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芮
摘 要:新经济常态下,粗放式的经济模式已经不再适合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未来发展,因此,为顺应当前发展模式的改变,对于一方官员的考核也不应当一成不变。本文通过阐述唯经济论的弊端以此说明绿色生态对新型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并借战略地图的方式加以详述。
关键词:GDP 绿色生态 绩效考核
新经济常态下绩效考核设计
GDP自1985年引入中国便一度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在当时社会背景下,GDP不再只成为核算经济的指标,几乎同一时间演化成为核算一方官员政绩的首要指标。在这一大环境下,对官员的考核从一个整体的绩效考核体系,仅简单地落脚在GDP上,而没有纳入环境、资源、老百姓的满意度和其他一些社会指标,哪里GDP增长得快,哪里官员就能更易得到升迁和提拔,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可以发现,各地的经济工作会议上GDP增长数额是最受关注度的。而各省、省内城市增长额“攀比”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经济的粗放式发展,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2015年颁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各级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当中。中央已经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了绩效考核标准中,但生态环境的建设作为一种软指标难以量化,也会因为长时间建设造成上任周期错位等不可控原因最后不易估量,因此,单纯考核绿色生态一项的可操作性较差。为了强化考核,我认为在制定绿色生态考核模式时可以引入SO2的排放强度,有研究结果显示,官员晋升竞争对SO2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官员之间的晋升竞争强度越大,SO2排放强度越大;同时由于地方官员很多不具备专业的生态知识,各地每年环保知识讲座数量以及城市及周边绿化占比等也可纳入绿色生态考核指标中。具体分析如下:
1.1 SO2排放
在衡量SO2的排放上,党委干部与行政干部不应以一套标准规定,有研究显示 ,行政领导和党委领导相比,更倾向于放纵环境污染。这是因为在地方,以市委书记为首的党委领导主要负责宏观决策和战略管理,而以市长为首的行政领导主要负责城市经济、社会等具体操作层面事物的管理。因此,可以构建排放量的如下计量模型:
SO2=α*(1+本区域目标增长率+现有外资投资率+居民幸福指数-规定减排数)+可控范围内一定浮动值(各省市按实际情况自行规定)
其中,行政领导的所属α值应当低于党委干部。
1.2环保学习
党政机关至少每半年进行为期1天的专项学习,负责管理经济发展的领导必须参与并进行交流,配专人负责记录会议报告并存档,每2年以市级为单位报省一级,此外,还可邀请企业负责人到会学习(非强制性),但污染型企业每年需保证一次参会记录。官员考核的一般指标以参会工作簿为主。
1.3绿化面积
依照各地区实际情况不强制性规定面积,但仍要做为一项考核标准。对于发达城市而言,鼓励其建立园林城市,依照国家标准使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欠发达地区在此项评定上可逐年加强,不作为硬性要求。
1.4 工业垃圾处理
走可持续化道路就要放弃粗放式发展。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避免不了产生大量的工业垃圾。因此,对于官员绿色生态体系的考核中可以引入此项。首先,政府应当在合理范围内加大对环保的支出;其次,鼓勵民间资本投入新兴产业或是利用科学研发提升材料等使用率并减少工业垃圾的排放。故对于官员的此类考核项目中,可以根据当地工业规模,参照历年排污数量进行审查,如审查新型垃
战略地图视角下的考核
新经济常态下的考核机制将利用战略地图的方式对各地官员进行绩效评价,本文通过绿色GDP的全新理念,针对不同机构官员设计不同的战略地图。
2.1政府日常运作机构考核战略地图
政府日常运作机构如财务部门、农林业部门、建设部门等负责一个城市各种事项的有序运作。那么,此类机构在对核心官员进行绩效考核时可结合上述绿色生态指标,具体流程如下:
2.2政府监管部门考核战略地图
监管部门的官员考核主要集中在监察部门。此类机构的官员升迁等绩效考核不同于其他政府部门,更多的集中在是否有效行使监管权。监管部门同日常运作部门考核的项目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对于官员的考核不可能一成不变,要适应岗位职能的需求。日常运作的机构考核时更多的是考核其与绿色生态的结合度,是指标设计的执行部门。在大环境背景下,绿色改革派官员一定会成为主流,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中坚力量。
总结
在对官员政绩考核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和在建立官员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的过程中,虽然不再唯经济增长(GDP)论英雄,但也要力戒唯生态环境绩效论英雄,也即不能唯绿色生态论英雄,而是以绿色生态+经济发展(EEP+GDP)论英雄。EEP+GDP模式是已然成为新常态经济下的必然,将战略地图引入也是为更具体更明晰的开展工作。目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但对于官员考核应当更灵活,治人不同于治世,采取必要的手段制定必要的规则是不可或缺的。对官员进行业绩考核虽只是一种手段,最重要的还当立足于上层建筑,因为一个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官员才是发展的最有效内部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刘俊生.经济新常态下官员政绩考核指标的差别化设计[J].人民论坛,2015,(2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国政府网,2015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