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高中数学持续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推广应用各类教学理念。本文中以数形结合思想为切入点,分析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形结合;应用分析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本身具有逻辑性、科学性。数学知识相对枯燥,特别是高中数学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因此做好相关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 数形结合法分析
将数学问题与数学图形相结合的方法就是数形结合。数学问题解决时很多都与图形存在关系,如代数、几何及函数等,这些问题与抛物线、几何图形及坐标等存在关系。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将抽象问题转为具体的图形问题,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解题难度。
如测量一天温度的变化时,测量者可以将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记录下来,接着构建坐标,将各时间段的温度标注在坐标系上,将这些点连接成线,就可以在坐标系上清楚地看见一天温度的变化情况。再如,解决函数问题时,可以将二元一次方程得到代表性点标注清楚,又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将函数数学关系直观地展现出来。数形结合作为一种数学问题的转换形式,将已知条件标注在图形中,找寻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的关系,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此外,数形结合法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提高其创新意识与能力。
二、 数形结合法应用
(一) 统计问题处理分析
在处理统计问题时,经常会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判断出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这需要学生统计和计算的数据量极为庞大,这时逐一计算的效率必定十分低下,而且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和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出错率也会快速加大。但如果利用数形结合法就很容易解决这类问题,而且能有效降低计算的难度和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根据题目给出和自己收集到的数据绘成散点图,可以不通过详细计算就能得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如果图像中数据点大都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就能确定变量间呈现线性相关关系,否则就不存在线性相关。如此,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法能有效简化统计问题,降低计算难度和计算量,进一步提高和加快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概率”时,教师就可以以篮球比赛为例创设教学情境:现有甲、乙两队进行比赛,甲队一场比赛获胜的概率为P,乙队一场比赛获胜的概率为1P,要保证甲队获胜,是比一场好还是三场好?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甲队比一场和三场获胜的概率:
当P>0.5时,三局两胜制明显对甲队有利,当P<0.5时则明显不利;然后,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解释:即P>0.5时,即甲队在一场比赛中获胜的概率较大,甲队实力强,可以利用三局两胜制定输赢,这时甲队获胜的希望大;当P<0.5时,甲队在一场比赛中获胜的概率较小,实力弱,这时需要以一局定输赢。
可以直接通过图形将双方概率展现出来,直观而形象。
(二) 图形转为代数
虽然图形具有形象、直观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不足,计算精准性与逻辑性不足,特别是一些数学问题解决时存在明显弊端,依靠图形无法解决问题,而且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可以借助数形结合法将图形转为代数语言,解决问题。
例 设f(x)=x2-2ax+2,若x在[-1,+∞)区间取值时,f(x)>a恒成立,求a的范围。
解:由x在[-1,+∞)区间取值时,f(x)>a恒成立,可以得出:x2-2ax+2-a>0恒成立。
(三) 应用于函数问题
高中数学解题过程中,单纯的数、形题都不是很完善,两者相辅相成。部分数学问题解题时利用数形结合法,可以有效解决问题。如静态函数问题解决时,可以通过坐标系-图像的动态表达,详细阐述问题,降低解题难度。函数的不足可以由形象、直观的图像表达出来。函数解析式计算精准,又能弥补图像的不足,因此结合两者具有现实意义。高中数学解题时数形结合主要用于解决函数问题,一些代数变化也可以通过直线、圆锥曲线图形表达出来,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性。
例 设圆(x-2)2+y2=3上的任意一点为M(x,y),求(x-y)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解:设x-y=b,圆的方程可以变为y=x-b,直线与圆相切,y轴上直线的截距就是-b,如图2所示,(x-y)min=b1,(x-y)max=b2。
从这个例题的解决可以知道,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方法,既能方便解题,又能实现将抽象知识转为形象知识的目的,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維的基础上,增加解题方法,可以推动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运用解题方法。数形结合就是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可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与思维、丰富解题方法,具有实际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大伟.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法的运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23.
[2] 黄迪.“数形结合”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5(3):78.
[3] 宋英海.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102-104.
作者简介:陈建勤,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四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