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华
摘 要: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可以为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措施;现状
创新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时代表达,同时更是新时代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在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各个学科教学都应当突出创新的地位,尤其是数学这种基础学科。与其他课程相比,高中阶段的数学具有其特殊性质,如难度大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而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必须注意对学生自身理念以及灵感的激发,惟其如此,方能让学生掌握创新的能力。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与其他能力相比,创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除了是学生的必备素养,更是这些学生走向社会后的立身之本。创新可以突破常规的束缚,用明显异于常规的思想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思维要求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积累,同时也要求比较高的综合素养,创新思维的获得并不依赖先天条件,而是可以通过积累、反复练习来得到。如前所述,高中数学的抽象性决定了运用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必须对其加强重视,让学生思维打破束缚与壁垒,才能更好地对待数学问题,方便学生解答问题。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
在新课程改的学科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应当关注的不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适应以后的学习生活,适应以后的社会竞争。
1.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的勇气和信心
勇气和信心是学生进行学习创新的基础,只有学生敢于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就能够真正实现创新。如果学生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没有胆量,那么教师和学校不管再怎么努力,都无法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观察,我发现想要培养学生的勇气和信心,就必须首先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求知欲,尊重他们的创新探索,尊重他们的看似离经叛道的思想和行为。很多学生的一些想法和认识可能与传统格格不入,但是教师不能够盲目否定学生的想法,更加不能因此而过度斥责学生,当学生提出这些想法或者出现这些行为时,就是他们创新能力的发端,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勇气和信心。
2.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创新
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结合上课的内容和教材提前制定好上课计划和学生的学习计划,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根据制定好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安排去自主学习和探究讨论课堂内容和相关知识要点,这种方法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和学生再通过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种教学方法给了学生很大的主动权,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潜移默化、有目的地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获得更加真实的解决数学问题的体验,增加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技巧,树立起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在积累能力的同时提升素养,最终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3.为学生营造出创新空间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教师在问,学生在答。这种模式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没有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更将学生置于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是被剥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充分重视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创新空间,让学生有条件和平台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此外,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当增强趣味性,让学生乐于接受。举例来讲,当学习了某些新的知识,课堂教学进入了巩固阶段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學生进入挑战赛,给自己小组或者同桌出题目,在一定的规则和约束之下,看能不能将对方难到,能够难倒的,教师就给予一定的表彰。这种方式有一定的竞争性和趣味性。
4.重视教师的培养
在目前的高中学校中,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高中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不断加强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方法体系。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机构之间应当加强合作,采取各种必要的手段,比如外送学习、在职培训以及教学骨干经验分享等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保证教师的专业性。因为学生成长速度加快以及成熟变早,高中教师仅仅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当鼓励教师跨领域学习、跨专业研究,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应当作为高中教师的必备知识。
总的来讲,创新思维于高中数学阶段而言至关重要,它的获得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进行提高的。而从高中教师的角度来讲,在新课程背景之下,必须对“创新”加以重视并强化,并采用多元方法来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才能全面促进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艳.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5(3):55.
[2]杜文静.刍议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48-49.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