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阅读作为英语考试内容的半壁江山,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意义不只是为学生的考试服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就以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内容为材料,来论述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们的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阅读;学科核心素养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英语学科新课改的推行,如何在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自己的英语课程教学中不断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助力。
二、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及现状
(一) 内容
据英语新课改明确指出的关注学生情感、独立思考和阅读、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要求,初中英语的学科核心素养也发生了比较大范围内容的改变,现在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于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表达,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情感、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等等。
(二) 现状及问题
1. 注重基礎知识、忽视能力的培养:在很多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升学考试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就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 缺少实践:学校开展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在课堂的45分钟,老师安排自己的课程设计一般就会在这段时间里,而在短短的45分钟时间里,要完成对一篇英语阅读中的语法、词汇等进行清晰地讲述,可能没有那么容易,那么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就没有互动的时间了,更不要说是开展一些口语角等实践活动了。
3. 传统的教学方式: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在很多老师看来,就是给学生传授如何应用英语的能力,而缺少新鲜的教学方式开展英语教学,这样,初中英语教学课程就会变成哑巴英语的课堂。
三、 初中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 布置有效的阅读,加强学生的文本理解与表达
文本的有效信息一般包括文章的主题背景、文章的主旨思想、文章的关键信息和词汇。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英语阅读特点,选取那些贴近生活、有可读性、具有文化营养的文章,在英语教学课程中开展与学生们积极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更要引导学生利用预测、分析、推断、总结、评判、质疑等思维方法,拓展文本内涵,提升思维层次。比如在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下)Unit 5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这篇阅读中,老师应该设计诸如下面表1的表格来引导学生的阅读。
学生在这样表格的引导下,就会快速地了解文章所讲的内容,从而可以多出时间来进行其他任务的学习或开展课外活动。
(二) 设计分段、问题式阅读
老师在安排初中英语阅读文章的时候,在学习完新词汇以后,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先默读一遍文章,并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大致意思,初步判断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倒叙),并将文章分为几个层次,然后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在听讲的过程中,判断自己的分段和对文章意思的理解是否准确。老师也可以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前,根据文章段落顺序的先后,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们一边读文章,一边试着回答这几个问题。如以仁爱版七年级(上)Unit 8 Sad Music Made Me Cry. Section B中的文章为例,老师可以设计诸如以下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使学生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语用能力的学科素养。问题如下:
1. Why does the power make the boy not happy?
2. Why does money not make the singer happy?
3. Why does champion not make the singer happy?
4. Do you think the singer can find the happy man?
(三) 加强在阅读中的文化、情感共鸣
阅读一篇文章,最重要的莫过于能够准确捕捉到文章的关键信息,以此才能比较清晰地读懂文章的大意。所以老师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时候,要注重选取那种使学生感兴趣、容易产生共鸣的文章,来让学生领悟语言的文化情感,锻炼学生对于文章的多元化解读和理解。
四、 结束语
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部分所在,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之中,除了向学生讲授一些比较基础的语法、词汇知识外,还得注重对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只有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英语学科素养,他们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加强自己的语言表达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李明远.基于阅读课教学的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基础英语教育,2016,(05):95.
[2]李明远,彭华清.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58.
作者简介:徐惠芝,福建省建瓯市,建瓯市南雅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