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急性阑尾炎1例

2018-01-19 23:38张梦雪于小伏宋俊生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白豆蔻脉弦川楝子

张梦雪 于小伏 宋俊生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介绍笔者导师宋俊生老师在六经辨证指导下,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急性阑尾炎成功病案1例如下。

患者于某,男,29岁。2016年9月30日初诊。主诉:右下腹痛1天。现病史:9月29日晚间6点,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肚脐左侧疼痛,后渐及右下腹,出现恶心、呕吐、便溏,恶寒甚,彻夜未眠,翌日早上5点疼痛难忍,遂就诊于某院急诊科,查腹部B超示:阑尾肿大,急性阑尾炎;查血常规:白细胞(WBC)12×109/L,测体温37.8℃,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嘱立即住院行手术治疗。患者想用中医药方法治疗,遂来宋师处就诊,现症:眉头紧锁,面色白略带青色,右下腹疼痛,蜷曲抱腹,时值深秋,天气凉爽,裹冬季厚衣犹时时冷战,舌淡红、苔白略黄腻,脉弦紧,尺部尤甚。诉1周前曾感冒发热,感冒未愈去游泳,上岸瑟瑟发抖,自恃年轻,未予重视。中医诊断:肠痈,辨证:寒邪直中三阴。治法:散寒通阳,通肠止痛。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炙麻黄、细辛、厚朴、丹皮各30g,制附子、乌梅、白豆蔻各20g,乌药、川楝子、生大黄各10g。3剂。水煎,早、晚2次温服。嘱药后当遍身微汗为是。3日后复诊,诉服1剂后遍身微汗出,腹痛大减,小便稍多,3剂后腹痛基本消失。嘱停药,以易消化饮食为主自行将息调养1周。1月后随访,腹痛未再发。

按:患者发病前曾游泳受寒,脉弦紧为寒甚,结合临床症状,故辨为寒邪直中三阴。方中麻黄合附子两大温热阳药使内外阳气宣通则阴寒顿失,寒凝收敛之痛亦随之而解,再加用细辛以引药入经助通阳气,其力更峻;乌药与川楝子合用以解厥阴之寒;厚朴、白豆蔻宽肠降气止呃逆兼祛太阴寒证;乌梅则缓急止痛并柔肝;佐以生大黄、丹皮以通肠活血并防方药之峻烈伤阴。药后虽未大汗,但小便量多,乃膀胱气化功能强盛,使邪由下出。全方用药以温阳通阳为主,尤其细辛剂量较大,正所谓“有是故则用是药,有病则病受之”。值得指出的是,此用法必须辨证准确,倘无确切把握,切勿轻易仿用。

猜你喜欢
白豆蔻脉弦川楝子
川楝子传统净制与切制法探讨
豆蔻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川楝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国医大师熊继柏治胃痛医案两则
白豆蔻总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手脚冰凉,两张古方暖起来
酒后难受,煎砂仁白豆蔻
豆蔻:温养脏腑,祛除湿邪
川楝子不同炮制品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对金铃子散中延胡索和川楝子不同炮制品之间配伍后镇痛抗炎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