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理论和实践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科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深入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来破解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是所有社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一个社会在某一时期的发展方向,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从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大体上经历了三次重要变化: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得到确立的这一段时间里,我国顺利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曾经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中国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得到了解决。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飞跃的同时,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我国仍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这与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状况的迫切愿望产生了矛盾。因此,1956年,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了准确判断,提出:“中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810页。
改革开放启动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1956年以来,围绕“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中国经济实现了一段时间内的持续发展,各项经济指标都有所提高,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建立。但社会生产力水平仍然十分落后,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GDP总量仅为世界的5.0%左右,人均GDP更是全球倒数,人民不断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面对这一背景,党的领导人对社会矛盾问题进行了新的审视,并清醒地认识到,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正在不断增长,而“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页。需要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从发展生产力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角度,对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行新的判断。因此,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共党史文献选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553页。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落后的社会生产”已根本改变。近五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社会生产能力在许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到2020年我国总体上将全面实现小康,将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原有的社会主要矛盾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有效解决。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需要也日益增长,具体表现为:从对数量的需要变化为对质量的需要、从对物质的需要变化为实现全方位发展的需要、从对“做大蛋糕”的需要变化为“分好蛋糕”的需要等。另一方面,我国在发展水平不断攀升的同时,出现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在发生着转化,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未来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描述里,体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表现在:人民对基本民生的需要还没得到满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人民对社会文明的需要还没得到满足,“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人民对国家安全的需要还没得到满足,“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人民对改革红利的需要还没得到满足,“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等等”。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
从两方面关系看,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主要原因,而破除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又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方法。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只有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实体经济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补齐民生的短板、解决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国家的安全、落实改革的红利,进而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种种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有诸多方面的体现,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仍是最根本方面。
首先,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决定了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和完善,二者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深刻影响着社会主要矛盾的产生和解决,决定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党的十九大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这一论述充分说明了经济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其次,经济发展是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无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还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都将经济发展作为我国发展的重头戏,在新时代,破解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则将成为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
再次,经济需要是人民首要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成就和不足,人民首要的需要体现了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根本。当前人民最主要的需要仍然是经济需要。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其最主要内容就是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人民的经济需要。在将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但经济需要仍然是首当其冲的,只有先满足了经济需要,才能进一步满足人民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这体现了经济发展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根本所在。
因此,只有牵住经济发展的牛鼻子,破解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城乡、区域、结构等方面;二是经济发展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创新、改革、开放等方面。*蒋永穆:《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10月28日,http:∥ex.cssn.cn/zt/zt_xkzt/mkszyzt/zggcddsjcqgdbdhbdzt/sjdbwtg/201710/t20171028_3684748.shtml,2017年11月20日。
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曾经明确指出,“由于欠账过多、基础薄弱,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更加凸显、要求更加紧迫。”*《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日报》2015年5月4日。虽然我国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但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首先,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县域经济发展不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城乡发展水平的最直接指标。2013年到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如表1所示,虽然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相对较快,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但仍然保持了近三倍的较大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比较突出。
表1 2013—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年,第171、174页。
此外,县域经济本应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根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2015年,中国经济延续了深度调整的态势,县域经济增速总体出现更为显著的下滑,更多县域经济体出现大幅度的负增长。400样本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实际增速较2014年回落了2.26个百分点,明显超过全国0.5个百分点的回落幅度,对当地城乡平衡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4页。
其次,城乡要素配置不均衡,要素从农村单向流向城镇的趋势明显。城乡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以资本转移为例,农村资本通过金融机构产生了外流,而金融机构的证券、保险等金融产品往往更多地面向城镇和城镇居民,形成了农村资本净流出不断加剧的显著趋势。
再次,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当前我国城乡的教育服务、医疗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成为了城乡平衡发展的困扰。以医疗服务为例,2015年城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为5.94个,而农村仅为2.60个,在农村,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等主要致死疾病的致死率都高于城市。*《中国统计年鉴》201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年,第714页。
最后,城乡二元结构弊端仍然存在,户籍和土地等制度仍需完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而且城市内部有出现新二元结构的趋势。*蒋永穆、张晓磊:《大城市新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和破解》,《党政研究》2015年第2期,第113页。其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户籍制度仍需完善,户籍带来城乡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较大差距;二是土地制度仍需完善,农地“三权分置”和宅基地有偿退出仍处在探索阶段。
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随着各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
首先,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上均存在差距,要实现追赶跨越还需要较长时间。表2显示,2015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1.6%、20.3%、20.1%和8.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具有明显差距。而山西、甘肃、宁夏等西部省份,以及东北地区的一些省份在经济增速上较为落后,实现追赶跨越的难度较大。*《中国统计年鉴》2016,第842-843页。
表2 2015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指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年,第842-843页。
其次,区域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机制尚不完善,各区域间和区域内部产业同构、重复建设、分工不合理等问题较为突出。一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仍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如表2所示,区域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对经济带动能力的不足容易被进一步放大。二是区域分工还不明确,不同地区分工模糊、产业同质,导致了产业结构的趋同化,不利于区域间产业的协调发展与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区域间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壁垒尚未完全打破,矛盾与冲突仍然存在。
再次,区域生产力布局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融合发展程度不高,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当前,一些传统型污染未得到完全改善,以臭氧、细颗粒物(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开始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在体制机制、管理措施等方面参差不齐,联合治理的意愿不足、合作壁垒未打破、联合治理细则不完善,难以在实现区域发展的同时解决好自身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是结构不平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强调:“我们认识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9月6日。我国已经经历了一系列的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着结构的优化和完善,但不少原有问题依然存在,结构不平衡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
首先是经济结构不平衡。我国原先的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方式和以低收入群体为主的需求状况决定了原有的经济结构,其与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人民的需要存在一定脱节,使得原有经济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凸显了出来。一方面,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且效益较低。我国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的第二产业曾经实现了快速发展,总量得到大幅提升,但当前这些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除产能过剩外,传统产业还存在效益低下的问题。我国传统产业对产能利用率不高,科技贡献率不高,导致低端产品的相对过剩和高端产品的短缺同时存在,产品在价值链的中下游徘徊,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粗钢实际产能约112688.17万吨,但产量大约为82069.00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70%左右,且高质量钢材产量不高,钢铁业全行业由盈转亏。*《中国统计年鉴》2016,第457页。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领域供给严重不足。
其次是人才结构不平衡。一方面,中低端人才过剩。我国大多数劳动力还带有低技术、低学历的特点,且人才同质化问题凸显,存在劳动力过剩问题。另一方面,我国高技能、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相对不足。尤其是在高级制造业领域,人才的缺口较大。与“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相比,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培养能力还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再次是分配结构不平衡。一方面,收入初次分配结构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合理的问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仍需提高,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亟需解决。另一方面,税收等措施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仍需强化,“分好蛋糕”的方式仍需继续探索。这导致了中国当前的贫富差距仍较明显,绝对贫困尚未完全消除,中等收入还需进一步扩大,过高收入还需进一步调控,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还未形成。
一是创新不充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这一重大论断,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人民日报》2015年3月6日。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创新仍然不够充分。
首先,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上还不强,原创成果还比较缺乏,尤其是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创新不足,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较大。中国在家用电器、建材、铁路和高铁技术、风力涡轮机和电力设备、太阳能电池板和石油天然气设备等少数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同时,在其他不少科学技术领域都还处于相对落后位置,在先进航空发动机、汽车发动机、高端医疗器械、计算机操作系统等一些关键领域,对国外科技的依赖程度还较高。
其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水平还不高,科学技术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的能力不强,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程度不高,产学研用融合发展还不充分。企业是创新成果转化的主要场所,2016年清华大学发布的《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6)》分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R&D人员占从业人数比重、每万从业人员有效发明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等五个方面,对我国制造行业的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虽然各项数据均有上升,但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R&D人员占从业人数比重、每万从业人员有效发明专利数等关键指标增长缓慢,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水平还不够高。*《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7-50页。
再次,创新政策体系还不完善。2016年8月国新办就双创发展形势举行新闻发布会,指出目前存在支撑双创体系需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制约双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没完全清除等问题,企业等创新主体动力不足,亟待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改革不充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552-553页。习近平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作用进行了清晰阐述,但实践中,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
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土地、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秩序还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需营造。比如,部门行政和地方行政切割市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阻碍了市场内在机制的发育和市场整体功能的生成;城乡二元市场问题比较突出,城乡之间的市场不能实现有效的对接;不充分竞争、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问题比较突出等具体问题依然存在等。
其次,产权制度还需完善,国有企业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还需改善,市场主体活力还需充分激发。当前我国未能实现对不同所有制经济产权的平等保护,公权力侵害私有产权和民营企业资产等现象时有发生;公有产权受到内部人侵犯和公有资产流失的情况依然在相当范围内存在;侵犯知识产权、严重损害技术创新积极性的行为也易发多发。这些都损害人民大众的财产安全感,毁坏社会信心和对未来的良性预期,消磨企业家投资兴业的积极性,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负面效应。*吴敬琏:《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行动纲领》,《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9日。
再次,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还需提高,职能“缺位”和“越位”等问题仍然存在,宏观政策还需进一步优化。一方面,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存在缺位,机构重叠和职责不清的问题依然存在,政策配合度不高等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政府也有越位,一些地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和行政干预过度,降低了市场效率。
三是开放不充分。开放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习近平在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明确提到,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国策,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但当前我国的对外开放还存在不充分的问题。
首先,我国参与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和修改的能力还不强。当前正是全球治理体系和贸易规则面临调整的重要时期,发达国家仍然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和控制权,我国参与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和修改的能力还不强,这将导致“引进来”和“走出去”面临较大的外部风险和经济安全压力。
其次,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亟待提高。扩大产业优势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先决条件,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优势都是建立在旺盛的国际需求、低廉的国内劳动力和充足的国内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但当前,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复苏缓慢、持续低迷,我国出口需求明显减少,出口导向型开放面临挑战;人口增长率降低、老龄化加速、劳动人口减少、人口素质提高,人口红利的前期优势逐渐减弱,国内自然资源供给约束也越来越紧,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供给的开放也难以维系。
再次,我国市场准入的限制还比较多,服务业开放发展的程度还比较低,仍存在进一步开放的空间。虽然我国已经建立“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但和一些发达国家和经济全球化程度较高的经济体相比较,我国的市场准入限制还比较多,开放程度还不够高。此外,我国服务业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但其开放程度还不够。体现为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方式还不丰富,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待提高;企业主动参与开放的意愿和能力还不够强;一些服务业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经营水平还不够高等。
如何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党的“十九大”进行了科学的部署,即“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是“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三是“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而这三个主要方面的实现有赖于六条具体路径,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这六条具体路径各有侧重,对于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有很强的针对性。
一是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城乡不平衡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目标是着力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城乡居民,同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要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的跨越式发展。农村发展首先要明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的总要求。在此基础上探索形成高度集体型、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和承包经营型等多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实现形式,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蒋永穆:《积极探索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多种实现形式》,《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第3期,第20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利益冲突,协调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刘润秋:《利益协调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人民论坛》2012年第2期,第27页。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此外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各种要求,还需要在总动力——小农改造机制,和分动力——技术进步机制、制度创新机制的合力推动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蒋永穆、张晓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演进动力探析》,《农村经济》2017年第4期,第86页。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通过树立脱贫的志向、抓住发展的总办法、创新管理体制、坚持精准施策、构建大扶贫格局、突出重点区域等路径,让农村的困难群众摆脱贫困,不断缩小农村农业农民与城镇工业城镇居民之间的差距。*蒋永穆、周宇晗:《习近平扶贫思想述论》,《理论学刊》2015年第11期,第11页。
二是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力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是我国在实现东部率先发展后实现全国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首先要明确各个地区的发展重心,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并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其次,要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提高区域生产力布局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融合发展程度,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积极推动城市群和经济带的发展。再次,要尤其关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重点地区的发展。
三是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结构不平衡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做出的积极应对,核心内容是通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同时带动分配结构的优化。党的十九大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科学部署。其重点包括:第一,产业革新。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第二,基础保障。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第三,配置优化。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第四,主体建设。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同时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第五,完善分配。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更合理、更有序。
四是通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解决创新不充分问题。在当代,创新仍然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实现充分发展,首先就要解决创新不充分的问题。新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两个主要的着力点。一方面,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提高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水平。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五是通过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解决改革不充分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经济体制改革,通过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是党的十九大为解决经济发展中改革不充分问题给出的答案。第一,要着力建成生产要素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第二,要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第三,更好地发挥政府功能。通过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预算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健全金融监管体系等,避免政府的“缺位”和“越位”。
六是通过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着力解决开放不充分的问题。经济全球化仍然是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中国经济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全面的对外开放。党的“十九大”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推动全面开放。一方面,对外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还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加强我国参与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和修改的能力。另一方面,对内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相对封闭地区的开放力度;还要培育贸易的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提高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和抢占全球产业发展制高点的能力。
图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路径与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间的关系
六条具体路径各有侧重地解决了六个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同时这六条具体路径涵盖广泛又相互渗透,能够有力地从总体上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城乡不平衡问题的具体途径。但同时我国区域的协调发展离不开落后地区乡村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农业的创新发展和农村的创新治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正确处理农村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离不开依托农业培育我国产业的比较优势。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样,这六条具体路径都将广泛影响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破解。因此,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还需要统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条路径,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作用,共同服务于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