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光宾
机化性肺炎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肺内良性病变, 属于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肺组织损伤后而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的病理反应, 临床上以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组织及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 从而产生肉芽组织充满整个肺泡[1]。目前, 临床上对于肺部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以手术病理检查为主, 虽然能帮助患者确诊, 但是该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风险, 导致患者诊断依从性较差, 难以满足每一例患者诊断需要。研究表明[2]:将CT用于肺部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中效果理想, 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 与手术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和参考, 但是该方法在本院诊断效果尚未得到验证。因此, 本课题以2015年10月~2017年11月入院治疗的肺部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CT在肺部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中的临床效果及影像学特点, 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1月入本院治疗的肺部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31 例 , 女 13 例 ;年龄 40~76岁 , 平均年龄 (54.18±7.28)岁。临床症状:咳嗽咳痰12例, 咳痰带血7例, 咳血15 例 , 发热 5 例 , 气短 10 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肺部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临床诊断标准;②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得到确诊;③符合CT检查适应证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及伴有明显精神异常者;②合并肺部恶性肿瘤或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本课题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 患者及家属对检查、治疗方案签署同意书。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得到确诊。手术前患者均采用CT进行检查:采用SIEMENS 16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 检查时先对患者进行CT平扫, 然后采用螺旋CT进行检查, 根据每一例患者实际情况设置相关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自动监测和调整, 螺距1.15∶1,层厚5 mm, 层距5 mm, 从肺尖到肺底进行全肺连续扫描。对于增强扫描时经肘静脉注射1.5 ml/kg欧乃派克对比剂, 注射速度为3.5 ml/s。将CT检查获得的数据图像经肘静脉传输到仪器配套软件中, 在肺窗、纵隔窗下观察病变的位置、病灶大小、形态、密度、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将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观察比较。
44例肺部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得到确诊, 标本肉眼下可见病灶呈灰褐色或灰白色, 质地中等。局部肺部组织发生实变, 光镜下可见肺部组织中存在肉芽增生, 并伴有炎症因子生成。44例患者均完成CT检查, CT最终确诊43例, 诊断符合率为97.73%。CT图像下可见结节、肿块或片状阴影;CT病变呈尖角样改变或周边出现毛刺影。增强CT下病灶部位出现无强化区为脓肿形成区域。
机化性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是由于肺组织损伤后的一种非特异性病理反应, 其病理特点主要为炎性细胞、纤维母细胞增生, 从而形成肉芽组织填充在肺泡腔中[3-5]。机化性肺炎并不属于独立性、呼吸系统疾病, 且临床病因不明,常见诱因包括:炎症感染、药物反应及肺梗死等, 影响患者患者健康及生活。因此, 加强肺部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6-9]。近年来, CT在肺部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中得到应用, 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 44例肺部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得到确诊, 标本肉眼下可见病灶呈灰褐色或灰白色, 质地中等。局部肺部组织发生实变, 光镜下可见肺部组织中存在肉芽增生, 并伴有炎症因子生成。44例患者均完成CT检查, CT最终确诊43例, 诊断符合率为97.73%。CT图像下可见结节、肿块或片状阴影;CT病变呈尖角样改变或周边出现毛刺影。增强CT下病灶部位出现无强化区为脓肿形成区域。由此看出:将CT用于肺部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中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 并且与手术病理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和参考。CT是肺部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中常用的诊断方法, 该方法能从不同的切面观察病灶部位、病灶大小及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而利用增强CT检查则能反应病灶炎性坏死特点, 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并提高诊断准确性, 避免不必要的手术诊断, 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参考。
综上所述, 将CT用于肺部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中效果理想, 与手术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和参考, 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