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信息技术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

2018-01-19 07:25林丽华
考试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育均衡城乡信息技术

摘 要:文章分析城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现象,论述如何建设完善农村信息化教育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获得均衡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城乡;教育均衡

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一门必修的课程,目的是为了树立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掌握信息技术和信息应用能力,逐步完善学生形成信息技术的素养,以便学生适应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让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成为学习上的好帮手。由于城乡区域教育存在着很大的不均衡,城市小学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备较为完善,而农村小学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教育经费的投入相对较为不足,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相应匮乏,硬软件设施普遍薄弱,专业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极少,与城市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一系列不良的因素导致了农村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很低。为了让城市与农村学生都能掌握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均衡地发展城市与农村的信息技术教育,改善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落后的局面,是一件急需政府教育部门解决的教育问题。

一、 剖析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系列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工作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是借助计算机技术为手段,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快速、便捷、完美的目的。而农村小学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硬软件设施不完善,且严重缺乏信息技术教育教育资源的现象。

(一) 信息技术教育观念上的落后

农村很多家长简单地认为信息技术只是孩子玩电脑游戏,如果单纯沉浸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占用和荒废许多宝贵的时间,语数英等学科学习不认真,把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当成是娱乐活动,肯定会使语数英等学科的学习成绩落下来,因此,就会反对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活动,导致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不高。而且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不到位,没有定时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造成很多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修养不完善,对于信息技术学科在当今社会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信息技术学科是所有课程中的小学科,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会导致学生沉溺于电脑游戏活动中,耽误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的学习,或者会使主科教学进度无法完成,就占用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时间,把信息技术课的时间去上主科的内容。

(二) 信息技术教育硬件设施资源配置短缺

城市小学信息技术硬软件基础设施较为齐全,信息技术资源配备也十分丰富。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农村小学办学规模较小,况且小学数量上也较多,分布不像城市小学那样集中,对于信息技术硬软件建设设施投入也较少,这一系列瓶颈问题导致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配置不完善。另一方面,农村小学的办学经费存在着严重不足,国家、省市级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投资没有对农村小学侧重关注,并且很多地方优先照顾城市小学或农村中心、重点校,这样就出现无法满足很多规模较小或偏远小学信息技术设施建设的需求,这些农村小学无法添置或更换新的、先进的信息技术资源设备,即使要求他们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或要求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他们只好利用已有、陈旧、落后的信息技术配置资源,开展有限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这样就造成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严重滞后,培养和发展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为缓慢。

(三)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设实施不完善

由于城市小学居于人口聚居中心,接受文化、科学等方面都处于优先地位,在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上,从小学中年段就开始实施这门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因而相对于农村小学,城市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接触早,运用也较多,对这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相对较熟练。农村小学由于信息技术硬软件资源配置较为薄弱,没有微机室、多功能媒体教学设备,即使开设了这门课程,也是象征性上上而已,利用现成简陋的设备进行教学,或者纸上谈兵,对信息技术课本照本宣科,无法引导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操作。由于设备缺乏、信息技术教师资源匮乏,占用信息技术课程的时间上语数英课程,让农村教师和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可有可无,这样的观念让学生获得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效果很低。

(四) 运用信息技术于学生发展方面不到位

很多农村教师教学信息技术知识是照本宣科,没有侧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逐步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和技能,无法让学生把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运用与学习和生活中,转化信息技术技能成为学习的好助手,成为丰富課余生活的添加剂。

二、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的策略

提升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教育观念,完善农村信息技术硬软件资源配置,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营造一股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的氛围,针对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薄弱点,不断地改进方法、策略,从而有效地促进城乡教育获得均衡发展。

(一) 政府资金投入与评价机制相结合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硬软件资源配置是否齐全和完善,关键在于政府的专项资金是否到位,政府对农村小学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是否重点倾斜,是否加强农村小学建设与城市小学一样的信息教育教学平台,有没有把建设和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考核项目,有没有及时评估和督导农村信息化建设质量,有没有及时跟踪农村小学完善并实施信息技术硬软件资源配置,是否及时评价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实施,以及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进程等。只有加强信息化设施的资金投入和完善评价机制,才能使城乡教育获得均衡发展。

(二) 转化观念和提升素质相结合

改变以往认为信息技术学科是次科,占用主科教学时间,会导致学生沉溺游戏的落后观念,重视提升每个教师教育信息化素质,不断培训专业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侧重从经费、职称提升等方面保障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利益,努力提升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 资源共享与利用率提升相结合

城市小学优质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要输送到农村小学中去,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等渠道,加强城市小学与农村小学资源共享,把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方法等教研资源,在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平台上运用,形成了城乡信息技术相结合,让城市小学带动农村小学,丰富了农村小学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使农村小学能够自主运用信息技术装备,掌握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设备运行状况,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率,开发更先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使城乡教育共成长的均衡发展局面。

作者简介:林丽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均衡城乡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城乡涌动创业潮
强抓学校管理,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基于教育均衡发展大环境下的高中语文“平等”教学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