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艺君
摘 要:深入开展课外实验,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领会实验设计思想,学会用课外实验来验证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探讨了开展物理课外实验应提倡的几个原则。
关键词:物理教学;课外实驗;创新实践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中学物理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课外实验,它是物理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和延伸。物理课外实验,对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有着独特的作用。在此,笔者就如何开展物理课外实验,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开展课外实验,要多给学生观察的机会
物理课堂有一些演示实验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实验现象无法清楚地展现。为此,笔者让学生将观察移到课外。例如,学习了蒸发和沸腾后,可以让学生回家倒一些茶水在碟子里静置几天,观察干掉后茶渍在碟中留下的样子。烧开水时,观察水在烧开前后发出的声响、产生的气泡等一系列现象的区别。这类实验它们需要的实验时间较长,没办法在课堂短时间完成,将其安排为课外实验,有效延展了物理教学时空;再比如到游乐场玩过山车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过山车的运动和乘坐者的反应联系相关的物理知识,如果学生能亲自体验由能量守恒、向心力等作用而产生的刺激感受,那效果是最好的。
二、开展课外实验,要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实验操作是多感官协调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例如,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教学,若依靠课本提供的演示实验,不可否认实验现象是明显的。但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也是发展能力。为此,笔者开放性地让学生在课外自己找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去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并要求学生叙述他设计实验的理由和通过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学生找来的器材五花八门,有用沙子的,有用海绵垫的,有用泡沫块的,有用矿泉水瓶的。有一个学生用图钉的钉尖和钉帽来说明问题,还有一个学生直接用气球来演示,随着气球“崩”的一声响,这一知识也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样良好的教学效果远不是靠教师讲授就能实现的。
三、开展课外实验,要多给学生应用知识的机会
应用知识其实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有位学生在笔者讲了“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后,用饮料瓶和铝箔制作了一个验电器。笔者就借助这个小制作在课堂上演示验电器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当带电体接触饮料瓶盖上的金属体时,两片金属箔张开但又合拢,这与实验室的验电器展示的效果不同,同学们都在“嘲笑”他制作的失败,笔者趁机引导他们一起寻找原因。这位同学一步步回忆并讲述了他的制作过程,最后大家讨论分析找到原因:该男同学在制作过程中偷懒,喝完饮料后没有清洗瓶子就直接制作成验电器,而恰巧就是这个小细节造成漏电,使得金属箔张开后又合拢。在这位同学详尽地复述他整个制作的过程中,其他同学渐渐地由原来的“嘲笑”变成“佩服”。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学习了光沿直线传播后,用“立杆测影”法估测树高;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后借助相关的知识测量楼高等等。
四、开展课外实验,要多给学生协作交流的机会
协作交流在很多时候都会迸出绚烂的思维火花。要发展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可成立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在小组内,既要突出个体的作用,又要明确“分工不分家”,必须进行团结合作。例如,实验器材的选择、制作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必须相互探讨、共同研究才能解决。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有的上网或上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挑选合适的器材,有的进行计算和比例规划,有的进行实验操作,有的做实验记录等。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协同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意识。团队的力量是惊人的,许多小发明都是在协作交流中产生。笔者的学生就发明创造出许多小制作。如,蚊蝇捕捉器、方便取药瓶、电话遥控装置、水力旋转器等等。
五、开展课外实验,要多给学生获得成就感的机会
让学生拥有成就感是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动力。笔者的学校每年坚持组织一次“三个一”成果展,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进行科技小制作。每次成果展都不乏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作品:有用针筒制作的“挖掘机”;有仿离心式“手动抽水机模型”;有利用轴承制作的“旋转摩天轮”;有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小汽车”;有利用静电感应制作的“简易静电吸尘器”等。每次校方都会对各种小制作小发明进行评比和奖励,让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获得继续发明创造下去的动力。
近几年,因为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验活动,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事实证明,在课外实验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一般都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中学物理教学应重视课外实验活动。
参考文献:
[1]濮玉芳.开展物理课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3(5).
[2]王国华.适度拓展,延伸课堂:浅谈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开展与指导[J].教育观察(中旬),2014(3).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