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药食气味理论探析

2018-01-19 20:42郭永胜张思超
中医药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杂病论治则

郭永胜,张思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传统所说气味,是指四气五味,源于《神农本草经》所载之“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圣帝论病,本乎四气,其论药方,推气味。”[1]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在选方用药论病疗疾时,重视药食气味理论,其立法选药所遵循的气味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2-3]。在《金匮要略》首篇即开宗明义地明确指出,凡用药治病、食物调养皆取气味。然而其用语朴素简练,以致后世多从已经发展的气味理论或疾病病机阐释经方,有失仲景原义。故本文基于《伤寒杂病论》中所有阐述气味的原文,结合《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中相关所述,以探求《伤寒杂病论》药食气味思想。

1 五味感觉异常

五味,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人们主观口舌品尝感受到的味道,如《伤寒论》所载“少阳之为病,口苦”,《金匮要略》“肝中风者……令人嗜甘”,百合病常有“口苦”等。另外,五味亦包含鼻窍所闻到的臭味,《金匮要略》记载患肺痈病常出现“浊唾腥臭”,百合病出现饮食异常而时有“不用闻食臭”,饮邪阻肺证伴随肺之外窍鼻部不利时——“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术附汤具有暖肌补中、益精气之功用而可除“不知食味”等。以上皆是张仲景对于五味感觉异常的记载,可以看出,其认识五味包括味觉与嗅觉两方面,涵盖《黄帝内经》中五味与五臭,提示我们认识五味时不应局限于所尝之味觉,亦要重视鼻闻之五臭。

2 饮食气味宜忌

《金匮要略》谓“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饮食亦是如此,“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人体生命有赖饮食以长养,《黄帝内经》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但若饮食不慎,亦可伤及脏腑,《黄帝内经》谓“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对于饮食亦遵循《金匮要略》提出的“养慎”防病总原则,具体至饮食调养原则,则为“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亦即需注意食物之四气五味不可太过不及,所食之味需“与病相宜”以益体,不可“与身为害”以成疾。并指出服药之后,尤须注意饮食禁忌——“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否则“以此致危,例皆难疗”。

至于具体体现,《金匮要略》指出饮食五味不可偏嗜,梅之味酸,“多食坏人齿”,味“酸则伤筋”;盐之味咸,“多食伤人肺”,味“咸则伤骨”。又食物之气味不同,“须知切忌”,食用饴糖之后,大忌多饮酒;食糖蜜后,四日内,不可食生葱、韭等,否则“令人心痛”。并需注意“饮食以时”,如夜食诸姜、蒜、葱等辛味温热之品,则“伤人心”。对于服药后的饮食气味亦需与体质、病情、药物相合,如某些病证“食甜粥已,食盐即吐”;有时需要“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有时需要“常宜冷食”以助药力等。总之,张仲景根据《黄帝内经》中五味脏腑宜忌及其生克规律,依于《神农本草经》具体药食气味,基于病证体质辨别,列举提出饮食调病养体必须注重气味,成为临床与生活运用药食气味的典范,又对于当前人们唯重药物功效、营养成分,忽视药食气味是否适宜,颇有警示与借鉴意义。

3 病证五味禁忌

在临证实践中,中医发现某些病证,不宜使用一些气味,并进行理论总结。如《金匮要略》引《黄帝内经》所述:“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其五味病证禁忌关系遵循五行之相克规律。由于甘味性缓偏补,守中而易于致使气机壅滞,不可用于湿热病证,故平素嗜酒之“酒客”,宿体偏于湿热,如若患有太阳中风证时,“不可与桂枝汤”,即因桂枝汤中大枣、甘草等药之味为甘,正如《伤寒论》所谓“酒客不喜甘”。另外,《伤寒论》指出“呕家不可用建中汤”,是由于小建中汤中除含有桂枝汤之大枣、甘草,更以大量饴糖为君,其方偏于甘缓补中,而湿热、痰饮内阻所致呕吐缠绵不愈之“呕家”,宜淡渗通泄以祛痰湿饮邪,不可再以甘味壅滞气机。

4 脏腑五味配伍治则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记载治疗肝虚病证时,是以五味配伍作为治则——“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而其他脏腑病证亦是按如此治疗,仲景谓“余脏准此”。至于其后的诠释——“酸入肝……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等内容,以《金匮要略心典》为代表的不少著作均认为“疑非仲景原文,类后人谬添注脚,编书者误收之”,故不以此解释。

盖张仲景所谓“肝虚则用此法”,其“肝虚”是指肝体不足,此时需补肝体以泄肝用,《素问·五藏生成》谓“肝欲酸”,故以酸补肝体。肝体不足易致使肝用太过,故以甘缓之,《素问·脏气法时论》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又甘味入脾而补益脾气,暗合《难经·十四难》“损其肝者,缓其中”与《难经·七十七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之说。焦为心之臭,苦乃心之味,《素问·金匮真言论》谓“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味苦……其臭焦”,助用焦苦入心以补肝,即通过补子脏以助母脏,正合《难经·七十五难》所称“子能令母实”,后世《备急千金要方·肝劳》中“肝劳病者,补心气以益之,心旺则气感于肝矣”之说与《普济本事方》“劳则当补其子”之论亦源于此。由此可知,张仲景是以肝虚证为例,阐明五脏之五味配伍治则,揭示了其治疗脏腑病证用药气味思路,且其气味配伍理论无不契合经义。

5 四气药性运用治则

《伤寒杂病论》中很少论述有某一药物之寒热温凉属性或某一方剂的药物四气配伍,仅有一些条文涵盖某一四气的运用,其中又多集中于说明治则治法。

5.1 说明病症治则治法

针对一些病症,张仲景直接指出其治则,当“先温其里”或“当以温药服之”;“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宜温药下之”;中焦虚寒证而见“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5.2 揭示方剂寒热性质

又有揭示某一方剂的四气属性,如附子、干姜之性温热,对于一些虚寒病症,“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温里宜四逆汤”;或以“甘草干姜汤以温之”;或以“附子汤温其脏”。

5.3 药物煎服寒温宜忌

煎煮服药时,需要注意汤液之寒温。大部分中药煎煮后需要“温服”;有时服药后需“啜热稀粥”或“多饮暖水”;因诸毒病得热更甚,故“凡煮药饮汁,以解毒者,虽云救急,不可热饮……宜冷冻饮之”;服用白散方后,若“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6 结语

通过对《伤寒杂病论》所载气味的总结分析,不难发现张仲景用药思路注重气味理论,且契合《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经旨。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得古人之真诠而融化之,首次将诸经典遗蕴融会贯通于中医临证之中,奠定了中医药用气味的基础,为后世立下了“思求经旨,演其所知”的典范,对于临证依于中医传统思维,运用气味辨病疗疾与养生防疾注重服用食物气味宜忌,均颇有指导意义。而文中仅是根据《伤寒杂病论》所明确记载的气味论述,由于其为王叔和“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所述病证条文中阐述气味者较少,故欲求具体复杂的仲景气味配伍运用规律,当更需深入其中方证论治条文中探求。

[1] 黄英志.叶天士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80.

[2] 张苇航,何新慧.试论《伤寒论》对《神农本草经》药物学的继承和发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149-1151.

[3] 于世杰,于文达.《黄帝内经》药食气味理论对张仲景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3):466-467.

猜你喜欢
伤寒杂病论杂病论治则
《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定量思想初探*
孔伯华治疗眩晕用药与治则的数据研究
An Analysis of Medication Rules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Restless Legs Syndrome Based on Data Mining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探讨《伤寒杂病论》中“伤寒”之义
治则在中医临床诊治中的作用
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疼痛探析
浅谈学用《伤寒杂病论》的三步曲
刍议《伤寒杂病论》中舌诊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