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全面启动,中学教学该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当中的实践经验,从中学教学过程中课前准备、课堂、课后复习进行有效的探讨。
关键词:中学教学;教学改革;课前准备;课堂;课后复习
一、 引言
在中学教学改革当中,教师需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的内在涵义,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教学改革尝试,并在改革尝试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漏洞,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才可以让中学教学改革稳步前进。当然,教学改革尝试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教师巧妙地利用才能达到我们预期想要的效果。因此,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但是对于我国当前中学教育形势改革之路却又是迫在眉睫。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有一套符合当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理念。本文针对现阶段初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想法。
二、 课前准备是教学的关键
整个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课堂上有限的几十分钟,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对于整个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只有教师自身对课本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授人以渔,在有限的时间里传达给学生知识。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全面。
过去教师在课前准备过程中基本上是自我封闭式的,教师之间交流很少,甚至相同科目的教師之间也没有较多的交流。由于教师各自有不同的教育背景、教学方法等,这样会导致学生之间的人为的差异。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导出集体备课的真谛,集体备课是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利用集体智慧,做到同年级教师知识共享;教师更能正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整体提高年级教学水平;还有利于同年级同科目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缩短年轻教师教学成长的周期。
由此可见,在中学教学过程当中,集体备课使备课效益最优化和效率最大化,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备课,为整个教学过程打好基础。
三、 课堂是教学的主体
学生对一节课一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好坏,主要看课堂的效果。课堂是学生学习最主要的阵地,教师应该是课堂的引导者,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影响,才有可能使课堂教学成效最大化。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体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一) 教师改变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学校采取的都是单一的课题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学生。因为现在是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期,可以给学生提供便捷迅速的方法来获取知识,所以在现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变。例如:利用现在已有的教学设备,将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快乐,学生乐于其中,学在其中。因此,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多方位地接受知识。
(二)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
古人曾经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充分地说明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中学阶段应该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将被动接受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以自己发现问题,努力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努力,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中学阶段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未知的世界,也是通向象牙塔的有力武器。
四、 课后巩固是教学的升华
古人常说“温故而知新”。巩固复习看上去是一件简单不过的事情,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大纲里每一个知识点都和下一个知识点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所以课后巩固复习既能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又对后面知识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在课后复习过程中,教师在引导课后巩固复习不是随意布置几个练习,而应该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复习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课后巩固复习的时候需要遵循两个原则:
1. 对于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课后习题给他们来完成,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设计的时候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更重要的是准确到位地巩固学过的知识点。
2. 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在设计课后习题时重在巩固学过的知识点,题目不易太难,太难的习题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总而言之,对于课后巩固复习教师对学生的原则是培优补差,取长补短。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的教学过程中,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巩固复习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的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精致的设计,不仅仅引导学生快乐轻松地掌握基本知识点,还需要教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本文仅从课前、教学课堂、课后巩固复习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师应该做出的一些改革,为中学的高效课堂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 胡相艳,严一川.让学习充满乐趣:对教育游戏发展的分析及建议[J].中小学电教,2006(06).
[2] 李小康.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1(52).
[3] 周小燕.构建初中高效教学课堂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10).
[4] 课题组.构建高效教学模式促进课堂转型发展——小学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1(4).
[5] 刘成贤,王会平.浅谈初中教学中高效课堂的创设[J].新西部,2012(17).
作者简介:
胡立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泓文实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