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华 卫玲 边卫军
摘要: 在新时代我国处于跨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阶段的重要关口,迫切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而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以及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探索新时代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发展优化的路径、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及全球价值链层次的提升,并结合相关数据从优化产能、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与保障就业和产业内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新时代新常态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时代; 新常态; 现代化经济体系;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供给侧改革; 产业政策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848-2018(06)-0081-10
一、引 言
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性特征出发,进入新常态后,中国将逐渐告别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产业结构将迎来大幅度的调整和升级。然而,由于过去过度依赖国外市场需求、技术外溢与产业转移,导致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失衡,内生增长动力不足、产能相对过剩、技术依赖严重。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内涵概括为“七个坚持”,其中之一就是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即“观大势”。同时,提出要推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等。在新时代新常态的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是中国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必须采取果断措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重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技术;完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开发产业共性技术,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传统制造业,用创新驱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投入。总之,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重振实体经济为主线调整和完善相关产业政策,打造新常态下的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二、相关文献综述
何德旭,姚战琪认为,中国应该以高技术产业为驱动,结合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打造中国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1]。孙明春分析了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面临的路径和挑战,并分析对中国各个经济层面产生的影响[2]。王军认为,产业结构调整与产能过剩相互交织,创新驱动将为经济发展转型和升级提供根本动力[3]。管清友认为,中国实体经济处于结构调整的重要阶段,服务业超过重化工业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要加快推动新一轮结构调整,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构建创新驱动、人才驱动、开放驱动的新经济结构[4]。李义平认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粗放经营难以为继,不创新、不深化改革就难以持续发展[5]。陈雨露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大的改革与调整、更大的消费市场,第二次人口红利等七个大的机遇,强调中国制造开始以创新作为驱动力,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方向[6]。黄群慧提出中国必须重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将第三次工业革命契机和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结合[7]。苗圩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环境差,激烈的国际竞争等是中国新常态下工业面临的挑战[8]。石建勋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要求经济增长稳定、结构优化、环境改善和提高民生福利[9]。史欣向等人认为中国进入新常态时期,市场和创新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空前提升,创新性地重构了产业安全的理论框架,并设计了一个新的产业安全评价体系[10]。何玉长认为新常态经济战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重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体表现为实现经济结构中高端、创新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11]。刘志彪认为要改变过去那种扭曲要素价格方式创造人为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率先在内涵、特征和功能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12]。陈丽娴提出服务业开放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3]。魏婕等指出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各国都能抓住不同时期的工业革命对产业结构进行多次大规模的调整[14]。彭宇文等认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可以优化转移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进一步推动经济的高效率运行[15]。李强指出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途径[16]。
以上研究主要从各视角分析新常态下的产业升级问题,本文延续了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新兴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从我国传统产业结构障碍入手,用一系列数据指标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估,特别是在发展新兴产业和传统企业改造对于就业的影响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并从新时代产业新技术、互联网+、清洁新能源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三、新常态下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及转型升级困境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同时,中国产业结构也逐渐由传统型过渡到现代型。表1构建三次产业产值结构表,从三次产业构成和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两个方面考察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结构性特征。
从表1可以看出,2010—2016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10年的9.6∶46.2∶44.2,转变为2016年的8.6∶39.8∶51.6,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6.4个百分点,下降趋势明显;第一产业作为基础产业,在产业结构逐渐转化为现代型特征后,比重降幅1.0,降幅较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上升了7.4个百分点,并突破50%,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从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来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对GDP增长贡献最大的两个产业,2014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7.1%和48.1%,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到2016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经接近第二产业的两倍。
表2统计了2010—2016年中国三次产业内部分行业增加值构成情况。第三产业服务业内部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两个部分,消费性服务业需求略有下滑,2014年房地产业增加值比2013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而生产性服务业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效率低、流动性差、市场化不足。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公布的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类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为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2010—2016年增加值比重由4.6:6.3∶8.8变为4.5∶8.3∶9.6,说明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整体发展态势较好,但是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所占比重虽然下降了0.1个百分点,但整体保持稳定,说明物流行业发展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中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主要面临以下方面问题:
(一)产业内部发展不协调,传统产业产能过剩
(1)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国内需求趋于饱和、资源浪费严重。产能过剩不但是对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的损害,也加剧了畸形的产业结构。图1描述了中国产能过剩的水泥、平板玻璃、钢铁、电解铝等行业的产能状况。可以看出,2011—2014年产量逐渐达到峰值平台、2015年各行业产能年增长率整体呈现下行趋势。其中,钢铁行业下降的趋势最为明显,继2013年产出增长0.123%之后,连续两年下跌,2015年首次出现负增长,跌至-0.022%,是产能过剩最严重的行业。直到2016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回暖,除电解铝外其他三个行业产量增长率才重新变为正增长,但增长率远小于2011年,与粗钢增长率接近。
政府对这些传统行业常年给予高额的财政补贴用于改造技术,弥补亏损。而投资过度、盲目投资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行业产能过剩势必引起企业竞争加剧、价格下跌、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产能过剩客观上造成了传统制造业行业“供大于求”的局面,加之受到国外需求减弱和国际贸易摩擦增加,即“反倾销”的双重影响,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严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以钢铁行业为例,由于房地产行业库存难以出清,对于钢材的需求量减少,国内市场钢材需求增长放缓,钢价常年呈低位波动运行态势。根据中国钢铁协会统计:2015年钢铁行业亏损面约为50%,负债率高达70%、全行业利润负增长(1月—9月利润总额为-281.22亿元,主营业务亏损552.71亿元)。同时,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前10名盈利企业同比下降18.73%。随着经济回暖,2016年与2017年钢材价格指数有所回升。但是,传统制造业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利润下滑,净资产减少,进一步导致了企业用于改造技术和升级产品线的资本不足,更加遏制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产业分工停滞于产业链的初级上端,产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层次低是中国传统制造业面临的难题。在基础工業方面的产出还停留在初级制造品的生产环节,大部分是对原材料的简单加工,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等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传统制造业部门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而精密耗材和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部件却大量依赖进口。产能出清速度决定了企业的行业估值,转型升级的企业估值势必高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传统制造业中产能过剩的企业势必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退出市场,达到产能出清的目的。
(2)经济高度依赖房地产业,打压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第一,资金大量涌入地产业,导致制造业资金配置严重不足,企业缺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品牌建设,实体企业发展停滞,企业亏损倒闭现象时有发生;第二,政府事实上的“土地财政”,房地产价格与政府的财政收入挂钩,高额的土地出让金和地产税挟持了房价。一方面,房地产库存无法出清、资金难以回流,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消费者刚需下的住房需求无法满足,房价挤压消费、抑制内需。第三,资本市场不健全,房产投资是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了维持市场正常运转,政府必须保证房价不下跌或者缓慢着陆,国家经济与政策被房地产所绑架,严重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此外,房地产行业内部产能过剩、购房需求两级分化阻碍了行业健康发展。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鼓励房地产开发商适度降低房价,并且提倡农村居民在城市购买住房。说明城市居民的购房需求已经降低,政府试图通过缓慢降低房价的方式来缓解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经济现象。但是,房地产行业本身是投资过剩、经济过热的产业,基于房地产的特殊性,小幅降低房地产价格不但不会刺激购房需求,反而会降低居民的购房欲望。同时,房产市场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一线城市房产需求不断上升,而三四线城市和中小城镇难以吸纳外来就业人口,房地产严重过剩。
(3)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劳动力素质提升缓慢。产业发展受制于其内部劳动力质量和供给结构,低层次的劳动力难以满足转型升级后的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需要,阻碍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以制造业为例,长期以来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结构特征明显,其根本原因就是行业内部从业人员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制造业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学历劳动力占比较低。
从表3所示中国制造业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情况可以看出,2010—2015年制造业行业绝大部分劳动人口的教育程度为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仅从29.9%增加到39.3%,而2015年代表着先进制造技术和高研发能力的研究生学历从业人员占比为5%,这对于以新材料、新技术来推进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十分不利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有着提供智力支持和开发行业潜力的积极作用,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提高制造业从业人员教育水平是中国制造业迈入人工智能生产的当务之急,职业教育及其他系统大力培养先进制造业发展亟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工匠)是促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4)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低端,价值链层次低。长期以来,中国凭借“人口红利”和人为干预土地、环境、资源定价,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低成本优势。但是,中国产业低端价值链升级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制造业大部分采用OEM(原始设备制造商)模式,处于产业价值链利润曲线的最底端,发达国家在产业链中依靠出口技术和设计占据“微笑曲线”的上游,其拥有的产品的品牌价值又牢牢锁定下游的利益链条,传统加工制造企业获得的利润空间有限,同时,又面临产品供应内部竞争激烈、国内要素价格大幅上涨、东南亚与非洲国家更为廉价劳动力的冲击,这些进一步挤压了传统行业企业的生存空间。二是中国企业主要是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来引导国际分工价值链升级。发达国家与中国相比,产品市场占有率占绝对优势,形成了事实上的“技术锁定”。开发具有竞争优势的新产品是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企业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不完善
2015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8%。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知识和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日益重要,对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的投入逐年稳步增加。2016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为15676.70亿元,经费投入强度为2.1%,经费支出较2015年增长10.2%,投入强度与2015年持平。在2013—2014年R&D;投入强度更是逐年稳定增加0.1%,显示了中国政府对于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决心。
然而,2014和201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分别达到387.51亿元、414.06亿元,我国有效专利数量不足全球专利数量的2%,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1)企业总体的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高技术产业有效专利少。中国企业缺乏关键核心专利,对国外技术转化运用能力不足。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仅为3147.64亿元,同2014年相比下降了17.12%,而技术改造的滞后使得企业缺乏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尖端技术与核心技术,技术依赖严重。表4从高技术产业中选取了电子及通信、通信设备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等最具消费潜力的电子产品行业,统计了其2011—2016年间的有效专利数量,表5根据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衡量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指标,用高技术产业研究与发展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和高技术产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两个指标来衡量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
根据表4中的数据,2011—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的有效专利数量不断增长,从82240件上升到316694件,然而年增长率却是不断下降。据表4的数据计算得到:2012年为0.41,而2016年则降为0.31;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有效专利数量在2013年和2014年连续出现了两年的负增长,降幅为0.15;2015年才恢复增长,随后在2016年又出现负增长;2016年除了家用視听设备制造业有效专利数量0.28的增长率外,其他行业的年增长率均低于2012年的水平。结合表5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0.17,比2015年下降了0.002,2016年通信设备制造行业这个指标为0.25,在选取的几个主要行业中是唯一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2014年新增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行业),说明该行业内部对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较大。然而2014年该指标除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增加了0.02外,其他行业均有所下降,说明行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有所减弱;2013年在高技术产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专利发明量这个指标中,通信设备制造业为3.19(件)远超过高技术产业整体的1.20(件),但2012年年增长率为0.16,而2014年增长率仅为2012年的1/2为0.9,说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虽然整体创新能力较强、但是后继乏力;在2015年出现大幅下跌,2016年又出现大幅增长,这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性有关。值得一提的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011—2015年指标为:1.19(件)、1.36(件)、1.46(件)、1.76(件)和1.19(件),也是连续四年超过行业的平均水平,但是年增长率严重放缓,到2015年出现负增长,说明行业技术创新潜力逐渐消失;虽然在2016年增长率较大提升,但是未来走势仍不明朗。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家用视听设备有效专利数量增长出现负数,说明行业内部技术成熟但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被锁定,发展前景受限。2015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5%,证明该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但高技术产业有效专利数量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将严重制约行业的发展。
(2)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差,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不高。中国企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缺乏与上下游企业的互动合作,在创新链上行业内部企业彼此“孤立”,在产业内部缺乏共性技术、创新成果难以扩散到整个产业链中,导致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受限。此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应用率低、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最新理论成果之间存在时滞,企业不能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到生产过程中去。同时,无论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还是企业的科技研发部门,都面临着科技创新项目分布分散,科研资源分配不均、科研项目实施推进缺乏有力的市场环境、成果转化生产困难的问题,我国的科技创新环境依然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三)就业与产业转型的“两难之选”
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用资本替代劳动是中国产业转型期间的技术路径之一。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新材料发展得并不充分,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上都与传统行业无法抗衡,而且就行业本身的特点来看,对于一般的劳动力需求较少,主要吸纳高技术的专业性人才,就业的创造能力有限。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是采用资本替代劳动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同样巨大。在是否放弃传统产业、大力开展新兴产业的问题上,就业率是政府要考虑的重点。
(1)制造业行业“减员增效”已经成为企业转型的常态。就一般的制造业企业而言,在生产线的建设上,监控设备、机械自动化设备、免维设备替代简单的人工操作已经逐渐成为主流;同时从产品生产环节来看,机器生产线的标准化制造是产品“品控”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在产业升级过程中,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替代简单的人工操作,在解放大量劳动力的同时,势必造成从事简单劳动的这一部分人群失业。同时由于高技术产业部门发展缓慢,劳动力吸纳能力不足、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高素质劳动力不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不但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也削弱了经济增长的潜力。
(2)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中国逐渐丧失制造业成本优势,外资撤出导致失业人口增加。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中分析,在外商对华投资这部分中国的制造业成本已经与美国相差无几,制造业成本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國的制造成本指数是96[17]。丧失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对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和国内就业冲击十分巨大,一旦外商撤资,势必关闭大量在华制造业工厂。2015年以富士康、松下为首的制造业企业逐渐撤出中国,公司工厂关闭,企业大幅度裁员。跨国企业转往印度和东南亚等拥有更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开设新工厂。在如今全世界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对外出口长期受挫,国内的制造业企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可以吸纳这部分失业人口的就业岗位。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国民收入下滑,内需疲软,同时也对我国的社会安定造成巨大的隐患。
一方面是传统制造业转型中出现大量失业现象,另一方面是新兴产业无法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甚至出现“机器代替人工”的现象,我国的制造业在迫切需要转型的同时承受着保障就业的强大压力。
四、新时代新常态下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选择
金融危机带来的持续性经济萧条,使得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重新推行“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重振实体经济。与此同时,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又受到东盟国家廉价劳动力的冲击,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几近丧失,制造业效率低,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导致经济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经济发展转入新时代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一)国际分工的产业价值链提升和中国制造的品牌塑造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进入发展的末班车,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目前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建立技术密集与高附加值产业成为主导的产业模式,成为新时代新常态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1)打造完整的国际分工产业链,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企业的自主创新是打破技术锁定的唯一手段,通过研发新产品,提供不同的产品性能体验、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好的用户体验,快速抢占市场。为此要求企业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把握优势、着力构建完整的全球分工产业链。中国作为制造大国,相较于东南亚小经济体拥有更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在许多行业都拥有成熟的供应链,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和成本竞争力,打造完整的全球分工产业链关系着制造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具体说来:要注重产业的内生升级,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设计、制造、供应链和分销整合成一个有凝聚力的智能数字链接。同时,在既有产业发展层次上,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用渠道管理链接产品生产环节和服务环节,通过设立销售机构、代理商完善销售渠道,链接产品与服务,加快传统营销模式转型。产业自身的再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解决中国制造行业产品层次低、技术水平低、进入门槛低和企业利润低的问题,对于新时代新常态下中国以制造业为首的实体经济振兴大有助益。
二是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倡导国际化的产业分工,促进资本、产业、市场的国际化。如今的国际采购模式采用的是BCCS原则(Best Cost Country Souring),在国际生产分工环节,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保留制造业的核心业务,采用精益制造,更加关注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减降。中国逐渐将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价值环节重新配置给位于低劳动成本国家(或地区)的初级产品生产商,通过“雁型模式”把潜在比较劣势的产业对外转移,产成品在第三方国家或地区直接贴标投放国际市场。在政策方面必须统筹协调好“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等新战略布局。
(2)用质量和品牌重塑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创造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在全球竞争的大环境下,质量和品牌不仅关系着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代表着中国制造的整体信誉和形象。然而,一些中国制造的产品形象较差,产品质量低端化、低质化。国内品牌信任危机,国内市场份额流失;国家政策倾向保护国内企业,行业标准低;产权意识差、运用知识产权的机制不健全,这些都是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中国制造业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份额中取得主导权,必须用品牌和质量重塑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优势。为此企业要加强质量监管,完善生产服务系统,打造自有工业设计、技术研发系统。同时,运用供应链管理策略,完善产品质量、降低管理成本,保障合理的预防和鉴定成本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而降低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能力,建立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标准的工作流程体系,确保生产线的精细化管理,运用TQM(全员质量管理)等手段对产品的品质进行管控,进而实现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
(二)大力发展互联网+的生产性服务业及绿色低碳产业
新时代新常态下,中国产业结构向轻型化、网络化和低碳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工厂将不断进化升级,形成物联网与服务互联网构成的“智能工厂”,新的产业模式利用智能机器、数据分析等手段,打造新的生产网络。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可以突破物理和材料化学的限制,为打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可能。
(1)打造电子商务平台下的生产性服务业。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应用以及互联网+下的客户数据采集系统的建立,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精准地锁定企业目标客户群。电子商务打造开放化的工业网络,为企业提供智能的生产管理模式,它可以跨越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借助软件、大数据,使企业能够“按需生产”“定制生产”,使得制造类企业向“制造+服务”转型,推动企业在产品和服务领域的创新。为研究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表6显示了2013年至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的一些基本情况。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居民消费量不断增加,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消费增加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2016年中国零售业的网上销售额增速迅猛,增幅分别达到了33.3%和26.2%。尽管2016年在零售额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网络零售额占比有所下降,但这一比例仍然达到了40%以上。2009年是“双十一”的第一年,销售额仅有0.5亿元,而到了2012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91亿元,以后每年销售额以接近50%的增速不断增长,到了2017年已经达到了1682亿元。从2013年开始,每年的快递数量增速都接近50%。与此同时,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交易量也在不断增加。可见,随着互联网尤其是手机移动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了百姓和企业一条不可或缺的交易渠道。
互联网+的发展对中国打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互联网的O2O(線上对线下)模式带来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主要是同实体店铺经营者相比,后者需要支付高额的房屋租金,从而形成一种相对低成本。互联网公司通过高额补贴吸引消费者,试图通过垄断市场来获得利润,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电商发展的基础必须依托科技创新和物流成本的管控。首先,要打造完备的现代物流网络,通过建设快递服务信息平台和物流、仓储信息库,打造集海、陆、空全方位的物流网络和货物集散中心。其次,加强对于大型电商的行业准则确定和行业监管,完善电子商务市场的法律规范和交易平台。三是结合现代金融业提供的各类支付、认证、授信服务,用电子商务助推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2)在注重利用新能源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发展的能源绿色化和利用高效化。中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资源、环境制约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2014年以来持续性的雾霾天气在损害国民身体健康的同时,也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从图2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是政府主导型经济,2008年首次举办奥运会,政策方面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和绿色低碳的理念,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并对配备清洁能源的公共交通采取政府补贴。2013年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8,2016年降为0.2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说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不断地提高。
产业政策对产业的发展影响十分巨大,要求在政策上推行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同、城市产业群与城市共融,将产业、城市、环境打造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治理再发展”,政府积极鼓励企业“转型”“转产”,在全行业范围内推行污染治理,重点淘汰落后的化工产业并重点整治企业的排污不达标问题;在产业园区内部推行节能减排的技术和设备,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打造制造业可循环产业链。促进绿色低碳产业结构的建立是新时代新常态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之一。
(三)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用新技术、新材料改造传统行业
中国进行产业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传统行业通过技术革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去产能和去库存。主要途径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定制生产,优化生产进度、提高制造绩效。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加快生产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融合,将数字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用于传统制造业改造。新技术的应用是中国传统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重塑传统制造业的根基,提升设计研发能力,对产品线进行整体升级。以3D打印技术为例,目前市场上的消费需求中个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的制造业需要适应个性化的需求,但传统的制造业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传统制造方式是通过批量生产和大规模制造来摊销成本的,高昂的成本使个性化定制无从考量,3D打印技术满足了产品个性化定制的需求。此外,3D打印利用“增材制造”的原理,解决了传统制造业的材料浪费问题。对企业来说,组织生产要适应新时代消费结构和社会人口结构变动,利用数字整合,将生产线、机器设备、产品和消费者打造成一个高度互联的系统,通过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功能、满足新需求来培育自主品牌,培育并增长企业核心竞争力。
(2)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科技含量,打造涉农产业现代产业链。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在保证其稳定发展的同时,促进其生产效率和产业层次的提高。从产业链来看,参考国际经验,在现代农业结构中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加工制造业和流通服务环节是产出贡献最大的环节。为此,要鼓励涉农企业打造经营产业链,建立集农用物资投入、农业生产、农产品运输、再加工和产成品分销的集成网络,延长农业产业链。同时,大力发展涉农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农用机械租赁和维修、政策法律咨询、市场价格信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等服务,打造农用信息服务平台。在农用技术的推广创新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栽培、种植、灌溉技术,依据土地情况研发配方农用肥料,推广循环型农业,建立农业生态产业园区,加强生态农业建设。
五、新时代新常态下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新时代新常态下,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产业政策也要适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并随之转型 升级。
1.着力化解过剩产能,运用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重塑制造业生产体系。坚持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两个机制:一是落后产能的市场化退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关闭企业落后的生产线及处置僵尸企业,着力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能结构。二是真正确立产业升级的机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倒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技术含量。政府要改善企业的创新环境,通过财政补贴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的行为,增加企业的创新收益,进而诱导企业按照市场进行供给创新。鼓励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设计创新,通过强化产品质量管控和品牌营销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利用创新驱动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变产业的“组装加工”现状,进入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中高端。
2.完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构建更有效率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通过保护产权和反垄断来保障企业创新主体的利益、建立高效的融资制度,鼓励企业将技术创新投放进生产线,打造资金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鼓励企业调整产品线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生产工艺,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同时,从财政资金中拨出一部分支持传统企业技术革新,鼓励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并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创新计划。利用降低税率的方式,对有转型意愿的企业进行补贴,成立财政专项基金,对企业的重大技术革新予以奖励。
3.注重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配置的优化。针对制造业方面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现状,必须着力提升技能型人才和基础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同时,应调整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增加工学、理学、工程技术和高新技术领域等相关学科专业设置;协调制造业部门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的关系,政府出台就业引导政策,对高技术行业加以补贴,吸纳就业;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区域发展水平不一致,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产业间人力资本比较优势差异明显,东部服务业人力资源质量高于制造业,而西部城市则相反[18]。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欠发达地区嵌入生产链分工的初步環节,不但可以吸纳农业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也是中西部城市制造业的起步阶段。
4.鼓励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科技的更迭、产业制造模式升级产生新的需求,消费者更需要企业产品所能够提供的服务而不是产品本身。企业要将发展服务业与推进工业化相结合,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高端环节集聚为目标,用轻资产、扁平化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响应市场,最大程度上地满足和引导客户需求。
参考文献:
[1] 何德旭, 姚战琪.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 [J]. 中国工业经济, 2008(5): 46-56.
[2] 孙明春. 迈向“新常态”的路径与挑战 [J]. 新金融评论, 2014(6): 36-53.
[3] 王军. 适应新常态 寻求新动力 [J]. 中国经贸导刊, 2014(19): 22-23.
[4] 管清友. 平衡结构适应发展新常态 [N]. 人民日报, 2014-06-13(10).
[5] 李义平.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新常态” [N]. 中国经济时报, 2014-06-20(6).
[6] 陈雨露.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七大机遇 [N]. 光明日报, 2015-03-19(6).
[7] 黄群慧. “新常态”、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 [J]. 中国工业经济, 2014(10): 5-19.
[8] 苗圩.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J]. 四川统一战线, 2015(1): 4-5.
[9] 石建勋.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演变逻辑分析及展望 [N]. 光明日报, 2015-01-25(16).
[10] 史欣向, 李善民, 王满四, 李永. “新常态”下的产业安全评价体系重构与实证研究 [J]. 中国软科学, 2015(7): 111-126.
[11] 何玉长. 结构调整与分配改革: 新常态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路 [J]. 学术月刊, 2015(9): 27-32.
[12] 刘志彪.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政策功能的转型 [J]. 南京社会科学, 2015(3): 33-41.
[13] 陈丽娴, 魏作磊. 服务业开放优化了我国经济质量吗 [J]. 国际经贸探索, 2016(12): 49-63.
[14] 魏婕, 魏语谦, 任保平. 世界各国追求经济增长质量的得失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J]. 经济问题, 2016(9): 33-40.
[15] 彭宇文, 谭凤连, 谌岚, 李亚诚. 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J]. 经济地理, 2017(8): 86-92.
[16] 李强. 结构调整偏向性、比较优势变迁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J]. 世界经济研究, 2017(2): 114-125.
[17]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 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全球的成本竞争力如何变化[EB/OL]. [2014-08-19][2015-07]. https: ∥www.bcgperspectives.com /content/articles/lean_manufacturing_globalization_shifting_economics_global_manufacturing/.
[18] 马小强. 新常态下人力资本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契合性研究 [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5(3): 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