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本教育理念构建小语高效课堂

2018-01-19 20:30戴爱宾
考试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践行生本教育高效

摘 要:以生为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要,给予学生自己真正想要的学习。从研究本班学情出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要,大胆尝试,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生本教育教学道路。给学生自己真正想学的知识。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视学生水平给予相应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教育;理念;践行;构建;高效

在素质教育实施越来越深入的今天,基础教育课程的理念也有着相应的更新。如今,我们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仔细研究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我们发现这种学习方式其实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新课程理念也要以生为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要,给予他们自己真正想要的学习。正因为有了“以人为本”哲学思想在教育教学上的踐行,我们的教育教学课堂才能从根本上解放学生的意识,给予他们充分的学习自由,并最终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其实正是在“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正如郭教授所言:“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控制生命,而在于激扬生命”。生本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充分地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尊重他们自主学习的权利,给予他们最大的学习空间和时间。而教师只要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充当好背后的“注视者”,给他们的学习提供必要的专业性指导,为他们的自主学习保驾护航就可以了。这样的话,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教学就是在“激扬生命”而不是在“控制生命”。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适合践行生本教育理念的。这是因为小学生大都处于性格初步形成的阶段,犹如一张待描的白纸。他们的热情、活泼,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等等都是促成生本教育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注意从研究本班学情出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要,大胆尝试,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生本教育教学道路来。

一、 给学生自己真正想学的知识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提倡的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因此,小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以及课堂第一阶段的自主学习已经可以掌握一部分的知识了,而且每一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如果小学语文教师不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全体同学进行无差别的讲解与分析的话,那么他们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肯定是很不好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掌握相关知识的学生来说,教师的重复讲解就会使得他们感到厌烦,也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时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课前预习以及自主学习成果要有清楚的了解,尽可能地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程度进行合理的分层,给他们以真正想要学习的知识。

以学习《桂林山水》为例。在课前预习的时候,相信学生已经对生字词以及文章大意有大体的掌握,小学语文教师就不必要在这个地方浪费太多时间。在自主学习阶段,通过学生的多角度朗读,相信他们对于文章的层次以及中心大意也会掌握得不错了,因此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搜集学生个别不理解的地方,一笔带过即可。而对于接下来的个性化阅读,语文教师就应该花较多的时间来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品读,引导学生从写作层次、写作特色、表现手法、文章风格、作者情感、文章主旨等角度进行全方位的解读。等学生个性化品读结束之后,语文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这样的话,不同学生的阅读心得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汇集,很好地起到拓宽学生思路的作用。

二、 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发展,大都不喜欢受到别人的更多干涉。语文的学习也是如此。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前作好巧妙的教学设计,然后放手让学生在预设的教学方案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特别是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话,那么小学生将会是非常欢迎的。而在小学生利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学习激情一定是特别高昂的,他们的各种感官以及意志品质都将指向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效果也肯定会是最好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克服不信任学生的错误想法,做到大胆放手,引导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比如说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一课学习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进行作者作品的了解以及文言字词障碍的扫除。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初步理清文章意思之后,我就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希望他们通过品读能够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人物的思想性格,然后再要求学生用他们最喜欢的方式来展现他们的阅读所得。结果我发现,在我们班上的不同的学习小组对品读所得的展现方式各不相同,有的用读的方式,有的用唱的方式,甚至有的用演的方式……可以说,不同的学习小组都把自己的绝活拿了出来,这样的话,课堂就因为学生的尽情表演而显得生动,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三、 视学生水平给予相应的发展

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是存在着差距的。这一点是任何一位语文教师都不能否认的事实。如果要求语文教师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往同一个高度上拔,使得他们达到某一个相同的层次水平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真正的任务不在于把全体的学生都提升到某一高度,而是要求他们根据不同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发展,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优等生要吃好”、“中下生要吃饱”。

为了更好地达到不同的学生都相应发展的教学目标,我们通常采用分层教学的办法。所谓的分层,其实就是根据学生综合的能力水平及其他一些影响学习的因素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几个层次,然后再根据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尤其是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所得或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障碍确定接下来的学习方向和目标,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空间内进行恰当的学习,以保证获得应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徐丽娟.小学语文教育应重视以人为本[J].快乐阅读旬刊,2013.

[3]汤萍.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研究,2014.

作者简介:戴爱宾,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山城育才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践行生本教育高效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大力弘扬“东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