~30 g优质蛋白;老年慢性病患者在此基础上应适当增加摄入量[16]。还应合理分配三餐蛋白质摄入量,以更好地促进肌肉蛋白的合成[17]。
亮氨酸被认为是吸收多种不同营养素所必需的,它可以通过加强肌肉蛋白质生产,减缓肌肉组织退化。β-羟基-β-丁酸甲酯是亮氨酸的代谢中间产物,可调控肌肉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并能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18]。赵恩光等[19]根据体质量补充β-羟基-β-丁酸甲酯,体质量≤68 kg,补充2 g/d;体质量>68 kg,补充3 g/d,结果显示,在补充β-羟基-β-丁酸甲酯12周及24周后,肌肉力量和功能均有较明显改善。
老年人体内氧化应激损伤可致骨骼肌代谢异常,最终导致老年人肌肉功能紊乱;补充适量的抗氧化剂可助老年人维持内环境稳定和线粒体功能,从而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20]。卢健等[21]给老年运动小鼠补充抗氧化剂维生素E、维生素C和亚硒酸钠5个月,可使小鼠骨骼肌线粒体脂褐素含量显著下降,抗氧化能力提高。抗氧化能力的提高可延缓各种老年退行性变的发生。
维生素D主要用于维持骨骼的强壮,并通过不同途径影响骨骼肌代谢。补充维生素D对增加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肌肉量十分重要。低维生素D水平的老年人,患肌肉衰减的风险率是正常维生素D水平者的5倍[22]。一项干预性研究[23]测量10例平均75岁的老年女性肌力和活动度,结果均有维生素D缺乏(<20 nmol/L),补充阿法骨化醇0.5 g/d 6个月后,与未经治疗对照组相比,下肢肌力及行走距离均有明显改善。
目前,运动康复和营养治疗是公认防治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有效方法[13]。
电刺激主要是肌肉刺激和神经刺激,是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可延缓偏瘫患者肌萎缩,消炎,促进机体康复等。研究表明[24-25],电刺激能提高肌肉活性,防止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的骨骼肌萎缩,增进肌肉完整性,增加肌力及步行功能,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张海潮等[26]对20例大学生股四头肌进行电刺激,7周后,股四头肌肌力有所增长。目前,电刺激广泛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肌力的恢复。
肌肉衰减综合征与蛋白质及激素的代谢失衡相关[20]。杨朝勃等[27]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皮下注射二氢睾酮和选择性雄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12周,结果显示,选择性雄激素调节剂能促进骨形成、防止骨量丢失。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引起线性生长及骨骼变宽[28],促进全身蛋白质合成[29]。胃饥饿素是胃内的一种肽,能调节食欲、进食和身体构成,增加生长抑素水平和肌肉体积,还能抑制由禁食或失神经支配造成的肌萎缩。目前没有充分的临床研究资料肯定上述药物治疗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肌肉衰减综合征在中医学中属“痿证”范畴,其病位在筋脉肌肉,主要与肝、脾、肺、肾等脏器有关。
针刺可调整人体气血营卫。治疗痿病重在调理阴阳,补益气血,疏筋通络。阳明经主滋润宗筋,约束骨骼,为多气多血之脉。针刺阳明经可疏经通络,调理气血,故针刺多选阳明经穴,如臂臑、肩髃、手五里、曲池、尺泽、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伏兔、梁丘、阳陵泉、足三里、丰隆、解溪、昆仑等。夹脊穴为督脉之旁络,可调阴阳,行气血,疏调脏腑,腰背部夹脊穴也常用于治疗痿证。现代研究表明,针刺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使血管的舒缩功能得到改善,患肢血液循环状况得以增强,促进损伤的组织细胞及神经修复甚至再生[30]。植昌嘉[31]对80例平均年龄59.5岁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以针刺阳明经为主治疗,结果显示针灸结合西药治疗比单用西药对患者肌力的改善效果更佳。
灸法可温经通脉,调和气血。研究表明,灸法在慢性病、老年病、治未病等方面的治疗优势明显[32]。张秀红等[33]对74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在针刺的基础上,联合艾条温灸督脉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单独针刺治疗。艾灸起作用的三个重要因素是温热刺激、光辐射、艾灸生成物,近年还衍生出有相似作用的红外辐射光谱疗法。但其作用的靶器官、传导信号通路、治疗作用机制等,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中药穴位贴敷是将药物制成贴剂,作用于相应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可避免胃肠道及肝的首过效应,使药物稳定直接地发挥作用。毛智慧等[34]在研究针刺加四君子汤治疗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基础上,着重探究了穴位贴敷对肌肉衰减综合征症状的改善:黄芪、党参、茯苓、甘草、白芥子、细辛等按比例研成粉末,加适量姜汁调至糊状,制备成0.5×0.5 cm左右药块,用3.0×3.0 cm的医用胶带固定于穴位贴敷组大鼠双侧脾俞、足三里,结果大鼠骨骼肌质量增加,同时抑制了骨骼肌细胞凋亡,且大鼠毛色光泽,食量及大便、活动均恢复正常。
总体来说,痿证的中医药治疗应以调理脾胃、补益肝肾、不妄用风药为基本原则。朱丹溪“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疗方法常用于肝肾亏损型的痿病[35]。池绍龙[36]对脾胃气虚证患者予四君子汤随症加减,总有效率93.10%,优于常规对症治疗的82.76%。脾主四肢肌肉,补益脾胃之气,经脉肌肉亦得以滋养,肌量及肌力得以提高,肌耐力增强,可以改善肌肉衰减状况[34]。
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中国传统健身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八段锦是一项全身性运动,长期坚持锻炼可以明显增强患者下肢肌力,延缓患者上肢肌力减退[37],可用于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治疗。石小燕[38]选取104例跌倒伤老年人,对照组接受散步练习,观察组进行八段锦运动,12周后,八段锦运动疗法对预防老年人跌倒有显著效果,不但能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状况,更能提高平衡能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基础,治疗方案尚无统一标准;疾病的发生发展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社会负担影响大。应提倡适当锻炼、平衡饮食,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康复治疗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具有重大意义。
[1]赵法伋,顾景范.营养与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J].营养学报,2011,33(5):439-445.
[2]Patel HP,Syddall HE,Jameson K,et al.Prevalence of sarcopenia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ople in the UK using the 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EWGSOP)definition:findings from the Hertfordshire Cohort Study(HCS)[J].AgeAgeing,2013,42(3):378-384.
[3]新疆福海县喀拉玛盖镇计生办.刍议计划生育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J].医药卫生,2016,29(5):310.
[4]韩佩佩,郭琪,潘翔,等.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与运动疗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3):290-294.
[5]Smilios I,Pilianidis T,Karamouzis M,et al.Hormonal responses after a strength endurance resistance exercise protocol in young and elderly males[J].Int J Sports Med,2007,28(5):401-406.
[6]Brotto M,Abreu EL.Sarcopenia:pharmacology of today and
tomorrow[J].J Pharmacol Exp Ther,2012,343(3):540-546.[7]Liu CJ,Latham N.Can progressive resistance strength training reduce physical disability in older adults?A meta-analysis study[J].Disabil Rehabil,2011,33(2):87-97.
[8]卢健.骨骼肌衰减症与运动干预研究进展[J].体育科研,2015,36(3):1-7.
[9]江婉婷,王兴,江志鹏.国外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运动疗法研究热点与内容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J].体育科学,2017,37(6):75-83.
[10]Ossowski ZM,Skrobot W,Aschenbrenner P,et al.Effects of short-term Nordic walking training on sarcopenia-related parameters in women with low bone mass:a preliminary study[J].Clin IntervAging,2016,11:1763-1771.
[11]Henwood TR,Taaffe DR.Improved physical performance in older adults undertaking a short-term programme of high-veloc-ity resistance training[J].Gerontology,2005,51(2):108-115.
[12]刘崇,阎芬,曹冰,等.运动延缓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7):670-673.
[13]孙建琴,张坚,常翠青,等.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节录)[J].营养学报,2015,37(4):320-324.
[14]Molnar A,Jonasne SI,Csontos AA,et al.Speci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 is required for muscle protective efficacy of physical exercise in elderly people at highest risk of sarcopenia[J].Physiol Int,2016,103(3):368-376.
[15]缪琴,王蕾蕾,何芳,等.肠内营养制剂对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肌力和肌含量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6,14(5):499-502.
[16]Bauer J,Biolo G,Cederholm T,et al.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optimal dietary protein intake in older people:a position paper from the PROT-AGE Study Group[J].J Am Med DirAssoc,2013,14(8):542-559.
[17]Symons TB,Sheffield-Moore M,Wolfe RR,et al.A moderate serving of high-quality protein maximally stimulates skeletal muscle protein synthesis in young and elderly subjects[J].J Am DietAssoc,2009,109(9):1582-1586.
[18]乔璇,张海军,齐广海,等.β-羟基-β-丁酸甲酯调控肌肉代谢的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2011,23(12):2064-2070.
[19]赵恩光,吴红梅,蒋劲,等.补充β-羟基-β-丁酸甲酯对改善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效果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21(15):2803-2805.
[20]杜玲,刘晓亭.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现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160-161.
[21]卢健,陈彩珍,许永刚,等.补充抗氧化剂对老年运动小鼠骨骼肌抗氧化水平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3,10(4):57-59.
[22]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康复学组肌肉衰减综合征专家共识撰写组.肌肉衰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草案)[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7,37(7):711-718.
[23]Mowe M,Haug E,Bohmer T.Low serum calcidiol concentration in older adults with reduced muscular function[J].J Am Geriatr Soc,1999,47(2):220-226.
[24]孔瑛,张长杰,谭维溢.功能性电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肌肉泵活动的影响[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3,23(3):121-123.
[25]吕晓宇,郝选明.电刺激对大鼠失用性萎缩肌肉围度及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8):507-509.
[26]张海潮,潘浩.电刺激对肌肉力量作用的研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2):189-190,196.
[27]杨朝勃,刘文革.选择性雄激素受体调节剂(Sarm)对雄性骨质疏松大鼠骨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7):3-5.
[28]陈兆,陈佩杰,朱海燕,等.男性青少年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睾酮水平与下肢骨骼和肌肉形态及跳跃能力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636-1637.
[29]刘日辉,聂荣华,陈家军,等.风心瓣膜病患者围术期蛋白质代谢的变化及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1):1799-1802.
[30]梁繁荣.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70-271.
[31]植昌嘉.针灸对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肌力改善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417-418.
[32]吴焕淦,严洁,余曙光,等.灸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1-6.
[33]张秀红,白梅.针刺联合温灸督脉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分析[J].天津药学,2013,25(4):33-34.
[34]毛智慧,刘晓亭,孙晓婷,等.刘晓亭运用“脾主肌肉四肢”理论治疗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思路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7):1407-1409.
[35]崔永安,左小东.从朱丹溪“泻南方,补北方”论痿证的治疗[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0,4(1):67-68.
[36]池绍龙.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213-214.
[37]安丙辰,郑洁皎,梁贞文,等.八段锦训练防治肌肉衰减征的临床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5,21(2):93-95.
[38]石小燕.八段锦运动疗法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2):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