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1-20 01:52辜迎春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9期
关键词:医治活菌双歧

刘 君,辜迎春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妇幼保健院,湖北 武汉 430300)

小儿湿疹为婴儿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该病患儿常因瘙痒不适哭闹,这对其正常夜间睡眠及日间活动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患儿身心发育[1]。目前临床大多行抗过敏等医治,但疗效较差,而相关研究显示[2],小儿湿疹与其肠道菌群的失衡密切相关。为此,本研究就选取的33例湿疹患儿行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小儿湿疹患者60例资料,根据临床医治方案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1.43±0.52)岁,男18例,女9例;病程0.5~3 m,平均(2.67±0.75)m;治疗组(33例)年龄3个月~4岁,平均(1.68±0.74)岁,男21例,女11例;病程0.5~4 m,平均(2.87±0.94)m;两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研究对照组单纯行盐酸西替利嗪(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H20100740,10 mg*8 s)医治,2滴/次,每日2次;治疗组于此基础上行双歧三联活菌(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分装,J20110038,200 mg*12 s)医治,口服,每次1 g,每日2次;2组均连续医治1个月。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医治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CD4+/CD8+)及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变化予以记录与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医治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

与医治前比较,两组医治后CD+、CD+、CD+/844CD8+水平均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医治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s,分)

表1 对比两组医治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s,分)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组别(n=例数) 时间 CD+(%) CD+(%) CD+/CD+8448实验组(n=33) 医治前 30.34±4.35 28.41±4.75 0.93±0.07医治后 24.61±3.52ab 39.68±3.92ab 1.52±0.11ab对照组(n=27) 医治前 30.15±4.32 29.35±4.71 0.91±0.03医治后 26.28±3.84a 36.34±3.22a 1.42±0.05a

2.2 对比两组医治前后肠道菌群

两组医治前肠道菌群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医治前后肠道菌群(±s)

表2 对比两组医治前后肠道菌群(±s)

注:组间比较,aP<0.05

组别(n=例数) 时间 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医治前 6.07±1.12 6.18±1.45实验组(n=33)医治后 8.82±1.95a 8.42±1.71a医治前 5.96±1.15 6.23±1.44对照组(n=27)医治后 6.13±1.72 6.41±1.52

3 讨 论

目前,湿疹已成为影响小儿健康状况的一种常见疾病,且此病极易复发,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种[3]。湿疹的发病机制与病因均较复杂,且涉及体外、体内等多种因素,为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发生于皮肤上的一种变态反应[4]。湿疹于临床皮损大多呈现多样性,水疱或丘疱疹、皮疹及红斑等,结痂,且存在渗出液,慢、急性期多伴瘙痒,主要发生于<2岁小儿。

本研究为探讨有效的医治药物,就选取的60例湿疹患儿分别行不同药物医治的效果作对比分析,旨在为日后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本研究对照组单纯采取的西替利嗪隶属于是一种强效H1受体拮抗剂,当患者口服后,其迅速与靶细胞膜上组胺H1受体有效结合,阻止组胺激活靶细胞,但临床单一使用此药应用于湿疹患者临床治疗中疗效欠佳[5]。相关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为肠道菌群形成重要时期,小儿肠道菌群稳定性较脆弱,极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衡情况,进而导致其免疫功能表现异常,促使肠道的屏障功能产生障碍,最终引发湿疹的发生[6]。本研究实验组采用的双歧三联活菌片是包含嗜热链球菌、双歧杆菌及保加利亚乳杆菌的一种肠道微生态制剂,此药可对机体的正常生理细菌予以直接补充,以纠正肠道菌群的失衡情况,同时能够对肠道的有害细菌产生抑制[7]。双歧三联活菌片与肠道黏膜上皮有效结合,以发挥占位性保护作用,使得肠道屏障功能增强,并可酸化肠道,进一步促进维生素D、铁及钙等的吸收,进而促使患儿疾病恢复。经研究综合分析,本文结果发现:与医治前比较,两组医治后CD8+、CD4+、CD4+/CD8+水平均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医治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更高;这与陈德学[8]等人文献结果一致性较高,进一步验证双歧三联活菌与西替利嗪联合应用于湿疹患儿的有效性及可行性。但针对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未加以分析,待进一步研究再作报告。

总结上文,双歧三联活菌与西替利嗪联合治疗湿疹患儿,不仅可改善其免疫功能,而且有效调节患儿肠道菌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龚见智.针灸疾刺法治疗小儿湿疹疗效的观察[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06):332-334.

[2]周桂林,杨伯艳,窦海忠.复方黄柏液联合氯雷他定糖浆治疗小儿湿疹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8):100-103.

[3]刘立华,刘立鑫,王 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防治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12):2243-2245.

[4]赖洁莹,郝丽萍,宋思宇.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IL-10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01):40-42.

[5]毛太生,毛 宁,吴婷婷,等.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对皮炎湿疹患者Th1/Th2 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6,1(10):1-4.

[6]卢建华,刘晓律.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02):125-127.

[7]熊青林.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观察[J].熊青林,2015,26(15):2312-2313.

[8]陈德学.口服益生菌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婴儿湿疹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21-22.

猜你喜欢
医治活菌双歧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死菌活菌,健康作用不一样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高原预适应平台的建立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矮小症防治中的运用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
H+-ATPase对于双歧杆菌的耐酸性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