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新 王祎璠
[摘要]针对高校学业帮扶内容笼统、效果不突出、管理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在基层党组织创建“学科营”学业精准帮扶模式,从帮扶对象精准识别、圈层帮扶精准发力、帮扶成效动态跟踪三个方面发挥学生党员以优带弱的先锋模范作用,对高校提高学业帮扶质量、促进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科营;精准帮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21-0030-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2018.21.014 [本刊网址]http://www.hbxh.net
高校学风建设是实施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当前,由于学分制培养模式灵活性较强,部分学生因缺乏自主性、适应性和规划能力导致在学业方面表现不济,造成降级、休学、退学、不授予学位证、延期毕业等不良后果。由此,学业帮扶工作在创建高校优良学风、实现学困生“脱困转安”、化解学业与心理危机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但就目前情况,高校学业帮扶普遍存在内容笼统、效果欠佳、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基层党组织创建“学科营”,以“精准”理念为指导探索新型的帮扶模式,实现高校学业帮扶从“体量优势”到“质量优势”的转变。
一、精准思维与学业帮扶的内在契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做事要从细节着手,养成习惯,如果对工作和事业仅仅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真实的问题就会被掩盖。”提升高校学业帮扶质量的核心在于如何将“走马观花、大而化之”的粗略模式转向“细致深入、分层多样”的精准模式。从这个角度而言,精准思维和高校学业帮扶两者之间是有内在契合性的。
首先,学困生的“差异性”“主体性”对帮扶工作提出精准化要求。不同的科目、学习方式、心理状态、时间分配等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大水漫灌式的帮扶不能够直接切中要害,而精准思维能助力实现帮扶内容的差别设计。精准思维最核心的两个构成要素是“精”和“准”,楔入到帮扶过程中,“精”可围绕帮扶对象进行细致清晰的分析,以免落入概括化、笼统化的状态中;“准”则要求帮扶具体实施的每一步都能严谨、准确,没有遗漏和偏差,不存在马虎和应付的心理。
其次,精准“过程”与帮扶“结果”同等重要。学业帮扶并不仅限于或等同于知识讲解,思想引导、方法归纳、经验共享均需要协同进行,而是通过各要素间的相互配合、渗透、补位,形成有序的体系。在整体主义世界观中,教育是和谐、关联、统整着的存在,强调教育结果的整体性;而原子主义世界观则注重对应原子命题的原子论式的事实组成,讲求各部分的教育过程相对独立。无论是整体主义世界观还是原子主义世界观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精准帮扶能够将整体与部分有机地结合,以各要素间具体问题和整体效果的双重目标为导向,抓准“点”对“整体”的作用,将帮扶过程和结果的重要性同等化,积小成化大成。
最后,“切合实际”是精准思维的精髓,也是学业帮扶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关键点。传统的学业帮扶效果往往是脱离实际分析的笼统效果,预期的目标也是忽略细节的模糊目标,大多停留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判断中,忽视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帮扶目标、内容偏离实际,容易引发主体与对象双方沟通的断层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实行精准反馈,能迅速抓住帮扶对象的需求和主要矛盾,从而更好地优化帮扶方案。
二、“学科营”学业精准帮扶模式实践探索
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在基层党支部创建了“学科营”学业精准帮扶模式,通过帮扶对象精准识别、圈层帮扶精准发力、帮扶成效动态跟踪三个方面摸索帮扶模式,提高帮扶质量和效率。
(一)帮扶对象的精准识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思考、确定改革,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要下功夫找出突出问题、现实困难,下功夫了解各种意见”,精准调研,是全面、细致地掌握学生学业问题和信息的基础。为了更好地识别需要帮扶的对象,了解其学业困难产生的原因、帮扶需求、具体科目、挂科数量、学习动机、学习方法、时间规划,基层党组织共设计发放实名制问卷298份,回收298份,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达98.9%,覆盖大一、大二两个年级。另外,辅以“党员进宿舍”访谈调查,以一名党员对接一个宿舍(4-6人)的形式,走进宿舍,切实、精准地了解每一位同学关于学业方面的帮扶需求,形成书面记录。
基层党组织支委会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分层识别出需要学业帮扶的对象,其中需要高等数学、光学两门重点科目帮扶的学生占45.76%,科研立项占29.83%,学科竞赛占24.41%,需要在学习方法、学习动机、时间规划方面帮扶的学生分别占8.81%、10.51%、5.08%。另外,挂科数量在3门以上的学生单列为重点学业帮扶对象。
(二)帮扶成效动态跟踪
实行有效帮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在主体与对象之间建立顺畅的反馈渠道,形成精准的动态跟踪系统,依靠调研数据掌握个人成长、发展的趋势,通过反馈重新制定周密细致的帮扶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现问题就要一个一个解决,一个一个克服,要有序地理清问题。
三、精准思维视域下学业帮扶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明确“问题”导向的出发点
以帮扶对象的具体问题作为基本的出发点是对传统学业帮扶方式的一次改革和创新,具有现实的价值与意义。帮扶质量的优劣不在取决于讲了些什么,而是在于学到些什么,如果将帮扶对象视为被动的一方,由帮扶主体主导整个过程则容易呈现“唱独角戏”“主体迷失”的情况,没有办法聚焦发力,继而形成“假、大、空”的局面。因此,学业帮扶需要在形成基本认知的基础上,上升到特殊和具体的层次,充分考虑各种问题因素,明确现有条件与预期目标之间的矛盾和疑难。具体而言,通过精准的调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问题找实、找准、找全,从小处着手,更有利于帮扶质量的提升。但是,精准思虽然维强调以帮扶对象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并不意味着抛弃整体目标,而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重视具体分析,义强调综合效果。
(二)强调“务实”的实操过程
实操精神是精准思维中最核心的一部分,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可行性出发,摒弃照搬照抄,为事情每一步的开展都打好基础。高校的学业帮扶不仅是一项提高考试成绩的活动,而是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创建帮扶对象乐于参与的、能满足多样需求的、成体系的模式。“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更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通过寓精准于实践帮扶、寓务实于沟通交流的方式,不仅能切实地丰富帮扶对象的实际收获成果,还能够锻炼帮扶党员的实证思维和逻辑思维、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培养精准的实操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方媛,余良熠,王志海.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学业帮扶有效途径的探索——以南昌航空大学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学业困难帮扶为例[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2):37 -40.
[2]张建.高校学业困难学生“一二三四”立体式帮扶机制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33(1):11-13.
[3]孙先富.让“精准”成为习惯[N].人民日报,2016-3-13(3).
[4]李志昌,精准思维方法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J].清江论坛,2015(3).
[5]刘佳.从原子主义到整体主义世界观——论教育思想的轉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24-125.
[6]肖柯.精准思维引领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释与优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5):1-6.
[7]李志昌.精准思维方法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J].清江论坛,2015(3).
[8]周学铁,崔涛,高校基层党组织“五个覆盖”对学习后进生帮扶实践的探索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09(10).
[9]杨永加.特别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六大思维方法[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901/c40531-25576389-2.html.20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