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2018-06-19 09:53代晓光刘勇
中医药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神庭心脾电针

代晓光,刘勇

(1.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失眠症,中医学通常称其为“目不瞑”“不得卧”“不寐”等,表现为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轻浅、易醒多梦,从而导致患者醒后疲乏困倦等继发症状,明显影响日间社会活动和生活质量[1]。长期失眠对人体的各个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例如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导致抵御外邪和自身恢复能力下降,并且有诱发其他疾病的风险[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失眠发生率正逐年上升。据2012 年WHO调查显示,在世界范围内约1/3的人有睡眠障碍,而我国的失眠患者更是高达38.2%[3]。

针灸在治疗失眠上颇有建树,在国内外的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4-6]。临床上失眠以虚证居多,最为多见的为心脾两虚型[7]。本研究运用电针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并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定,同时观察对5-HT及5-HIAA水平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5例患者均来自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三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中“不寐”的诊断标准及心脾两虚型不寐的辨证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Ⅲ)[8]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18~60岁;3)PSQI量表总分>7分;4)接受治疗前2周内未使用任何镇静催眠等促进睡眠的药物;5)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失眠。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针刺治疗

选穴:穴位参照2002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及规划教材《针灸学》定位。百会、神庭、印堂、四神聪、安眠(双)、神门(双)、照海(双)、申脉(双)、心俞(双)、脾俞(双)。操作:患者取坐位,采用华佗牌0.35 mm×40 mm毫针,针刺部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平刺百会、神庭0.5~0.8寸,行针得气后接上海华谊BT701-1B型电针治疗仪,用疏密波,以患者耐受为度;直刺安眠穴0.8~1.2寸,直刺神门、申脉0.3~0.5寸,直刺照海0.5~0.8寸,平刺四神聪0.5~0.8寸,向下平刺印堂0.5~0.8寸,斜刺心俞、脾俞0.5~0.8寸。匀速进出针,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每日1次。2周后进行观察。

2.1.2 中药治疗

口服归脾汤,组方:黄芪30 g,龙眼肉15 g,人参15 g,白术15 g,茯神20 g,远志20 g,酸枣仁20 g,木香15 g,当归10 g,炙甘草5 g,大枣10 g,生姜2片。药品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药局。水煎服,每日1剂,250 ml早晚温服,共服用2周。

2.2 对照组

单用归脾汤治疗。方法、疗程同治疗组中的中药治疗。

3 观察指标

3.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9]

用于评定患者最近1个月睡眠状态,累积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7个方面的指标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代表睡眠情况越差。

3.2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PSQI评分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临床痊愈:减分率≥76%;显效:减分率≥50%,<76%;有效:减分率≥30%,<50%;无效:减分率<30%。

减分率(%)=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3 5-HT和5-HIAA水平检测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5-HT和5-HIAA水平,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3.4 统计学处理

收集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4 结果

4.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表2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在治疗前分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PSQI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改善PSQI评分。

4.2 治疗组与对照组5-HT和5-HIAA水平比较

表3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5-HT和5-HIAA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5-HT和5-HIAA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表4结果表明,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26/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19/27),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4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5 讨论

失眠是一种生理、心理疾患,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目前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案中,主要通过催眠、镇静类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病情虽有明显好转,但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将会对该药产生耐药性、成瘾性、依赖性等多种副作用。

中医学对于失眠的认识已有数千年,心脾两虚型失眠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如《医学心悟》中记载:“心血空虚卧不安者,皆由思虑太过,神不藏也……”。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失眠的病因多与患者长期情志刺激或思虑过度有关,证候以虚证为多,病机多为脏腑、气血功能失衡,其中与心、脾两脏联系最为紧密,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中药汤剂与针灸疗法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电针是在针刺后运用手法得气,然后用一种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持续或间断性刺激腧穴的一种针灸临床辅助疗法,是在针灸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在针与电相结合的两种刺激之下,明显提高治疗效果[10]。

因此,本研究以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为观察对象,以电针结合归脾汤为治疗方法。归脾汤可养心安神,以生气血;针灸可通畅气机,调和气血,疏通脏腑,最终达到治疗失眠之根本的效果。

针刺选穴:百会、神庭、印堂、四神聪、安眠、神门、照海、申脉。其中百会、神庭穴行针得气后接上海华谊BT701-1B型电针治疗仪,用疏密波,以患者耐受为度。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此处为诸阳之汇,百脉之宗,为各经脉气会之处,可连贯周身经络腧穴,起到调和人体阴阳的重要作用;神庭穴,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中医学认为神庭所主之症为神志病症,为人之情志所在,具有醒脑开窍,益智生慧,养心宁神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对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有一定影响,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11],百会、神庭穴位居巅顶和大脑前端,其下即是大脑顶叶和额叶所在。顶叶为感觉和运动机能区,额区直下为额叶的前部,与人类智能和情感有一定联系,是高级精神活动的中枢。本课题所选取穴位,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又结合现代医学,选取顶叶、额叶等与神经精神调控密切相关的穴区,从而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局部循环,刺激大脑皮质,达到调整神经精神状态的目的。神门为心经原穴,印堂可调神,两穴相配可安神利眠。四神聪、安眠穴可镇静安神。照海、申脉为八脉交会穴,分别与阴跷脉、阳跷脉相通,阴、阳跷脉主睡眠。各个穴位配伍严谨,相得益彰,共奏镇静安神、利眠之功。

归脾汤中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滋养营血;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本方重在健脾补气,意在生血,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

本研究结果显示,电针结合归脾汤在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PSQI评分及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单纯中药组,并且可明显改善患者5-HT和5-HIAA水平,说明电针结合归脾汤对抗心脾两虚型失眠有一定的疗效,且与改善患者神经递质表达有关。

[1] 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生1000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547.

[2] MORIN C M,BENCA R.Chronic insomnia[J].Lancet,2012,379:1129-1141.

[3] 王昆阳,华颖.温针灸神道穴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5):5-7.

[4] 杨丽霞,唐纯志.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7,32(20):43-44.

[5] KIM Y S,LEE S H,JUNG W S,et al.Intradermal acupuncture on shen-men and nei-kuan acupoints in patients with insomnia after stroke[J].Am J Chin Med,2004(32):771-778.

[6] 韦玲俐,池少明,池绍龙,等.宁心安神五脏配穴针法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6,34(5):171-172.

[7] 王玉珍,王英姿.归脾汤加味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35例[J].陕西中医,2008,29(5):524-525.

[8]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9] 路桃影,李艳,夏萍,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3):260-263.

[10] 魏歆然,魏高文,陈小丽,等.电针对原发性失眠患者PSQI评分影响的系统评价[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3):60-64.

[11] 郭元琦,郑观恩,陈丽仪,等.电针治疗失眠106例[J].上海针灸志杂,2001,20(2):25.

猜你喜欢
神庭心脾电针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手梳前额 缓解失眠
过桃花村
手梳前额可缓解失眠
手梳前额缓解失眠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