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驯
摘 要:当前,我国金融机构改革方向就是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因为只有实体经济发展才能使金融行业焕发出新生命。文章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执行状况为写作对象,首先对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论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系列政策,例如续贷过桥资金、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等等。再接着分析了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介绍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以便使得金融可以更好的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金融;实体;经济;政策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供给侧改革,经济发展面临重要转型,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巨大。为了更好维护现在的宏观政策,同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或者新兴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有效破解这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融资难问题,切实有效提高这些实体经济运作力度。纵观我国金融体系发展历史,金融体系都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最终落脚点,他们的活力也是以服务实体经济来实现。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时,实体经济对于金融需求就会产生变化,金融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以满足实体经济现实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金融自身始终焕发出活力。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1.1基本概念
1.1.1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主要是指从事物质生产或者提供服务产业部门,它实质上是一项经济活动。对于人类社会来说,社会不断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支撑。
1.1.2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对于当前中国来说,让金融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重要工作,应当贯彻在全年金融工作之中,使金融更好地进行创新以便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在实践工作之中,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关系并没有完全连接起来,当前人们的思想还是重管理轻服务,如何使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成为了改革关键成败。在我们工作中,很多工作依旧是采用了惯性做法,不懂得服务整体理念,只有转变思想才能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思维,才能够更好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才能够更好推进金融改革,才能更好使实体经济得到更好发展。
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就说明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存在严重脱钩现象,在国际危机大背景之下,实体经济作用再次凸显出来,金融创新离不开实体经济发展。
1.1.3公共政策
政策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在某一历史时期制定行为规范。政府在某一时期让公众可以做事情或者是不可以做事情都可以被看作是公共政策,政府通过公共政策对国家大小事务进行管理。一般来说,公共政策都有特定项目,其活动对象主要针对一个或者是一批人群,也可以针对一个问题或者某一类问题进行解决。
1.2政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理论
第一,政府干预理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曾指出了政府干预理论,政府干预理论主要包含有两个不同子理论,他们分别是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经济治理。由于当时美国正处于大萧条阶段,在大萧条阶段之中出现了政府干预主义思想,认为政府干预行为可以为经济政策打下坚实基础,由于政府介入可以有效克服市场中存在盲目性缺点,政府和市场两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是非常重要资源分配方式,两种不同分配方式各有各千秋。在完全市场支配环境之下,市场经济中很可能会出现寡头或者竞争失灵现象,这就是所谓市场失灵状况。对于实体经济来说,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介入其中,挽救处于实体经济中弱势中小企业。
第二,政策供需理论。由于公共政策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尽管在政策出台之时就考虑了许多各方面不同情况,但是在政策出台之后依旧会有一些不可预见影响。我国在十九大前后出台了各种各样扶持政策,这些政策一个主要中心点在于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扶持实体经济中中小企业发展,但是这些扶持政策并不可以完全解决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也没有发挥政策所应有最大效应,并没有达到政策出台时预期效果,出现政策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错位现象。
第三,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包含几个不同方面,他们分别是行动理论、组织理论、博弈理论、系统理论等等。行动理论主要是指公共政策执行中所必须需要实际行动。组织理论在政策执行中处于绝对核心地位,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如何开展组织工作,同时还必须了解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应当如何对政策进行有益调整。博弈理论主要是在政治上进行讨价还价。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系列政策
在十九大前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都非常关注金融工作,要求金融行业必须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必须将金融服务与实体工作贯穿于全年工作之中,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运用多种多样政策工具。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号召,把中央有关金融方面政策落实作为第一要务,全力做好政策对接工作,出台了许多有关配套文件。
2.1续贷过桥资金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陆续设置了续贷过桥基金。申请该项资金企业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企业所从事经营活动必须符合我国法律规定,必须处于良好经营状况,还贷能力和企业信用都非常好。
2.2税融通
税融通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我国政府部门对于企业纳税凭据状况,向依法诚信纳税企业部门提供信用或者担保贷款。我国地方政府在当地都推行了该项业务,该项贷款主要是针对有纳税记录且没有任何不良记录B级以上小微企业进行发放,该项贷款也主要是针对合法经营工作。
2.3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
该项模式主要是指由县或者市级担保机构、省级担保集团、银行以及地方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承担风险,一般来说,风险比例可以按照4:3:2:1模式。这种模式就完全改变了以前由担保公司全额承担责任,地方政府与担保传统模式,可以将风险更好分摊到各个主体,政府负担也相应减轻。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3.1企业方面
第一,企业自身存在不足。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他们自身缺乏有效抵押产品,目前可以用作抵押物品大多数都是房产和土地。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他们在银行进行抵押时资产严重匮乏,银行很难相信他们具有还贷能力。
第二,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很大,对于许多企业冲击力依旧很大。由于经济处于下行趋势,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都在节节攀升,企业对于流动性需求明显增强。一些企业因为前几年政策相对宽松而盲目进行了扩大投资,大量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之中,这就使得企业资金链非常紧张。
3.2银行
第一,贷款发放时效较低。对于发放贷款银行来说,他们采取是审慎原则,贷款必须进行逐级批准,相关程序相当复杂,而大多数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并不规范,对银行所提供材料也不健全,而且有很多企业主认为银行放贷手续过于麻烦,即使上合作密切银行申请贷款时仍然需要审批,流程过长。
第二,企业贷款期限整体偏短。在当前实践中,银行业投向企业贷款期限往往非常短,这充分表明了银行业对于贷款和投资变得非常谨慎。银行业在对许多实体机构尤其是中小实体机构进行发放贷款时绝大部分不会超过一年,如果企业想利用这批贷款进行长期投资,又受限于贷款期限,因此这批贷款常常只能被当作流动性生产贷款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之急。
3.3政策执行
第一,税融通业务在进行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缺陷。首先,该项政策年限定为三年,政策缺乏一定持续性,在执行过程中很多企业担心政策无法延续,因此很多企业主只观望态度。其次,该项政策额度完全是由企业纳税额度来决定,而企业每年纳税额度是波动,这就使得下一年度企业是否可以接受相关浮动变动存在问题。最后,该项业务属于信用贷款,担保公司需要承擔较大风险,而许多担保公司为了自身利益不愿意开展各项业务。
第二,续贷过桥资金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银行虽然出去了有关贷款发放承诺函,但是在发放过程中仍需要向上级进行解释,存在着一些贷款无法如期发放,甚至不发放尴尬局面。除此之外,一些企业自身也缺乏诚信,这就使得过桥资金存在着一定风险。
第三,宣传力度不够。对于很多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来说,他们并不了解国家有关政策,相当一部分企业负责人对于政策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是否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均表示不了解。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性对策
4.1政府扶持引导
第一,我们应当结合实体企业自身特点制定专门性措施。政府部门应当制定更好融资措施,使得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保持稳定合作关系。政府部门可以明确牵头单位,协调各个部门之间利益,鼓励银行与实体企业进行积极合作。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加大担保公司担保金不断完善实体企业融资中可能存在风险补偿问题。
第二,整合地方财政资源推动实体企业发展。我们可以设立实体经济投资引导基金,通过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对于融资担保公司来说,如果发现了符合条件企业担保业务应当与与担保补贴。
第三,量力而行,促进实体企业稳步发展。我国当前有部分实体企业,存在着急于做大做强盲目扩张行为,将非常有限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投资之上。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加强风险意识宣传,让企业脚踏实地进行发展,却不可走盲目扩张老路。
4.2政策执行
第一,加大监督力度。我们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加大监督,采用多种不同方式对于政策落实力度和执行状况进行监督。
第二,建立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我们可以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保证信息沟通渠道完善,这样可以减少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盲目性。在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过程中,必须做好事中、事前、事后全过程反馈,根据反馈结果不断调整方法和策略,以便可以使政策效率最大化。
第三,不断加强政策宣传。政府应当积极使用各种手段加强政策宣传,可以让全体公众接受并认同。与此同时,公众可以直接参与到政策执行过程,可以对过程全过程进行监督。
4.3银行等金融机构
第一,加快融资改革。对于许多实体经济来说,向银行贷款是融资首选渠道,但是一些实体组织因无法提供抵押物或者账目不清又或者是审批周期过长等原因难以获得贷款。政府应当根据实体机构特点,对于实体机构进行金融创新,开发适合于实体机构进行融资产品。政府部门应当结合实体机构在融资过程中要求快速和灵活特点,不断简化贷款繁琐程序,降低准入门槛。与此同时,银监会应当加大对于金融机构监督力度,为实体企业发展提供更好金融服务。
第二,不断完善融资服务市场。完全破解实体企业融资难问题,不能仅仅只依靠银行,我们还需要加大政策宣传,引导更多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这样可以实现实体企业融资多元化,推动民间融资渠道进一步健康发展,引导民间融资走上规模化和规范化。
综上所述,为了使金融机构可以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我们可以从政府、政策执行、金融机构三个方面进行着手,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使得相关的政府政策可以落实到位,使得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扬.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辨[J]. 经济研究, 2017,(06):76-77.
[2]李子彬. 改革创新 脱虚向实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J]. 中国经贸导刊, 2017,(24):5-7.
[3]杨斌, 赵海英. 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10).
[4]蔡则祥, 武学强. 新常态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 2017,(10).
[5]高峰.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当务之急[J]. 北方经济, 2017,(02):80.
[6]徐鹏博.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问题[J]. 中国金融, 2017,(16):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