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霞
(济源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河南 济源 459000)
近年来,济源市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很多疾病制约当地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蹄病作为作为奶牛常见三大疾病之一,主要由病原、饲养管理不当和饲料营养不均衡等因素引起,轻者导致奶牛行动受阻,重者可降低奶牛生产性能,甚至导致提前淘汰,严重影响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1-2]。由于养殖户对奶牛蹄病缺乏科学的认识,在日常管理中忽视了奶牛蹄病的防治,导致该病在奶牛养殖场发病率较高,成为继奶牛乳房炎和产科疾病后第三大致病因素之一[3]。鉴于奶牛蹄病对奶牛健康造成的巨大影响,笔者对济源市18个奶牛场共823头奶牛进行蹄病发生情况调查,旨在为进一步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1.1 样品来源
本次研究开展于2016年4月~2017年10月,在济源市随机抽选18个奶牛养殖场共调查823头奶牛,其中规模化奶牛场10个,调查奶牛558头,散养场8个,调查奶牛265头。
1.2 检查方法
通过与养殖场管理人员进行访谈,重点讨论近2年来养殖场中奶牛蹄病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和修蹄频率;仔细观察奶牛行动是否不便,对发生蹄病奶牛的耳号、临床症状、年龄等信息进行记录、归纳和分析。
2.1 济源市奶牛蹄病发生情况
本次研究对济源市823头奶牛进行奶牛蹄病发病情况调查,通过咨询奶牛养殖场管理人员、资料查询和临床症状检查,结果发现,该地区奶牛蹄病发生率为21.26%(175/823)。根据病因归纳结果来看,引起济源市奶牛蹄病的病因有9种,分别为蹄糜烂、蹄变形、指间皮炎、蹄叶炎、白线裂、蹄裂、指尖皮肤增生、蹄底溃疡和飞节软肿,其中以蹄糜烂、蹄变形和指间皮炎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4.98%、4.01%和3.16%,占总蹄病数量的57.14%(100/175),这3种已经是导致济源市奶牛蹄病的主要病因,做好相关防控工作极为重要。
表1 奶牛蹄病发生情况及病因统计结果
2.2不同养殖模式和年龄的奶牛蹄病发生情况调查结果
如表2所示,不同养殖模式奶牛蹄病发生率差异明显,规模化养殖场和散养场奶牛蹄病发生率分别为11.29%和42.26%;此外,奶牛蹄病发生率与奶牛年龄差异关系较大,3岁以下和3岁以上奶牛群蹄病发生率分别为13.37%和26.52%。
2.3奶牛修蹄频率与奶牛蹄病发生率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得知,散养场养殖户一般不对奶牛进行修蹄。如表3所示,在规模化奶牛场中,随着奶牛修蹄频率提高,奶牛蹄病发生率逐渐降低,蹄病的治愈率逐渐升高,其中每年修蹄2次的奶牛场蹄病发生率和治愈率分别为7.60%和84.62%,而不进行修蹄的奶牛场分别为22.95%和57.14%。
表2 奶牛修蹄频率与蹄病发生率和治愈率调查结果
本次研究通过对济源市奶牛蹄病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823头奶牛中有175头奶牛检测有奶牛蹄病,平均发生率为21.26%,其调查结果低于新疆地区奶牛蹄病发生率(37.55%);导致发生奶牛蹄病的病因共9种,病因较为复杂,其中以蹄糜烂、蹄变形和指间皮炎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4.98%、4.01%和3.16%,占总蹄病数量的57.14%(100/175),如何防制以上三种疾病是遏制奶牛蹄病发生的主要重点;通过分析不同饲养模式、年龄和修蹄频率低于奶牛蹄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散养场奶牛(42.26%)较规模化奶牛场(11.29%)蹄病发生率高,而3岁以上(26.52%)奶牛蹄病发生率较3岁以下(13.37%)发生率低;对奶牛的修蹄频率越高,其蹄病发生率越低,同时蹄病治愈率也越高。通过现场调查与走访发现,散养场奶牛舍卫生环境较差,粪污常得不到及时清除,导致奶牛蹄部经常被粪污浸湿,没有定期对奶牛修蹄,导致散养场奶牛蹄病发生率较高,而规模化养殖场采取机械清粪,粪污处理及时,部分奶牛场定期对奶牛进行修蹄,定期修蹄可以使奶牛养殖户尽早发现奶牛蹄病,也有利于蹄病的治疗,使得其整体发生率偏低,说明及时清除粪污和定期修蹄是防控奶牛蹄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对于奶牛蹄病的防治,除了及时清理粪污和定期修蹄以外,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科学调配奶牛的日粮,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元素,尤其是钙和磷,其最适配比为1.4:1.0;在牛舍卧床上铺松软的垫料,并定期清理等。
参考文献:
[1] 张苗苗,向福林.奶牛蹄病的治疗[J].动物医学进展,2012,33(9):133-135.
[2] 房文斌,林为民.石河子地区奶牛腐蹄病病因及综合防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60(10):108-109.
[3] 林妍,林中原.奶牛蹄病的病因分析与综合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40(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