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管乐在茶道背景音乐中的运用

2018-01-19 01:45吕井智
福建茶叶 2018年1期
关键词:管乐背景音乐西洋

吕井智

(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西洋管乐在茶道背景音乐中的运用

吕井智

(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背景音乐对于突出茶道表演的艺术氛围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洋管乐与茶道的融合为主题,对茶道背景音乐的溯源与意义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西洋管乐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历程及其与茶文化的融合背景,并对西洋管乐在茶道背景音乐中的具体应用案例进行了解读和建议,以促进中西文化的深度融合,推进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西洋管乐;茶道;背景音乐;溯源;意义;本土化;运用

茶道艺术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我国茶文化已经呈现出体系化发展的趋势,茶圣陆羽著成《茶经》一书,完整而系统地介绍了茶叶的种类、烹煮、观赏、品鉴等知识,奠定了我国茶道艺术的雏形。宋代,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步入封建社会的巅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对发达,城镇规模扩展迅速,内外贸易往来频繁,茶文化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茶社、茶楼等休闲场所,茶道艺术由此拥有了一个展示和完善的固定舞台,在我国发扬光大。明清时代,茶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革新,原有的奢华倾向逐步转变为清雅,意境幽远的茶道艺术形式得以最终确立。时至今日,我国茶道艺术已经成为了茶文化中一个文化性与艺术性并举的独立流派,对日本、韩国等地的茶艺形式影响深远,在国际上拥有极高的声誉,是人们认识中国茶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茶道艺术表演领域,背景音乐对于其文化内涵的展示及其艺术氛围的营造都具有关键作用,表演过程中所无法言喻的深层意味都可以通过背景音乐细腻而深长地传达出来,让人们的心灵更加沉静,让茶道的意蕴更为流长。通常,茶道背景音乐多选择民族乐器演奏的民族音乐,比如由古筝或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由笛子演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等,不过,随着中西方之间音乐理念的碰撞与交流,西洋管乐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在茶道艺术表演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为古香古色的茶文化蒙上了一层动人的异域色彩。

1 茶道背景音乐的溯源与意义

茶道起初是人们饮茶时所遵循的一系列制茶与饮茶的礼仪细节,而后逐步成为一种以表演和欣赏为主的艺术形式,究其本质,它是一种兼具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的艺术表演类型,既要让人们真真切切地看到视觉形象、摸到实体物质、闻到茶叶清香、品到茶叶滋味,还要能够听到声音的形象。这里说指的声音的形象,就要依靠背景音乐来完成。音乐与茶道表演一样,都是艺术流派的一种,把音乐融入到茶道表演中作为背景音效,不仅可以营造温馨、愉悦、轻松的氛围,帮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身心放松,还能够烘托茶道表演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让人们产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在观赏茶道表演的同时能够生成自己所特有的想象与联想,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让人们获得无与伦比的感官享受。

背景音乐与其他音乐类型有着很大区别,顾名思义,就是要充当某个活动的“背景形象”,以原有形象为中心,依附于中心画面而存在,起到烘托与陪衬的作用,绝对不能喧宾夺主。背景音乐应当能够与主体形象形成情感上的共鸣,通过把握节奏的快慢、音调的起伏、韵律的转合,把表演过程中应有的情绪体验展示在音乐之中,与中心画面既贴切又和谐,在增强表演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很好地深化主题,增强表演的立体感与艺术张力。

茶道与背景音乐的融合由来已久,据记载,很多古代文人都精通音律,他们在品茗之时通常会引入自己所喜欢的音乐,特别是修习禅茶时,人们讲究“禅茶一味”,通过饮茶来领悟佛教理念的深刻意义,并选择一些柔和、清澈、高雅的音乐作为配衬,久而久之便催生出文化内涵颇为丰富的“雅士茶道”,极大地提升了茶道艺术的文化品位和历史厚度,也推进了茶道背景音乐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一般来说,这些乐曲大都清雅明朗,有如清风、明月一般,为人们带来无尽的妙趣与意境。起初,受现实条件限制,茶道背景音乐大都由古琴、古筝等民族乐器演奏而成,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推进,很多西洋乐器进入中国并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西洋管乐,凭借其丰富的技巧和清丽的音效获得了许多人的青睐,人们对民族乐曲进行改编,以西洋管乐演奏之,可谓别有一番风味,这些音乐逐步被引入到茶道表演过程中,为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欣赏感受。

2 西洋管乐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

西洋管乐按照发音方式可以分为吹孔气鸣乐器(长笛与短笛)、单簧气鸣乐器(单簧管和萨克斯)、双簧气鸣乐器(双簧管和大管)和唇簧气鸣乐器(小号、大号、长号、圆号等),前三者都是由芦管乐器发展而来,音色缺乏金属感,故而统称为木管乐器,第四者多为铜制,音色清脆,金属质感较强,故而被叫做铜管乐器。这些乐器是管弦乐队和军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并通常担任演奏的主旋律,以增添旋律的色彩性。

尽管西洋管乐与我国民族乐器在外形、构造和银色等方面都有天壤之别,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它们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十七世纪,葡萄牙人移民澳门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铜管乐器,并组建了以铜管乐为主的军乐队。发展到十九世纪,西洋管乐器作为一个整体被引入中国,清朝政府建立军乐学校专门开展军乐培训,并出现了我国本土第一支军乐队——小站新军军乐队,拉开了西洋管乐在我国落地生根的帷幕。民国初年,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很多以学校为主的管乐队,负责各类大小仪式背景音乐的演奏,虽然这些乐团规模较小、水平不高,却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铺就了西洋管乐在中国本地化发展的坚实道路。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我国进入素质教育时代,全面推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西洋管乐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入了大部分中小学校的音乐课堂,几乎每一位学生都要学习竖笛或小号,不仅帮助陶冶师生情操、丰富课余生活,也让广大师生在音乐声中发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为后续争当文化传播的使者打好基础。

可以看出,西洋管乐进入中国之时,正是我国茶道艺术持续发展并趋近成熟的阶段,一些音乐从业者及茶文化爱好者便开始寻求两者的共同之处,以期找到相互融合的契合点。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集大成者,茶道艺术则是茶文化的精粹,它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紧密交织而形成的一种思想性文化,除了具备优美的形式以外,还拥有深刻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味,能够为人们指点迷津,让人们重新获得对生活与生命的期待与憧憬,让人们懂得闲适自然的处世哲学,要心怀万物、心系天下,以自然本真为终极追求,善于发现身边的真、善、美,主动拒绝那些世俗琐事,抵制假、恶、丑,让心灵回归到最为纯净的状态,让情操得到熏陶,情绪得到平静,心境得到提升。西洋管乐与任何其他音乐形式一样,都是一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其目的在于歌颂美好、批判丑恶、阐释理想并表达对未来的追求,让人们在悠扬的乐曲中释放自我,找到最舒适、最自然的状态,让心灵得到净化、思绪得到沉淀。因此,虽然茶道艺术与西洋管乐在具体内容和表达形式上千差万别,但是两者在功能作用和目标追求方面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故而两者的融合当为情理之中、意料之内。

3 茶道背景音乐中西洋管乐的运用

西洋管乐是一个很大的乐器系统,涵盖了竖笛、长笛、圆号、小号、萨克斯等数十种乐器,其演奏组合形式非常丰富,既可以单独由某一种乐器进行演奏,也可以组成管乐团由多种乐器分声部共同演奏,还可以与其他乐器如弦乐、丝竹、钢琴等进行合奏,担任主旋律或者和声部分。作为茶道背景音乐,无论选用何种演奏方式,西洋管乐必须要具备的一个特点就在于,曲调要和缓、优美、愉悦,可以有起有落,但不得过于激昂和高亢,也不宜选用展现忧伤和悲痛的曲目,以起到良好的衬托作用,令两者相得益彰,让人们始终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茶道表演的观赏与学习之上,更好地去体会茶文化的内涵和意蕴,而不会被其他事物所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茶叶分为绿茶、红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等六大门类以及再加工茶“花茶”,每一种门类的冲泡工艺和技巧都有所区别,茶道表演应当根据不同茶叶的品质及其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来选择适当的演绎方式,同时也要选择相应的背景音乐,营造出一种和谐大同、自然连贯之美。

绿茶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品种最齐全的茶类,具有色泽翠绿、外形优美、茶香怡人、味道醇厚等特征,鉴于口感和颜色的搭配,人们往往选用精心烧制的白色或青花瓷器来饮用,在表演茶道时除了会使用古色古香的茶桌、茶凳、茶托等物件以外,还会摆放一些绿意盎然的植物,以突出绿茶所与生俱来的清新、纯粹的气息。绿茶的茶道表演所要传达的是一种宁静致远、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所以在背景音乐的选取上应当以“君子之交淡如水”为基础旋律,曲调宜悠远绵长,仿佛把人们带到了一个清风明月、水波微荡、晚风习习、树影婆娑的春夏之夜,《高山流水》自然是这种音乐的首选。这首曲目原本是由古琴演奏的,而后被人们改变为古筝曲目、二胡曲目、笛子曲目等,在保留主旋律的基础上,融入了其他乐器的风格特征。在西洋管乐中,竖笛和长笛的音色比较绵长悠远、圆润优美、纯正清丽、柔和轻盈,同时具备古琴和古筝的演奏特征,与后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瞬间把人们带入到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之中,对于茶道精神的传达具有极好的促进作用。

红茶是我国又一大著名茶类,同时也是在西方最受欢迎的茶叶品种,其特点在于性情温和、回味甘醇,拥有极高的包容性,正反映出中华民族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宽厚是在的民族品格,所以,在背景音乐选择方面,应当挑选一些优美平缓、坚韧浑厚的曲目,比如,以萨克斯的形式来演奏《梅花三弄》,或者直接演奏来自西方的《蓝色多瑙河》、《天鹅湖》等经典圆舞曲,以营造出一种恬静美好的氛围,帮助人们沉稳情绪、气定神闲,充分感知中西融合而成的温馨浪漫的饮茶氛围。

青茶与绿茶和红茶都不相同,如果说绿茶是清新脱俗,红茶是香甜醇厚,那么青茶的主要特点就在于香气浓郁、大气悠远,特别是以铁观音和武夷岩茶为代表。在传统的青茶茶道表演中,人们通常会以古筝、二胡等乐器来演奏《春江花月夜》、《蕉窗夜雨》等曲目,根据这些乐器的银色特征和曲目的演奏风格,可以选取西洋管乐中的萨克斯、单簧管、圆号等进行独奏或合奏演绎,营造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受,让人们在欣赏茶道表演之际,可以跟随青茶那种深远的香气,在秀美的山河之中游历,感受山川云雾的壮美,获得心境的舒缓与心灵的净化。

花茶与其他茶叶品种具有本质区别,它是直接以玫瑰、菊花、茉莉花、金银花为原料,经过特殊技术烘干以后予以包装,人们可以直接拿来冲泡并品尝到原有的花香、获得其中的营养元素。花茶的最大特点在于味道灵动、汤色明亮、外形绮丽,所以整个茶道表演氛围是生动活泼的,多了一些时尚与明快的意味。对于花茶茶道表演的背景音乐来说,萨克斯、小号、大号、圆号这种跳跃性较强、音色较为清亮的乐器显得尤为适合,具体乐曲的选择可以根据表演的具体内容,比如,茉莉花的茶道表演可以选择由萨克斯吹奏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带给人们一种纯净无暇、清新自然的感受,仿佛置身于鸟语花香的江南水乡,整个人都浸润在茉莉花园的芬芳之中。

黑茶与上述茶类又有不同,它是由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味独特持久,滋味浓醇深厚,经久耐泡,最为著名的就是普洱茶了。这类茶道表演所要突出的就是那种马蹄声声、色彩浓郁的茶马古道风光,铜管乐器完全能够满足这种音色效果的要求。比如,以圆号、小号和大号等合奏一曲《铁马吟》,铿锵有力,绵延悠长,有如响彻千年,这种听觉上的冲击再加上视觉上的享受,会把茶道表演的观赏者带入到那别具一格的云南文化之中,静静体会那里的风土人情和处世艺术。

总之,西洋管乐在茶道背景音乐中的运用应当考虑整个表演的和谐性与连贯性,要特别注重中西文化与艺术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合理的演奏方式和编曲形式实现中西结合,以合适的乐器和曲目选择来配合不同茶叶类型所对应的茶道表演,以营造出相应的清新的、悠远的、绵长的或是轻盈的观赏氛围,为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

[1]汪根发.感悟“中华茶文化”[J].茶博览,2011(5):70-71.

[2]余婷婷.茶艺的配乐之美[J].广东茶业,2009(5):35-37.

[3]连波.国乐飘香[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4]李娟.中国传统音乐赏析[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5]林治.中国茶艺[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吕井智(1981-),男,广东佛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西洋木管乐器的演奏与教学。

猜你喜欢
管乐背景音乐西洋
2022第二十届上海管乐新年音乐会举行
第六届江西省音乐“映山红”奖管乐比赛圆满落幕
背景音乐在医院环境中的运用
清宫中的西洋医生
清宫里的西洋钟表师
紫禁城内的西洋科学家
管乐合奏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
背景音乐
有温度的管乐教育
背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