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1-19 11:48郑新红
青年时代 2018年28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课程设置

郑新红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逐渐成为国民外出度假的休闲首选,故而旅游行业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并且正飞速的发展着,本文将分析探讨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帮助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更多的旅游管理人才。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课程设置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居民对生活质量等物质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旅游成为居民度假的首选,旅游行业也因此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旅游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也呈逐年递增状态,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现状创新课程设置,在完成自身教育使命的同时,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一、重组课程结构,提高学习自主性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结构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其课程专业技能性不强,制约着学生的持续发展方向。尽管旅游行业处于朝阳产业的市场地位,我国的教育部门也一再强调进行教育改革,但是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属于传统的培育模式,缺乏符合市场变化和社会发展的教学因素,使得该专业的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学习最前沿的旅游管理知识,对枯燥陈旧的学习内容提不起学习兴趣,从而影响院校培育具备“一专多能”综合素质的毕业生。例如,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更加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旅游学概论》、《旅游社管理概论》、《旅游法规》等管理类的课程内容占据较多,而计调操作和食品营养等服务类的课程却不受重视,故而培育出来的毕业生多是基层管理人才,但是市场上缺少的却是服务操作型人才。

模糊的专业定位和培育目标,使得院校缺乏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进行针对性设置,大众化的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并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百害而无一利。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将课程结构设置进行重组,院校在重组课程结构时可以采用以下两点建议:第一,根据学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现实需要进行专业课程设置,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变化明确人才培育方向;将管理型人才和实操型人才区分开来,根据其发展职业能力进行专业定位,并分别设置教学课程,对管理型人才要着重培育其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商务写作能力,对实操型人才应着重培育其交流沟通能力、创新自学能力、导游服务能力和外语能力,有针对性的区别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因为学习过多不必掌握的知识而浪费时间。

高等职业院校在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时也应该注意区分偏重点,以学生实际工作所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基础,进行课程的科学规划,使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与中职课程、大学课程有明显的差别,令其更加偏重于实践;例如,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高深的外语水平在实际旅游服务过程中并不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所以院校在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外语课程时,应该开设专门的旅游英语课程,并且更加偏向于提高学生的外语口语能力,在降低外语学习难度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二、与实践相结合,丰富课程内容

纵观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发现,其理论性教学课程占据的设置比例较大,而操作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教学课程占据的设置比例较小,其培育人才的课程目标设置与当下旅游行业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别。例如,对于《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和《旅游美学》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院校因为受到教育经费和教育场地的制约,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以传授理论为主,致使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较弱,学生在毕业之后与实际工作衔接不灵活,无法马上步入工作正轨。高等职业院校如此进行课程设置明显与市场要求人才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不一致,所以院校在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时,应该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摒弃陳旧的教学课程设置,将课程内容与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和社会需求联系起来,不断进行实践课程的更新。

高等职业院校在结合实践进行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内容时可以借鉴的方法有:第一,院校应该将就业方向作为课程设置导向,鼓励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积极报考旅游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此来证明其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由于旅游行业包括旅游饭店、旅游社以及旅游景区等多个专业部门,所以院校应该结合上述部门目前所需的人才类型细化培育目标;并与某些较为优秀的旅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拥有真实锻炼的机会,使其能够一毕业就迅速融入到岗位角色中,增加应聘成功的概率。

第二,据调查结果显示,85%以上的旅游企业都希望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能够熟悉企业所在地的旅游景区、资源特征和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实践课程的设置时,应该重视学生最终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特征,根据不同地区旅游资源和行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规划教学课程,将各地区的旅游发展要求、资源特征和典型旅游企业整理成补充材料,并根据市场、行业发展进行实时更新,保证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更好地适应行业、企业发展要求。

第三,院校还可以将具有丰富旅游实践工作的行业专家、风景区和旅行社的管理人员聘为兼职教师,通过这些教师对实际案例的讲解,将行业中的新发展动态带入到课堂中,这一做法既能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帮助院校合理规划设置教学课程,实现高等职业院校与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强化职业标准,满足行业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具有真正旅游行业相关经验的授课教师比较少,教师通常具备较为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受自身和院校双层因素的制约,无法实现“走出去”的目标。然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对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实施效果有直接性影响,实力雄厚且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是院校强化职业标准,是满足旅游行业市场需求的必备条件,也是实现优良课程设置的重要保障,故而院校应该建设并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

对此,院校可以与本省市内知名的正规旅行社、酒店等与旅游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令其为院校输送一些具备实际导游、旅游经验的专任教师,并定期对本专业的旅游教师进行培训、定级和考察,派遣教师亲自到旅游企业进行交流学习,增长自身见闻,掌握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动态,在提高自己的同时对课程进行调整,并及时将所见所闻整编到教学课程中,令学生也能够对当前的市场需求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再则,旅游专业有一些教师在理论研究方面有不小的造诣,他们虽然不擅长实践作业,但是院校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研究旅游理论和市场动态的机会,使这部分教师为本专业的科研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与旅游企业关系较为密切、人际关系网铺设比较广且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院校可以为他们多设置一些实训课程,令其将旅游行业的新知识与自己积累的经验与学生们分享;对于本专业的优秀教师,院校可以资助他们出国学习更为先进的专业理论,借鉴他国优秀理念,把握旅游行业的未来发展走向,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最终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建设对培育专业人才具有决定性作用,它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明确人才培育目标,并结合当下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教学课程的设置,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其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绪光,任艳.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11):62-64.

[2]张保伟,尹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常州高等职业院校为例[J].中国商贸,2013(29):182-183.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课程设置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