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越来越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学本身非常具有逻辑性,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学会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遇到的难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自身情况,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现状;培养措施
什么叫创新思维?就是在面对问题时,不受传统思维定式的限制和从众心理的影响,寻找出一种全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锻炼具有很重要的帮助作用。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阶段,教师应该采取必要措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 传统思维定式造成的偏见
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往往受到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一味地采取固有的思维模式去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对于虚假信息的甄别不到位,也不注重问题所处的外部环境,这种不知变通的思维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进步。
(二) 从众心理的干预
课堂上几乎每天都会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对于自己心里的答案不够坚定,往往当其他学生带头说出他们的答案时,很多学生不自觉地保持附和,這种随大流的从众心理最大的坏处就是扼杀了学生的新观点。
(三) 陈旧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氛围死板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仍旧采取老旧的填鸭式教学,不考虑学生的思想状况,只考虑自己的单方面灌输,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死板压抑,进一步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 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创新思维
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这个教学情境指的就是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小学数学是一个接受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每一个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可塑性是最高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只灌输生硬、死板的理论知识,而是要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发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尝试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举例来说,在教学生认识多面体和球体等几何体的过程中,不能死板地照着教材上的定义进行讲解,说多面体有多少个面多少条边,判定的规则有哪些等等,这种过于抽象化的概念解释很难让学生记住,更别提理解了。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可以安排一节动手实践课,让学生提前从家里带几个土豆,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切割出不同形式的多面体。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既能加深理解课本里的定义,又能在动手过程中积累不同的切割方式,从而打破思维限制。
(二) 训练语言表达,促进创新思维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手过千遍不如口述一遍,很多学习上的知识点都是在口头表述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解记忆的。思维是可以通过语言来陈述的,创新思维更加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对此重视。小学生在做题时总爱自言自语,其实这是很符合思维规律的,因为畅通的思绪就是要表达出来。所以教师不要禁止学生边做边说,还要引导他们在课堂上通过问答的方式与老师沟通,大胆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既能巩固知识,又能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为创新思维的养成做好铺垫。
(三) 学会合作,活跃创新思维
合作学习的能力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尤其是小学阶段,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与人合作学习的观念。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与同学进行交流,彼此间互相启发,得到的结果就是创新思维能力的日益强化。举例来说,教师在给出一个数学问题时,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各自用不同的算法来解决该问题。虽然最后的结果都一样,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思维上擦出了火花,很多灵光一闪的解题思路不断浮现,长此以往有助于思维的创新。
(四) 提倡求同存异,培养独创思维
很多学生缺乏创新思维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对于一个问题不敢给出有别于常理的解决观点,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只想着求同,却不敢存异。思维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并没有一条固定的标准路径,因此在思考过程当中一定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佳表现。举个例子:有6框苹果,每框30个,吃掉了4框,还剩多少个苹果?大部分小学生第一反应是6×30-4×30,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最终得出30×(6-4),这就引导出学生提前接触到分配律的概念。可见,求同存异也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
三、 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是塑造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很强,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将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导学生学会合作,倡导求同存异,如此一来便能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春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1).
[2]杨荣.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7(03).
作者简介:
张小莉,四川省广元市,四川省广元市零八一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