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周边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的分析

2018-01-19 02:07查晓鸣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人居景观校园

查晓鸣

(四川省简阳市建筑设计院,四川简阳641400)

1.高校周边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的内涵

全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乃至普及教育,这是高等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正逐步打破原有的封闭而走向开放。高校周边环境公共空间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一区域是高校与城市互为过渡的空间,又是高校的隐形校区。隐形校区是指明显受大学日常生活与活动影响的地区,又是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周边的步行街、堕落街、美食一条街等,都是围绕高校而存在,满足高校师生的生活需求为目的的商业街,在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的同时又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边缘区充当界定内部和外部空间范围的分界线,而是一个联系内部和外部空间、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空间。

人居环境所研究的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生存的各种外部条件或要素的总体。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Human Settlement)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1]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仅仅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某个侧面。加强区域、城乡发展的整体协调,维持区域范围的生态完整性等原则是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之一。人居环境的建设也应该根据现实的需要与可能,积极地在运用新兴技术的同时,融汇多层次技术,推进涉及理念、方法和形象的创造。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套符号意义系统,人居环境也应当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传统,发挥城市规划理念与人居文化的创造性,建设文化氛围浓厚、富有健康、积极的居住地域。人居环境在内容上包括自然、人、社会、居住、支撑网络五大系统。(见图1)可以再分为人工建构筑物系统、生态绿地景观系统两部分。

图1 人居环境五大系统

人居环境是人居住的,也是人管理的,更是为居民服务的,构成人居环境的三大要素:人类社会、人工环境、地域环境,即人、物、地(空间),人居于首要地位。人居环境建设包括五大原则:正视生态的困境,提高生态意识;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2]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关怀广大人民群众,注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科学的追求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着重体现与人类居住和活动有关的要素,反映居民对住所及环境的主客观感受和需求。城市人居环境系统(见图2)是一个在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人工环境系统,由城市居民以及与居住生活有关的各种基本要素构成,包括宏观方面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微观方面的住区环境等四大要素,共同构成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在城市人居环境系统构成中,人处于核心地位,是人居环境系统发展的主体,人居环境要围绕人的需求,根据人类的活动特点和生活方式进行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是人居环境系统的基础。[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是人居环境系统的强大依托。社会文化环境是人居环境系统的内在本质属性。住区环境是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的关键部分,深刻影响人类的情感和活动。

图2 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的构成

高校周边人居环境是高校与城市互动的过渡空间,既是高校校园的延伸,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层面人居环境是高校与城市进行物质、信息交流的通道;精神层面人居环境是高校对城市展示校园文化的窗口。[4]高校周边环境是指以大学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校园历史传统为背景,以校门周边的建筑及商铺为主体,影响着校园人活动及发展的一种环境,地理环境对大学生进行安全保护,是优化高校育人环境、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寻找对策,理清校园安全管理思路和措施,营造和构建和谐校园。

大学城人居环境将各大高校集中起来布局有两点优势:大学区集中布置,有利于校际之间资源的共享使用;将校园内部大型文化甚至科研设施与城市公共设施统一协调设置,建立城市级共享资源区。将校园、城市人居环境作为统一体,个体的发展要考虑总体的要求,协调处理校园、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势与矛盾,发挥出校园与城市的最佳潜力。可以帮助在校园内人居环境的学生街为当代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消费休闲环境。

2.高校边缘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的设计

研究型大学周边地区人居环境区位选择应为:依托大城市,向郊区拓展,并与城市发展阶段相协调。高校周边人居环境商业空间发展的三种模式:社区商业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社区商业人居环境中心模式、校园城区人居环境模式。提出自发学生街的保护应坚持以下观点:要对街道人居环境店铺进行有机更新;要改善街区的卫生环境和增加公共设施;学生街的管理要走公众参与之路。高校边缘人居环境围合形式有建筑、护校河、墙体、栅栏、绿篱等,不同的形式、材质、高矮程度、视觉效果,各种围合形式会在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感官上甚至是心理上形成明显差异。根据围合形式的差异,高校边缘人居环境空间根据空间形态可分为全封闭形态、半通透形态与融合形态三种。

2.1 全封闭形态

全封闭人居环境指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由围墙或建筑物完全隔绝,高校的内部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在视觉上完全互不相通。全封闭体现了高校在三个层面的封闭:首先是视觉封闭,由于这类形态采用的形式都是高于一人高度的围合方式,阻挡了内外视觉的畅通。[5]其次是功能封闭,这类形式的边缘空间几乎隔绝了校园与城市交往,形成两个空间在边缘区域突然被割裂,没有任何形式的交流存在,最后是心理封闭,校园人居环境空间属于内向型空间。高校在很多地方都采用这种围合方式,是由于高校教学纯粹性的教育理念及高校人居环境空间与城市人居环境空间之间的冲突性,这种类型的界面形态体现出高校对城市的不信任,空间界定性强,避免了外界对学校的干扰。很多高校周边人居环境区域成为了商业、娱乐、房地产等经营者的黄金宝地,周边人居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日渐明显,学校采取将校园完全封闭的措施以确保校园的安全。

2.1.1 全封闭形态的隔绝和突变

全封闭人居环境形态对空间的作用主要是围合、隔绝和防护,这样的形态强调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不同秩序,具有隔绝和空间突变的特征。隔绝主要表现在视觉、听觉、触觉的隔离,师生们在校园内部人居环境很难与校园外部的城市公共人居环境空间进行沟通和交流。边缘区人居环境突变性在其临界街道表现得更为明显,边缘内侧是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的校园封闭环境,边缘外侧是脏、乱、差的开放环境,两者之间在其交换处形成突变。

2.1.2 围合形式

围墙是划分空间并限定空间最为常见的建筑形式。这种类型具有隔断和不可穿越的特点。高校的围墙对内限制了校园人居环境空间,使生活其中的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防护性,防止城市人居环境对校园的干扰,区分、隔绝边缘区人居环境内外空间。在围墙两边形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围墙被看成是关闭、固步自封的象征。围墙在符合安全需要的前提下,与周边环境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表达出一种美感被人们所接受。有些建筑取代了围墙的单向建筑,多半是开门方向对着校外的服务性单向建筑。

2.2.半通透形态

半通透人居环境形态主要是指高校空间与城市空间虽然存在某种形式的界限,但是两个空间之间却可以相互感知。师生在校园通过在边缘地区人居环境的观察,可以感受城市生活、工作的忙碌。同时市民也可以通过边缘区域人居环境感受到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校园内的生活、学习、娱乐等活动。[6]校园与城市人居环境空间之间有一定联系,但双方却不能直接参与到对方的空间中。这种联系与交流只存在于视觉与听觉层面。

2.2.1 半通透形态的半开敞性和连续性

半通透人居环境形态对校园空间主要表现为高校与城市人居环境空间之间存在明显界限,但是并不妨碍视觉、听觉、嗅觉上的通透,因而半通透形态具有半开敞性、连续性的特征。半开敞性表现为高校内部人居环境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有一定程度的互动,内外两个人居环境空间都保持各自领域的完整性,在视觉和听觉上可以达到完全互动,空间使用上却是各自独立的。[7]连续性表现为边缘区内外人居环境空间紧密联系的互动关系,空间环境过渡性层次较为分明,这种连续性更多地表现为校园人居环境空间逐步走向社会的公共性特点。在空间秩序化的过程中,校园和城市人居环境是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空间,都表现为层层递进的关系,无论是高校师生还是城市居民,都能感受到边缘内外不同空间带来的层次变化。

2.2.2 围合形式

半透人居环境形态的边缘形式以栅栏、护校河、绿篱居多,在形式上构成明显界限,但在视觉上是无隔断性的界定元素构成,空间界面以线性方式界定。半通透形态也可以看作是边界的虚化,使校园内部人居环境空间与城市外部环境产生视觉联系和景观的交融,有时可以是内外元素相互延伸构成边界,从而打破校园的封闭感。

(1)围栏:围栏从功能上看其实施取代了围墙的作用,在形式上则有着围墙所不具备的透视性,相对于全封闭形态,校园空间更加开放、更具活力。[8]多数高校的边缘带都采用这种分隔类型。通透的栅栏使校园和城市人居环境能够在视觉上相互贯通,视觉上相互流动。围栏作为围合的形式,其外形、材质、色彩对整体景观产生着特殊的影响。它们作为围合要素应考虑周边环境的特点,以及围栏尺寸与周围环境空间的比例关系。

(2)护校河:护校河人居环境围绕在校园边缘起到界定作用,其长度随校园边缘区人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水滋养了人类的物质文明,也滋养了人类的精神家园。人类的祖先都是选择依山伴水繁衍生息。水能赋予空间灵气和动感,护校河是为了围合空间,还要展示高校和城市人居环境的气质与精神。水是自然界中最灵动、最具生命力的,将水作为文化校园人居环境空间的元素,需要考虑水体设计与环境空间方面的因素。水有可塑性与流动性,还有声、味、影的特点。水体两岸护坡的设计对水体的形态有着重要的意义,护坡是校园人居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空间的过渡层次,校园———护坡——水体——护坡——城市,成为一个层次分明的空间体系。

(3)绿篱:绿篱根据其高度的不同有着不同的使用功能。高度在1.6米以上的绿篱,能够完全遮挡住人们的视线,有时称为绿墙,作为边缘的围合形式,这类绿篱基本已经失去了半通透形态的基本特点,但是作为其它景观的背景,还是比围墙或建筑物更为灵动。高绿篱(1.2—1.6M),中绿篱(0.6—1.2M),矮绿篱是0.5M以下,绿篱可以通过修剪做成各种造型,简洁、方便而且美观、大方。

2.3 融合形态

融合人居环境形态表现为高校与城市之间不存在绝对的边界,在边缘区域,城市空间和高校空间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结合。功能使用上,城市与高校人居环境之间都没有任何阻碍,两个人居环境空间可以完全自由地互动。[9]像市场一样开放的大学,集中表达了他心目中理想大学教育和管理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校园空间形态。大学是思想的市场,人们在那里能够极力寻求有意义的思想。高校逐渐确立社会智能中心地位的同时,融合人居环境形态逐渐成为被大众接受的边缘空间形态。

2.3.1 融合形态的全开放性和整体性

融合形态产生于高校与社会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之下,高校与城市人居环境空间之间的边界消失了,高校与城市人居环境成为完全通透的、可以互动的空间,可以成为完全统一的空间,融合形态具有全开敞性、整体性的特点。全开放性表现在空间形态上,还表现在校园与城市人居环境功能的全开放、高校师生与城市居民之间意识的全开放。校园人居环境内的师生可以毫无阻碍地与城市人居环境空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城市人居环境生活中的市民也可以随时感受到校园的文化气氛,共享各种文化设施。整体性表现在高校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没有了明显的界限,彼此紧密联系,形成交融状态。高校与城市人居环境成为了一个整体空间。

2.3.2 边缘形式

融合形态没有明显的边缘,高校与城市人居环境交织在一起。广场、绿地、文化服务设施等构成高校与城市人居环境共享的边缘形式,无论是高校师生还是城市居民都可以毫无阻碍地共享这些元素。绿化景观不同于上文中提到的绿篱和护校河,前者是全开敞的形式,以美化公共空间环境、净化空气、为师生和市民提供休憩与交流的场所为目的,创造了人性化的聚合空间;后者是半开敞形式,以围合校园人居环境空间为目的。边缘消失是指高校校园与城市完全融合。[10]边缘消失形态的高校,在高校侵入城市的过程中,校园与城市人居环境也逐渐融合成了一体。这样的边缘处理方式较前面的各种类型更加柔和,过渡更为自然和谐,因而应提倡发展这样的边缘人居环境空间形式。

3.高校人居环境的入口空间

校前广场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尺度过大;文化内涵不足;校前广场缺乏互动性。高校人居环境入口空间设计是一种造型艺术设计。作为视觉艺术,通过各要素组合来达到视觉上令人愉快的效果。高校的入口空间属于过渡性空间,它限定了高校校园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处于高校与城市人居环境交界的地带,高校的入口空间是校园与城市联系的标志性区域,是从城市进入高校的缓冲人居环境空间。高校人居环境入口空间的基本功能为:防御性、内外交流、过渡性(形式上的过渡,心理上的过渡)、标志性(核心和焦点)、文化性。

3.1 入口模式的多样性

通过分析校门地理位置与校园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高校入口的模式可以分为混合式、临街式与尽端式三种类型。(见图3)校园入口和城市人居环境很难融合在一起,既破坏了校园周边人居环境,又影响了城市人居环境整体形象。

图3 校园入口模式

3.2 校门

当代高校人居环境大门建设常见的误区:校门设计首先是形式的雷同;文化含义的忽视。大门是高校文化的载体,高校大门是高校文化的代表;对于标志性意义的误解。高校人居环境大门具有标志性的作用,这是由大门的本质所决定的,在现实中我们对大门标志意义的误解表现在过于强调大门的标志性形式,过多采用大尺度的形式主义的构成方式,致使许多高校人居环境大门失去了其文化内涵,而仅仅成为炫富的庞然大物。

3.2.1 校门形式

(1)牌坊式: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牌坊一般设置在大门之前,作为校园人居环境空间序列的序幕代表。(见图4)是武汉大学老校门,其采用高高矗立的牌坊式,全用石材做成,很有古风古韵的味道,厚重的石门代表着武汉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

图4 武汉大学校门

图5 海南大学东校门

现代设计不是复制历史,而是要吸取历史中的精华,并结合现代设计手段和运用现代材料,打开思路,另辟蹊径。[11](见图5)是海南大学东校门,其基本结构保留了牌坊的形式,加入了一些现代形体元素,使整体感觉更加接近现代设计理念。在装饰材料方面也运用了现代花岗石,更加经久耐用。

(2)屋宇式:中国很多传统大门都采用屋的形式,采用这种形式是因为屋的体量与声势都很大。(见图6)广西民族大学人居环境校门在屋宇式的造型基础上将大门高度加高、加宽,尺度上的增加使校门更加气派,同时又不失传统风格。这样的工艺制作较为复杂,其门虽然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这个门的设计在体量上显得有些头重脚轻。(见图7)是北京大学校门,完全是传统的屋宇形式。其固有的传统大门形式一直保持着传统风格,如其教学风格一贯保持着优良传统一样。

图6 广西民族大学校门

图7 北京大学

(3)门廊式:门廊形式是由屋宇形式演变而来的,其比例与尺度可以根据人居环境视觉美学原理适当调整。(见图8)聊城大学人居环境校门由数根门柱子呈一字排列开,气势恢宏。从整个校门的结构与风格来看,较突出地体现了门廊式的特点。

图8 聊城大学

(4)立碑式:立碑式校门包括门房室、学校标牌、自动门(铁门)都基本处在同一条线上。这种形式的布局没有什么新意,很难体现出高校的特点。

3.2.2 世界著名大学校门

大学校门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高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与校园特色,而不是为了炫富与攀比,许多世界著名大学校门都十分简洁。(见图9)哈佛大学校门,(见图10)麻省理工大学校门,(见图11)普林斯顿大学校门。我们要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习,不要学习表面文章,要深入到教学实质中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科技、社会与经济性人才,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与培养职能。

图9 哈佛大学校门

图10 麻省理工大学校门

图11 普林斯顿大学校门

3.3 校前广场

高校人居环境入口空间是城市与校园的过渡性空间,校园内部人居环境空间相对城市而言,人流、车流量小,穿行速度较慢,所以在校前应设置入口广场,以起到缓冲与引导的作用。入口人居环境空间分为两种形态:过渡人居环境空间与入口人居环境空间。在此可分为外围过渡空间与核心入口空间。入口的外围过渡空间可列举入口广场。利用景观的变化表示空间,使人产生领域感。广场拥有良好的开放性与通透感,有好的视觉效果,能够满足人们从城市到校园的行为与心理上的过渡需要。校前广场不仅是校园重要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场所,是为师生与城市居民提供娱乐、休闲、交流的场所。

4.高校周边人居环境的优化

我国高校人居环境正从封闭状态逐渐向开放状态转变。在高校的边缘空间,栅栏已经取代了围墙,半开放状态的高校人居环境越来越多,而有些高校人居环境正逐步尝试边缘消失的形态,建设没有围墙的大学,高校校园人居环境正逐步尝试着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

4.1 环境优化

系统思想可以视为一种设计方法,是通过造型的变化、空间的组织、色彩的协调、材质的运用、以视觉设计为主导、形成的适合于现阶段高校周边环境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倡导统一性与多样性保持平衡的人居环境空间组织原则,从封闭型到半开放型再到边界消失的空间围合方式,设计过程中各种元素保持平衡、节奏,合理运用比例、尺寸、色彩,达到视觉上最合理的组合,达到引导行为规范的目的。随着高校逐渐向城市人居环境开放的时代的到来,作为高校与城市间过渡空间的高校周边环境,成为高校与城市人居环境和谐统一发展的重要空间。

4.1.1 空间组织

(1)虚实结合:边界实与虚指空间上的连续性与通透性,就是这样的虚实差异可以为空间营造出不同的氛围。虚体对于空间的界定表现出一种模糊性,更多的是强调空间相互联系。高校边界人居环境需要虚实结合,才能使得空间关系富于变化,形式上可以采用栏杆、护校河、绿篱等,这类形式使空间围而不断、遮而不挡。半虚半实的边界人居环境可以界定空间又使高校与城市人居环境两个空间紧密联系。

(2)收放有度:空间的围合或是开放要做到收放有度,通过景观引导与组织人流,在人流的必经之处布置相应的交流空间,如广场、草坪、水景等,通过控制绿地面积大小、景观与道路的变化,使人居环境空间产生节奏感。在合理布局整体形象的同时,注重小环境的空间尺度,如灯具、栏杆、小品、果皮箱等室外家具的设置,做到功能与美观的完美结合。

(3)动静融合:城市人居环境的快节奏生活与宁静的校园环境对比,可谓一动一静,在边缘人居环境空间这种动、静如果是硬碰硬,当然会使人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缓和两个人居环境空间的矛盾,通过平缓的过渡人居环境达到动、静自然的融合。

4.1.2 文化符号的提炼

继承与传递文化必须借助语言与符号才能实现,对于文化符号的提炼应从校园的老建筑、园林植物、人文背景等抽取部分片段或原型,也可以根据特定的传统或事件挖掘潜在的意识形态的东西,并通过重新的组合、构架而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见图12)。如河南舞钢文化广场,采集了山体的曲线、水的灵动、炼钢的生活场景等表达“舞”,诠释当地自然和人文特点。中式文化广场起伏跌宕的木栈道,模仿自然山体的起伏曲线来体现自然山体之美。

符号是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和理想、记忆认同与寄托的语言与精神空间。景观中的各种实体是表现文化符号的实际载体,从而通过景观实体表达出一定的实际意义与文化内涵。符号如果想要表现出高校特有的气质,必须将各种素材重新整合,吸取文化中的精髓,把它们转换为适合现代审美观念的形式。在符号转化为景观元素的过程中,让观赏者通过符号的形体会到意,从而传达现代设计的聚形、延意、传神的效果,取得在审美与内涵两方面的超越。高校周边人居环境景观设施虽然是一种景观装饰形式,但却是校园文化以及城市人居环境生活的代表形式。对高校周边人居环境景观设计考虑导入文化符号的思维方法,通过提炼、演绎、诠释、重组等方式将各个高校特有的文化特质与城市人居环境文化融合起来,强调文化符号的重要作用,在高校周边人居环境景观设计之中传达出真情实意。

图12 舞钢文化广场栈道

4.1.3 色彩和谐

边界人居环境需要有和谐的空间构成,边界的色彩也是表现形式中一个很重要因素。边界色彩的运用应与边界人居环境空间功能相协调,不同的色彩适合不同的边界空间。色彩具有情感功能;色彩具有识别导向的作用;色彩增加识别性。边界空间在色彩的运用上应把握变化与统一相结合的原则,利用色彩的对比关系形成膨胀或收缩感,运用冷暖对比造成远近感,从而改善空间比例关系,丰富空间层次。变化的同时保持边界色彩的统一,形成完整感与序列感,可以产生均衡美的效果。[12]多种色彩的运用人表达边界丰富的变化,这种变化更加强调统一性,统一协调的色彩可以使人情绪平和,让边界各元素之间达到协调统一。和谐是城市公共人居环境空间色彩设计的核心原则。各种设施包括扶手、休息椅、街灯等都体现出对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人感到处处是美景停留其间。

4.1.4 材质的表现

(1)材质特点:石材、混凝土、木材、玻璃。材质的表面肌理和不同的性能,运用到不同的人居环境空间造型中,在一定的光线与背景下,通过人们对不同材质的感知,带给人对空间视觉的不同感受。材质的不同质感和色彩给人厚重、轻盈、刚毅、柔韧、粗糙、细致等各种感受,它们在环境中并非单一地表现,而是综合地起着作用。

(2)边界材质的表现:运用各种材质的特性和不同的质地、纹理、色彩,可以构筑出丰富的立面层次,创造富有艺术美感的边缘人居环境空间。金属使人清凉,木材使人温暖,山石传达沧桑与旷野的感觉。选择材料不仅要满足室外空间多种可能性的活动需要,也要传达出一定的边界内涵。边界人居环境空间材料利用合理,对主体人居环境空间可以起到对比、烘托、暗示的作用。

(3)界面的植物:植物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材质,植物可以形成软界面,高校边界人居环境区域植物的质感与其组合形式扮演着重要、多样的角色。

4.1.5 把握尺度

人与景观高度协调统一才是设计具有亲和力的关键。这其中需要考虑景观的高度是否会让观赏者存在压抑感,协调景观尺寸以及景观与周围人居环境之间的比例关系。平面设计尺寸应融入三维空间中进行综合比较,景观所占空间的高度、宽度和深度以及与周边人居环境的协调关系都必须进行综合的考虑。

4.2 围墙的优化

对高校人居环境围墙发展提出三种设计的方式:第一种是变体形式的围墙,即景观墙;第二种是将实体墙处理为复合界面。例如在墙面上增加绿化,绿化可以点缀的形式修饰墙体,也可以种植大面积攀延式的绿化品种,将墙体大部分隐藏在植物之中,丰富围墙的层次,形成复合界面;第三种是将实体墙虚化。

景观墙可以说是围墙的一种变体形式,景墙既有分隔空间的作用,又极具观赏性,民宅四合院中的照壁、著名的九龙壁等都属于景墙。图13为植物景观墙,植物可以带给人们生机勃勃的感觉,将植物用在石材上,即和石材的硬质感产生对比,又点缀了呆板的墙面,带给墙面生命力和灵动的活力。高校崇尚推墙而透绿的边缘设计方法。

图13 是植物景观墙

图14 北京八角街道奥运景观墙

将实体墙虚化的方式也就是将实体界面转化为可以透视的虚的界面,如在实墙上设置空窗或漏窗等。图14为北京八角街道奥运景观墙。以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为契机,与街对面的科普长廊相互衬托,形成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是环境与美的结合、文化与美的结合、色泽与质感相结合,有着独特风格。成为了八角地区标志性景观,也为周边人居环境居民和来往的行人提供了一个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

4.3 护校河优化

(1)构筑丰富的空间层次。在现代水景设计中讲究造法自然,取水景原有形态,结合现有条件进行设计,形成一种自然天成的空间艺术感。水随器而成其形,利用水面的开合变化,形成不同水体形态,将水景营造为点、线、面各种形态穿插组合的多重组合空间,通过河岸线限定出护校河的平面形态,组织人居环境空间层次和视线节奏。浙大护校河的各河段可依据不同主题设计不同的景观(见图15),步移景异的空间体验使人与自然的对话富有趣味,每个景观的主题结合高校特质蕴藏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避免河流周边景观设计趋同。

(2)水与岸的整体性。人们在欣赏水体时,将岸与水作为一个整体而纳入视线,注重岸景与水体的搭配,充分利用植物与天然石头,在护校河沿岸种植各种姿态各种色彩的树木和花草,并以石头点缀其中,在石头旁配置一两株小乔木或栽植多种低矮的灌木及草本植物。水中的倒影与岸边景观连成一片,形成虚、实两个层次,使人居环境空间显得更为立体、开阔。

(3)人与水互动。景观设计要重视两岸人居环境空间向水面空间的延伸,例如水平台、汀步、栈道等设施,营造出从陆地到水面的过渡人居环境空间,这类过渡空间的可达性极高,既明确了边界,又拉近了人与水的距离,可实现人与水最直接的亲密接触。在建时应尊重自然,做到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相处,不能以牺牲自然景观为代价进行建设,否则最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图15 浙大护校河

4.3.1 绿篱

绿篱的设计首先应满足功能性要求。绿篱具有景观、生态、防护等多种功能,绿篱的设计应根据周围环境的性质进行配置。在校园边缘人居环境地区种植绿篱是为了美观,安全性也很重要。选择品种时应选择花、果、叶等观赏性价值高的植物。绿篱代替实体围墙成为绿色围墙,人们最担心的是它的安全性,用带刺的绿篱来解决安全性的问题,带刺的绿篱既有良好的禁入功能又不失美观。

绿篱可以设计为两层:外层,离人较为亲近,可以选择一般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内层,在第一层中间,可以选择带刺的绿篱来保证安全。这样的安排可以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观赏者可以近距离接触植物,却也不会被带刺的植物伤害。如果在绿篱后面再种植一些较高点儿的乔木,空间层次会更加丰富。

注意色彩配置的原则。自然界的植物色彩变化是非常丰富的,四季变化不同,有落叶、常绿之分,在植物配置时应充分了解色彩的原理,才能设计出具有视觉冲击的植物景观。对比色相配的植物能给人醒目的美感;补色相配较为缓和,给人淡雅和谐的感觉。绿篱在色彩选择上以绿色为主,如在其间配以紫色的羽衣甘蓝与橙黄的金盏菊,远看色彩热烈鲜艳,近看色彩和谐统一,起到较好的观赏效果。在高度设计上要将绿篱作为隔断空间的元素,根据所围合人居环境空间的流动性强弱可分为实隔与虚隔,如果绿篱高度在人的视线之上是实隔,绿篱高度在人的视线之下是虚隔。

4.3.2 边缘融合

边缘融合可理解为高校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校园环境与城市公共空间融为一体。边缘人居环境融合的方式有草坪融合、植物融合、道路融合。连续种植较高植物在空间中形成绿墙,在平面的地面上竖起垂直的界面分隔空间,但是这种空间的分隔并不影响高校与城市人居环境空间的融合,空间仍然是贯通的。高低不同的植物,形成植物景观,增加空间感和层次感。[13]高校与城市人居环境空间以道路相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高校之间用绿化带隔开,因地制宜地构筑布局合理、层次丰富、生物多样的城区绿地系统,形成“蓝天碧水、绿地青山、绿廊穿插、林园交织”的显著特色,形成“核、翼、楔、环、廊”的结构布局体系。

4.4 入口模式的优化

优化入口模式可以从优化入口环境入手,理顺城市公共人居环境空间与入口人居环境空间的关系。自从武汉理工大学与汽车工业大学合并后在地理位置上成为了一个学校的两个校区,校区人居环境门前设置景观节点,广场以景观和人行为主,少量车出入,既是校园文化的体现,又是城市人居环境景观的亮点。主干道改为地下通道,又体现了人为关怀(见图16)。

图16 武汉理工大学东、西校区广场

4.4.1 校门形式的优化

(1)体现文化内涵。高校大门可以运用象征、隐喻等设计符号唤起人们的思想,传递文化气息,表现不同高校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文化展开高层次的提炼后进行再创作,并用现代设计手法表现出来。校门的文化内涵是高校自身的历史、景观、文化的综合显现。校门的文化内涵是这个高校人居环境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本质特征,是其生命力之所在,是一个高校的灵魂所在。我们设计的目的是为人造物,穿凿理想的人文环境,艺术创作的真正魅力在于它独有的原创性,突出高校的自然历史文脉,因地制宜才能彰显校门的生命力和视觉魅力。

(2)融入周边环境。每个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周边人居环境也不尽相同,设计者要善于合理布局,将校门与周边人居环境融为一体,既体现校园文化,又能与城市人居环境有机结合。结合周边环境,旨在体现“认识自然,走进自然,保护自然”的主题,景观与周边人居环境的自然山林有机结合,以一种平和、雅致的心态,力图营造出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观。

4.4.2 校前广场

校前人居环境广场是城市景观向高校校园过渡的区域,校前广场是高校整个内部空间体系的核心。校前人居环境广场也可以成为人们自由交流、休憩的场所。人们对于户外活动的公共空间环境的要求,在于满足物质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精神功能的需求。校前人居环境广场的设计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最大限度体现人文关怀。要提供符合人们行为的尺度空间,避免过大的尺度而产生压迫感;要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并突出特色;再次要灵活运用各种材质;要适当增加绿色植物。校前人居环境广场为人们提供交流、集散的空间,也要力求文化与生态的融合,是展现校园文化的窗口。在设计时应充分发掘校园文化的内涵,尊重历史的延续、文脉的传承,又要有所创新,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满足人们对文化、自然和休闲的需求。

(1)地面铺装:地面的铺装在校前广场中占有几乎一半以上的面积,它是人的视线接触最为频繁的界面,适当的人居环境铺装设计既可以烘托周边环境氛围,又能表现出文化内涵,展现校园特色。整体色彩庄重、协调。校前广场的地面铺装要想得到理想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是创意与结构形式;其次是选材和色彩配置。选择材料时应注重材料的舒适性、耐久性、经济性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也要注重施工的可能性;再次是形态。古时潮州的民居四合院地铺中,客厅铺成“人”字形代表人丁兴旺;园道铺成“田”字形,隐喻家中有田;卧室铺成“丁”字形隐喻添丁;最后是尺度,尺寸的选择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而定,绝不能生硬地形成概念化设计标准。

(2)空间布局:青岛理工大学新校区景观由四个景观节点组成(见图17),即校前人居环境广场、水库两侧的两个滨水广场以及行政楼西北山头上的曲径亭台。这四个节点通过轴线联系在一起,但是又各有特色。校前广场采用十字形布局;水库东面的半圆形广场采用下沉形式,主要承担了观水的景观功能。四处景观随自然地势与风景而变化人居环境空间构成方式,有高有低,有自然有人工,创造了张弛有致的景观氛围。整个校前人居环境空间布局疏密有致,作为校园的门厅,它将人工与自然人居环境景观有机结合,体现了大气而又好客的气质。

图17 青岛理工大学新校区规划

(3)与环境协调:与校前人居环境广场空间连接紧密的是建筑和道路。就建筑而言,保护那些具有历史纪念性的建筑。在设计人行、车行道路时,充分考虑细节处理。人行和车行道路组织首先要保证校前广场的安全性,最好将人行区域与车行区域用地面铺装不同的形式区分开来,或是以植物作为分隔带,将两个区域隔离开来,以保证行路的安全。其次是舒适性。结合广场空间特点设置不受车行干扰的步行人居环境区域,形成随意轻松的内外人居环境交通组织,使步行者拥有欣赏广场以及交流、休息的机会。

(4)植物造景:园林植物的第一组景作用是给风景涂上了一层富有生机的绿色。绿是生命之色,园林要是没有植物富有生机的绿色,变成了一块死寂的山水模型。只要将各种植物合理搭配,善加利用,便可以为人居环境增加意想不到的情趣。广场的植物景观保留原有的高大雪松及茂盛的白玉兰,通过植物体现山东大学百年文化韵味。山东大学校前广场在有限的校前人居环境空间中以植物造景为主(见图18),尽量保留原有植物,在主轴线上设置喷泉活动广场,以水为主题与周围人居环境植物绿化融为一体。以对称矩形的园路作为基本框架分隔绿地区域,求得造型上与周围建筑之间的平衡。还增加种植各种植物供四季欣赏,草坪上孤植、行植和丛植的雪松傲雪挺立,在隆冬却透露出勃勃生机。

图18 山东大学校前广场

5.结论与建议

运用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关系,融合了中国的阴阳之说,从而归纳出东西方在哲学思想、文化体系、空间观念、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又有选择地接受外来文化问题,对于城市公共人居环境空间的认识只局限于物质空间层面,关注公共活动本身,强调应将人的公共人居环境活动置于公共性论述的核心地位。在设计过程中使各种设计元素保持均衡、富有节奏,并运用合理的比例、尺度、色彩,从而达到视觉上的最佳效果,达到引导行为规范。营造舒适而优美的高校周边人居环境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注重校园与城市人居环境空间的整体性建设,做到统一规划,协调发展,使校园与城市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融为一体;

(2)高校周边环境公共空间的优化具有长期性,空间场所的精神塑造与某些构成要素的建设需要时间的积累;

(3)高校周边公共人居环境空间是物质环境,也是精神环境,需要表现出具有特色的文化艺术品质与精神内涵,更应提倡营造具有针对性的原创设计;

(4)对高校周边人居环境空间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从人居环境空间的使用主体———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出发,多层次思考问题;

(5)改变高校周边混乱的环境,提升城市整体人居环境空间质量,使高校成为城市真正的共享空间,高校与公共人居环境空间的互动关系;

(6)通过入口空间的形态与风格体现高校的校园人居环境文化与校园的独特形象。高校人居环境入口空间具有特定文化场所的效果,与高校自身的文化脉络相得益彰。

(感谢查华普先生、王在芳女士、西南科技大学杨剑教授对我的支持与帮助)

[1][丹麦]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胡晓军.高校边缘区空间形态研究[D].湖南大学,2006.11.

[3]罗奇,陈牧川.大学校园入口空间分析[J].南方建筑,2005,(5):97—99.

[4]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6.

[5]查晓鸣,杨剑.宜居城市的内涵分析[J].现代园林,2012.12.

[6][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7]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6.

[8]王雅林.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9]汪德华.中国城市设计文化思想[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9.

[10]余柏椿.非常城市设计——思想·系统·细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1]查晓鸣,杨剑.生态人居环境系统的分析[J].现代城市,2013.(3).

[12]连城.研究型大学周边地区空间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5.

[13]张红松.构建理想惬意的城市公共空间[J].艺术教育,2009,(8).

猜你喜欢
人居景观校园
景观别墅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世界人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