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龙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院区超声科,福建 厦门 361022)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胀、疼痛伴发热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小儿。本研究对我院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应用高频超声探头进行检查,观察腮腺、腮腺旁淋巴结以及可能累及器官的超声表现,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2017年临床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患儿31例,其诊断标准符合《流行性腮腺炎诊断及处理原则》[1]。其中女9例,男22例,年龄4~14岁,平均(7.2±3.6)岁。临床表现主要以耳部、颈面部疼痛,发热、头痛为主,部分有呕吐、腹痛以及全身不适等非特异症状。体格检查:一侧或双侧耳下、颌下或面部可触及肿块,并有压痛,部分病例有腹部压痛等表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淋巴细胞相对数均增高,血、尿淀粉酶增高。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4~14岁,平均(6.8±4.3)岁。
1.2 仪器与方法:采用美国GE LOGIQ E9彩色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频率9~15 MHz,飞利浦EPIQ7C彩色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频率5~18 MHz。患儿仰卧位,探头斜行置于腺体表面,与腮腺长轴相平行,用二维超声观察腮腺轮廓、内部回声、腮腺内结节情况,并测量腮腺最大前后径,彩色多普勒显示腺体内部血流信息。同时扫查双侧颈部,观察腮腺周围淋巴结、颌下腺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流等情况。累及胰腺、睾丸者行相关超声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流行性腮腺炎组与对照组两组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当P<0.05时,认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31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超声检查发现,双侧腮腺增厚29例,单侧腮腺增厚2例。流行性腮腺炎组腺体厚径平均值(17.67±3.51)cm,对照组腺体厚径平均值(12.51±1.22)cm,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流行性腮腺炎组腺体轮廓模糊22例(22/31,71%),回声增粗31例(31/31,100%),腮腺内结节(≥3个)25例(25/31,80.6%),血流信号增多17例(17/31,55%),出现“火海征”6例,腮腺旁淋巴结(≥3个)28例(28/31,90%)。累及颌下腺12例,腺体厚径(1.7±0.6)cm,对照组颌下腺腺体厚径(1.1±0.2)cm,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血淀粉酶升高190~4240 U/L(正常值40~180 U/L)21例,尿淀粉酶升高1230~6160 U/L(正常值100~1200 U/L)22例。并发胰腺炎4例。并发睾丸炎1例。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好发于冬春季节,主要由飞沫及患者接触传染,患者好发于5~10岁小儿。以腮腺肿大、疼痛、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其病理改变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受侵腺体周围组织间质充血、水肿,被膜上可见点状出血,腺泡细胞肿胀或坏死,腺体间质有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2]。本研究中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腮腺腺体明显增厚,厚径平均值(17.67±3.51)cm,腮腺的边界轮廓模糊,腺体实质回声减低、增粗、不均,与此病理表现相符合。由于炎性反应引起的局部血管扩张,使得腺体内血流信号增多,部分可呈“火海征”,而正常腮腺内部几乎不显示血流信号。所以有学者认为“火海征”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3]。因为腮腺是一个富含淋巴结的腺体组织,有浅、深两群淋巴结,分别位于腮腺表面和腮腺实质内,引流颞区、耳廓、外耳道、颊部和腮腺等处的淋巴,因此流行性腮腺炎时容易引起腮腺内淋巴结肿大及腮腺旁淋巴结肿大,表现为腮腺内及腮腺旁数个或多个低回声结节。本研究发现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腮腺内出现多发低回声结节有25例,占80.6%,结节直径0.4~0.8 cm,超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内回声不均的低回声。而腮腺旁淋巴结增多有28例,占90%,超声表现为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直径1.2~2.6 cm,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彩色多普勒显示树枝状丰富血流信号。说明腮腺内结节和腮腺旁淋巴结肿大是该病的重要表现[4]。随病情好转,淋巴结可缩小或消失。而对照组中出现的腮腺内及腮腺旁的结节,可能与口部、咽部、鼻部等急慢性感染有关,其结节数量及直径明显小于腮腺炎患儿,彩色多普勒显示结节内为星点样血流信号。由于颌下腺与腮腺都属于涎腺,其组织构成相似,因此流行性腮腺炎时容易累及颌下腺,本研究中12例累及颌下腺,超声表现为颌下腺弥漫性肿大,腺体厚径(1.7±0.6)cm,实质回声减低、增粗,彩超多普勒显示腺体内有丰富血流信号。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因腮腺导管壁细胞肿胀,导管周围及腺体壁有淋巴细胞浸润,间质组织水肿等病变,可造成腮腺导管阻塞、扩张和淀粉酶潴留,唾液淀粉酶不能正常排出,经淋巴管进入血液,导致血、尿淀粉酶升高[5]。单纯性流行性腮腺炎血淀粉酶轻度升高,一般在正常值2倍以下,腹部超声检查胰腺未发现异常。本研究中4例并发胰腺炎者,血淀粉酶均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彩超检查均发现胰腺轻度增大,轮廓清晰,实质回声欠均匀,主胰管未见扩张,胰周及腹腔内均未发现积液等表现。依此可以与急性重症胰腺炎相鉴别。本研究中1例并发睾丸炎,睾丸肿痛在腮腺肿大之后,超声表现为睾丸肿大,回声减低不均,彩色多普勒显示有丰富血流信号,睾丸鞘膜腔内有少量积液。
在超声诊断流行性腮腺炎时要注意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相鉴别。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为细菌感染引起,常为单侧发病,腮腺区有红肿、疼痛等临床表现,挤压腮腺导管口可有黏稠液体流出,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但在发病早期,二者超声声像表现均是腺体回声减低、不均,血供增多,仅从声像图难以相鉴别,晚期声像图上,化脓性腮腺炎会出现低或无回声区,低回声区边界欠清,中央为不规则无回声脓肿液化区,彩色多普勒显示脓肿周围有丰富血流信号,而液化区内无血流信号[6]。流行性腮腺炎时出现的腮腺旁淋巴结肿大,还应与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相鉴别。颈部、耳前淋巴结炎肿大淋巴结不以耳垂为中心,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单发或成串状,边缘清楚,压痛明显,表浅者可活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淋巴结有放射状搏动性丰富血流信号[7]。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利用高频超声对腮腺的厚径、轮廓、内部回声、血流分布、腮腺内结节等的观察以及累及器官的观察,可以对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确诊提供可靠信息。而且彩超检查方便、无创、可重复等多方面优点,使得超声检查成为该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