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洁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是小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良好的语文素养可以有效的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引导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善于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在不断探索中,勇于尝试和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和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1-0035-02
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评价,包括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思维品质、语言积累、品德修养、学习习惯、语感、审美情趣等。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在按照课程标准进行知识讲解的同时,还应拓宽教材内容,丰富小学生的知识面,让小学生多元化的学习语文知识,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小学生的文化基础。让小学生的能力得到发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做一个良好的铺垫和知识储备。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涉及面广泛,包括语言能力、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学习思考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是基础学科,同时语文学科也是一门母语教育课程。语文课程是一种学生用于交谈沟通的工具,也是让学生学习知识的钥匙。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有助于学生在成长阶段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语文素养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情感,良好的语文素养可以使得学生从小情感丰富细腻。培养学生多方面阅读文学知识,正确理解文章的意境美,了解文章的内涵,懂得欣赏文章的句子或者片段。掌握合理的掌握语言的沟通交流表达方式。从而让学生掌握说话的技巧以及语言表达技巧。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可以增强小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深刻理解课堂所学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能力,为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对语文更深层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语文素养的培养,有效的激发了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丰富了小学生的语言积累,熟练的掌握了语言技能,使小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培养的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以及包括的要素概念是非常广泛的。语文素养不仅仅是语言技能和写作技能,它是学生个人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使得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小学生倾听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文章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更加重视语言的运用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注重对学生学习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进而实现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语文素养的高低取决于个人对语文知识结构的认知和运用以及知识积淀的程度。知识的积累程度能反应出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知识涵养。
2.1 善于听取意见,培养倾听能力。倾听是一种艺术,学会倾听是一种心态和能力。学会倾听有助于学生对不同文学作品的赏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沉浸在学习的环境中。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懂得与他人的交流中进行很好的沟通,尊重他人,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时,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特点,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时刻关注小学生的动态,把握学生的特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教师与学生交流时,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语言技巧,培养学生整合知识和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课堂上,学生应认真学习,用心倾听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的学校内容,用心听语文教师的分析讲解。其他同学进行发言的时候,不要轻易打断,要等其他同学发言完毕后,在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然后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与思考和探讨。对其他同学提出的意见或者建议要虚心接受,将他人的不同见解与自己的观点进行对比,进而进行学習和改正。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培养自身的倾听能力。
2.2 进行口语锻炼,提高沟通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语言的书面表达,不注重口语的使用,忽略了语文学科的实际应用能力。口语沟通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且非常重要的技能。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同学相处、演讲发言都需要运用口语交际技能[1]。口语能力的培养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为了更好的对学生的口语进行锻炼,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的进行口语锻炼,进而在锻炼中,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对课文《草原》进行讲解时候,可以根据课文描写的草原景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草原的风光和民俗风情。或者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课文的描写分角色的表演课文中的作者和蒙古包主人互动交谈情境。通过这样实际的表演和想象,可以真切的让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提生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3 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有效的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通过阅读,不断的积累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达到提升阅读能力的效果。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读后感,了解学生内心的真正想法,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学生的阅读结果给出有建设性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阅读感想,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讨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小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弱,通过阅读养成这样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4 勤于积累素材,锻炼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在不断的积累素材和不断的阅读文章过程中形成的。写作能力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能力。小学生好奇心強,自我规划能力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3]。在阅读和记录素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增强思维活跃度,加深语言素材的印象。教师应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多参加可以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能力和锻炼写作能力的活动,为以后写作素材的提供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丰富课外活动,提升语文素养。丰富的课外活动,对小学生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课文活动同时对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口语交际、语言理解等能力进行锻炼。通过课文活动的实践,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4]。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课外视频片段,不但能好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通过播放符合学生年龄段特点的视频片段向学生提出观后感,以及视频片段中的某个情节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探讨,可以用小组辩论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弥补课堂互动时间有限的情况。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总结
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应认识到语文素养的重要性,积极培养学生阅读、写作、交谈等多方面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将语文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加深语文知识的印象,使得学生可以全面发展。教师还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更加主动,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教师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有效的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杨芷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才智,2018(13):77.
[2] 李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方式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15.
[3] 朱秀丽.浅谈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6(20):189-190.
[4] 辛中孝.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