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军
(辽宁省凌源市监狱管理分局中心医院,辽宁 凌源 122500)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主要表现为神经髓鞘脱失,神经元胞体以及轴索相对受累是其主要特征。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可以分为遗传性与获得性两类,其中遗传性脱髓鞘疾病的主要病因是由于髓鞘形成缺陷,导致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不能进行正常发育导致[1]。而获得性脱髓鞘疾病又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急性或慢性炎症性脱髓鞘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疾病是周围性脱髓鞘疾病的代表特征。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此次研究目的就是寻找一种治疗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小的治疗药物,报道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进行实验,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36.89±3.14)岁,女性患者16例,平均年龄(37.11±4.0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平均(38.11±2.33)岁,女性患者17例,平均(37.49±4.09)岁,经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后开展此次试验,所有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临床病症方面都无明显差异(P>0.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地塞米松(DisaimisongPian,国药准字H44024469)静脉滴注治疗,地塞米松10 mg/d,7 d后改为5 mg/d,再过7 d后改为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国药准字H51022911)治疗,10~60 g(2~12片)/天,视患者病情逐渐停药。给予观察组患者甲强龙(国药准字H20130301)治疗,甲强龙口服,600~1000 mg/d,使用3 d左右减少药量为110 mg/d,然后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口服,10~60 g(2~12片)/天,治疗30 d后视患者病情停药。
1.3 判定指标:疗程结束后,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并进行比较。康复:患者各项临床病症均得到显著改善。显效:患者各项临床病症基本好转,神经系统功能逐渐恢复。无效:患者结束欧治疗后各项临床病症较治疗前差异不大,甚至病情加重。康复率+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此次实验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中,康复20例(58.82%),治疗显效12例(35.29%),治疗无效2例(5.88%);对照组患者中,康复19例(55.88%),治疗显效9例(26.47%),治疗无效6例(17.6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χ2=6.673,P=0.010。治疗过程中,观察组2例、对照组6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17.65%,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脱髓鞘疾病的主要特征为脑和脊髓髓鞘破坏或病变,于青壮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发病前患者多出现着凉、劳累过度、受伤等情况[2]。目前临床上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采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比如部分免疫抑制药物,这类药物都有良好的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多采用大剂量、短疗程的方法进行治疗。甲强龙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甲强龙高浓度的水溶液适用于需要强药效、起效快激素治疗的疾病,通过静脉滴注,甲强龙的琥珀酸钠酯都能迅速地转化为等量的活性甲强龙,通过静脉注射的药物吸收性明显优于口服溶液或口服甲强龙片剂[3]。甲强龙能有效清除病变部位的炎性细胞,减少前列腺素及其他物质的生成,还具有转化分解蛋白质和分解脂肪的功能。甲强龙进入人体后首先进行扩散,继而透过细胞膜与胞质内的特异受体结合,然后在进入细胞核与染色体相结合,通过mRNA转录,最终合成各种酶蛋白。除了对炎症和免疫过程有较强的作用外,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治疗效果也十分显著,甲强龙由于其药效强、持续时间长且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在临床上的使用率也逐渐增多[4]。在此次试验中,观察组患者给予甲强龙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诉,使用甲强龙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疗效显著,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药物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性较高,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1] 王林,樊永平.温病理论对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治疗的启发[J].环球中医药,2016,9(10):1204-1206.
[2] 刘鹏飞,张文川.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假瘤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7,22(1):38-39.
[3] 牛慧莉.地塞米松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5):102-104.
[4] 管阳太,张广先,Rostami A,等.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损伤髓鞘再生的细胞学治疗[J].神经科学通报,2005,21(5):364-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