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佳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临床工作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适应症和禁忌症的研究从为停歇,Diedler等[1]进行的欧洲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表明:溶栓时正在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患者,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短期病死率与未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这部分患者预后的分析尚无定论,本文拟于研究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患者发生急性脑血管病时溶栓的安全性及远期预后以指导日后的临床工作。
本研究选择2013.6~2017.1我科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溶栓治疗患者79例,男53例,女26例,平均年龄(43±12.56),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分组:1.根据溶栓后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24小时内口服阿司匹林,溶栓前长期口服阿司匹林(6个月以上),以及未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分三组,根据90天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
采集患者既往糖尿病、高血压、心房颤动、心肌梗死等病史,应用SPSS 19.0,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计量计量t检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者溶栓的安全性。
77例患者中出血转化患者8例(0.1%),其中2例患者溶栓前24小时内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溶栓24小时后1例患者出现出血转化(50%);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者9例,出血转化患者1例(11.1%),未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患者66例,其中6例出现出血转化(9.1%),经卡方检验,无统计学差异(x2=3.495,P>0.05)。见表1。
表1 溶栓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出血转化率比较
出血转化患者溶栓后的NIHSS评分(13.67±4.42)较溶栓前的NIHSS评分(9.44±3.84)有所增加,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36,P<0.05)。
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心房纤颤、溶栓后出血转化,既往心肌梗塞病史,为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日常生活能力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高血压及溶栓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无明显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Logistic回归
1.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可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性尚可。2.糖尿病、心房纤颤、心肌梗塞病史、出血转化等为影像溶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6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2]提出了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包括单一及双联)的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可以推荐使用(Ⅰ级推荐,A(单一)级证据,B(双联)级证据)。本研究亦证实上述观点,但样本量小,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以指导临床工作。
[1]Diedler J,Ahmed N,Sykora M,et al.Safety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patients receiving antiplatelet therapy at stroke onset[J].Stroke,2010,41(2):288-294.
[2]AHA/ASA缺血性脑卒中rtPA使用声明[Z].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