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锋,陈 伟,王兴珍
(1.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畜牧兽医站; 2.甘州区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 张掖 734000)
尿素是一种含氮无机化肥,主要用于种植业生产中。牛等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将尿素及非蛋白氮(NPN)转化为菌体蛋白,供机体利用,尿素常被用于反刍兽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可降低养牛成本,提高饲料报酬。尿素含氮量为42~46%/kg,相当于7~8 kg豆饼。但如果饲料中尿素添加量过大,或被牛偷食或饲喂方法不当,多量尿素进入瘤胃在脲酶作用下释放出大量的氨,被机体吸收造成牛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即高血氨症,引发以强直性痉挛和呼吸困难,瘤胃急速膨涨等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近年来共收治牛尿素中毒13例,死亡2例,其中1例未治死亡,1例在治疗过程中死亡,治愈11例现介绍如下。
1.1 尿素保管不当,被牛过量偷食。
1.2 饲喂尿素量大或混饲不均匀。
1.3 饲喂尿素未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
1.4 饲喂尿素后立即饮水。
1.5 尿素与大豆饼、蚕豆同时饲喂,使瘤胃中氨的释放速度增加。
1.6 制作氨化饲料过程中尿素使用量过大等。
尿素进入瘤胃在瘤胃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分解产生氨。部分氨被瘤胃微生物利用,部分经瘤胃壁吸收进入血液,在肌肉等组织中经谷氨酰胺合成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谷氨酰胺,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形成尿素,部分尿素经血液循环到达肾脏随尿排出体外,部分随唾液进入瘤胃,其分解产物一部分转化为氨基酸,合成菌体蛋白供机体生长和生产所需。当瘤胃液中氨含量达到75~80 mg/100 mL时,脲酶活性旺盛,可使多数的尿素在短时间内分解,使氨在瘤胃内急剧增加,远远超出了瘤胃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多量的氨经瘤胃壁吸收进入血液,使血氨含量增加,当血氨含量达2 mg/100 mL时即可发生氨中毒,当血氨含量达7 mg/100 mL时即可造成中毒死亡。
根据食入量的不同,大多在食后15~30 min发病, 若不能及时有效救治常在1 h~2 h死亡。轻度中毒表现为兴奋不安,呻吟,磨牙,瘤胃蠕动音减弱,流涎;中毒较重时表现为瘤胃臌气,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肌肉震颤,过度流涎,出汗,皮温不整,步态踉跄;重度中毒时表现为口鼻流出多量白色泡沫状液体,结膜呈暗褐色,呼吸困难,心音亢进,脉搏增数乏力,个别的达130次/min,瞳孔散大,眼球震颤,鼻镜、耳尖及四肢发凉,左侧腹围急速增大,突出于髋关节,肛门松弛甚至外翻,腹痛腹泻,心音模糊,共济失调、卧地不起,角弓翻张,昏迷直至死亡。
口腔、鼻腔内有泡沫状带血黏液;气管充满白色泡沫,肺泡充血、水肿,肺组织有淤斑;心外膜、心包膜有弥散性出血。剖检瘤胃有强烈的刺激性氨味,瘤胃、网胃粘膜有脱落现象,胃粘膜易剥离,皱胃粘膜弥漫性出血;小肠粘膜出血,胃肠粘膜上粘液增多呈急性卡他性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呈灰色。
5.1 根据主诉牛确有偷食、误食或多量采食尿素史,且发病迅速,短时间内有多头牛发病,流涎,呼吸困难,呼出气中有氨味,运动共济失调,全身痉挛,可初诊为尿素中毒。
5.2 剖检瘤胃有强烈的刺激性氨气味,瘤胃、网胃、瓣胃粘膜易剥离,急性卡他性胃肠炎,气管充满白色泡沫,肺水肿有淤斑等特证性病变。
5.3 必要时可采集胃内容物进行实验室诊断。
以强心解毒、酸碱中和、排除毒素、恢复胃肠功能为治则。
6.1 立即进行瘤胃穿刺放气,缓解呼吸困难。
6.2 灌服食醋或稀醋酸控制瘤胃中脲酶的活力,中和尿素的分解产物氨。
6.3 静注葡萄糖酸钙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维生素C、安哪咖以强心利尿,保肝解毒。
病例1 2014年7月14日,新墩镇双塔村张某夫妇使用碳胺、尿素给玉米追肥,中午下班时把被风折断的玉米秸杆与剩余的半袋尿素(未封口)装入兰托,途中尿素袋跌倒尿素倒在了玉米杆上,因天降小雨部份尿素溶化在了玉米秸杆上,部份装入了袋中,回家后张某将玉米杆喂给所饲养的3头牛,约30 min发现3头牛口角带有多量白色泡沫,呻吟,腹胀,1头已卧地不起,电话应邀诊治。临床检查:口鼻流出大量白色泡沫,呼出气中有氨味,瘤胃臌气严重,呼吸困难,肌肉震颤,肛门外翻,2头卧地不起,1头已死亡,1头处于昏迷状态。体温38.1~38.3℃,心音模糊,心率115~128次/min,结合主诉诊断为尿素中毒。立即采取瘤胃穿刺放气,食醋1000 mL,白糖500 g,加水1 000 mL灌服,静脉注射10% 葡萄糖酸钙液50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1 000 mL,10%安钠咖20 mL, 10%维生素C 50 mL。对卧地不起症状严重的1头,反复灌服糖醋水至反射恢复。6 h后能勉强站立,腹胀消失,另一头出现微弱的瘤胃蠕动。经对症治疗3 d后痊愈。
病例2 2015年10月20日下午,新墩镇南华村王某饲养的6头牛发病,要求诊治。临床表现:6头牛程度不同表现为精神萎靡,头低耳耷,呼吸加快,体躯摇晃,步态不稳,流涎带有白色泡沫,腹胀,肌肉震颤,呼出气中有氨味,其中2头呼吸急促,腹胀严重,体温38.3℃~38.5℃,心率98~120次/min,初诊为尿素中毒。王妻对诊断持怀疑态度,她介绍他们应用尿素喂牛已有5年,每次购进牛,均按由少到多,饲喂前后30 min以上不饮水,根据体重最大量150 g/头,拌料饲喂,从未造成尿素中毒。经进一步了解,牛发病在喂料后约50 min左右,喂后未饮水,是当天新配料,由王某洒后人工掺拌尿素,综合分析系尿素掺拌不均匀导致牛群体中毒。立即对2头症状严重的牛进行瘤胃穿刺放气,对6头牛各灌服食醋1 000 mL、白糖500 g、加水1 000 mL,分别静注10%葡萄糖酸钙液500 mL,10%葡萄糖注射液1 000 mL,10%维生素C 40 mL,症状严重的2头加10%安钠咖20 mL,次日下午出现食欲感,后痊愈。
8.1 牛尿素中毒是因多量尿素进入瘤胃,在脲酶作用下分解产生氨,使瘤胃内容物PH值升高,脲酶活性增强,导致尿素短时间内被分解形成大量的游离氨,抑制和破坏了瘤胃微生物的活性,大量的氨不能被微生物利用合成菌体蛋白,同时亦超出了肝脏合成尿素的能力,多余的氨经瘤胃壁吸收进入血液造成高血氨症使机体中毒。
8.2 牛尿素中毒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征,做到尽早发现治疗及时,可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8.3 治疗时对瘤胃鼓气严重的病畜,首先进行瘤胃穿刺放气,同时灌服食醋1 000 mL,白糖500 g,常水1 000 mL的混合液。食醋不仅中和被氨碱化的胃液,降低瘤胃PH值,抑制脲酶活性,减少对尿素的分解即游离氨的增加,同时食醋价廉,取用方便,白糖可增强食醋药效,增加糖源,使氨在谷氨酰胺合成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无毒的谷氨酰胺,可为标本兼治。对臌气不严重的患牛,可采用灌服糖醋水合剂(醋水比例1︰1)即可。对症状严重的病牛应多次灌服糖醋水合剂至止症状缓解。故用食醋治疗牛尿素中毒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8.4 静脉注射10%葡萄糖、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安那咖可强心利尿,保肝解毒,减轻肺水肿,缓解呼吸困难和抽搐,促进毒素尽快排出。
8.5 预防措施
8.5.1 加强尿素保管,防止被牛偷食或误食。
8.5.2 严格控制添加量,应控制在0.2 g/kg体重。开始饲喂时按添加总量的1/5~1/4,经10~15 d逐渐增加至全量,中途不得间断,若间断3 d以上,要重新过渡。
8.5.3 在饲喂尿素的前后30 min不得饮水,更不能溶入水中饮给。
8.5.4 配料时要做到搅拌均匀,人工掺料时更应注意。
8.5.5 饲喂尿素要与富含糖类的饲料混饲,避免与大豆饼、蚕豆等含有脲酶的蛋白质饲料同时饲喂。
8.6.6 哺乳期犊牛因瘤胃尚未发育完全,不宜饲喂尿素。
参考文献:
[1] 刘立军,冯金瑞.通过牛尿素中毒发病机理浅谈治疗方法[J].中国牛业科学. 2017,43(2):87-88.
[2] 王进宽.反刍动物尿素中毒的防治[J].畜牧兽医杂志,2010,32(1):26-27.
[3] 王学婷.牛尿素中毒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 2013,29(6):66-67
[4] 刘秀云.黄牛尿素中毒急救措施及合理饲喂[J].吉林畜牧兽医, 1999,21(12):42.
[5] 段孝谋,侯宝华.奶牛尿素中毒的治疗[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