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民族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培训中的应用

2018-01-19 09:32方壮向会立向长城唐利明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50期
关键词:民族院校微课

方壮 向会立 向长城 唐利明

【摘要】针对民族院校在培训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及技能竞赛活动过程中师资紧缺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利用微课教育平台,高效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的途径。

【关键词】民族院校 微课 大学生科技创新 竞赛培训

【基金项目】该文为湖北民族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微课教学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培训中的应用研究”(2015JY009)及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依托大学生创新基地,深化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201535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0-0161-02

2012年,国家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其主要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经过几年的实践,各高校都认识到了该计划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积极申报该计划项目。仅在2015年,就有116所部属高校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上报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计有29339个国家级项目获得了资助。其中,创新训练项目24864项,创业训练项目3068项,创业实践项目1407项。内容覆盖理、工、农、医、文、法等12个学科门类,投入经费近5亿元,参与学生超过12万人。2016年,这些数据又有了显著提升,立项总数达到了33054项,总经费近6亿元。为了有效衔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举办了全省高等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系列活动,主要有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师范专业大学生技能竞赛、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大赛等赛事。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和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民族院校也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结合自身实际,引导本校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活动。

1.民族院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活动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层面看,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较高,且大部分来自于偏远贫困地区,与来自教育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这部分学生教育基础相对较差,对参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信心不足,缺乏积极主动性。经过学校的宣传及教师的动员,部分同学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创新项目的申报。申报的过程中,学生也有如下问题,一是主动思考能力不足,首先体现在申报内容的选题上,有些同学能够从课本知识中提出一些小的问题,但往往局限于一些题目的多种解法或一些数据的调研获取上,缺乏对问题实质的进一步思考。其次,学生选题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教师科研课题中的一些小问题,教师将问题提出后,学生在初始阶段对问题都是一知半解,往往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不对问题背景进行认真的分析及思考,机械地重述问题,匆忙完成项目的选题及申报,创新性显得苍白无力,缺乏应有的活力。二是申报内容不能体现学生的爱好及兴趣,这一点在低年级学生中显得尤为突出,在学校及老师的宣传下,部分学生盲目地申报创新项目而不顾自己的兴趣爱好,导致学生在申报项目后才发现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背道而驰,从而丧失了对问题进行充分研究的动力,导致项目不能正常结题。

从教师层面看,以湖北民族学院理学院为例,经过几年的探索,学院逐步形成了教师学生加基地的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教师提出适合学生科研训练的问题并提交给基地,基地选拔部分学生进行初步训练,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师的问题作为科研训练项目或自拟科研训练题目经相关老师审核后作为科研训练题目。从2012开始,共取得国家及省级科研训练项目共计80余项,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共计20余项,省部级奖项共计200项,合计有2000余人次参加了科研项目或是竞赛培训,在育人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赛事规模的扩大,已经出现教师资源的相对紧张,虽然基地教师指导培训的经验丰富,但对于具体的竞赛指导,仍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重复讲授培训一些基本的知识点,造成师资的浪费。除此之外,在学生层面,因学生所在的学院不同,所学专业不同,开课时间也不同,很难找到一个共有的时间段来集中进行培训。在很多时候,集中培训的效果也会因学生的时间冲突而大打折扣。其次,因为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同一个培训的知识点,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只要教师点到就可以掌握,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甚至多次重复,才能对知识点进行很好的理解及消化。这些问题,在教师进行赛事指导教学的时候,往往困扰着师生。如何解决这一困惑,提高教师指导培训的效率,充分利用学生分散的课余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微课教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

2.微課及其教学特点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这种录制教师上课的“微型视频网络课程”和“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教师辅导疑难”教学组织流程相结合的“微课程”开始在国内流行。

微课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是教学内容少而精、时间短、主题突出。微课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内容。其教学内容往往选择的是传统课堂中最重要的知识点或者是一些非常典型的实例,并以最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突破这些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技巧,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留下深刻印象,并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学会某项实际操作技能。相对普通课堂,微课主题鲜明,目的明确。

其次是资源容量小、使用方便、传播快捷,可重复性好。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上实现移动学习。借助于网络平台,微课还可以在多种师生易于接受的网络平台如QQ、微信上播放,有利于学生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微课可以无限次重复播放,学生可以方便地看到学懂为止,直至掌握知识点的精髓,并学以致用。

猜你喜欢
民族院校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民族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探索
内蒙古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调查与反思
民族院校英语口语预料库建设初探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微课:支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