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婷陈 峰
1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 浙江 嘉兴 314001
《经络迎随设为问答》出自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卷四,是杨继洲在经络理论和针刺手法等方面的经验总结。该节共有36问,内容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展现,浓缩凝结了杨氏在针术方面的精华。其内容主要包括经络理论、针刺迎随之法、针刺补泻治法三个方面,其中迎随之法中又论述了迎随、子午、候气、呼吸、徐疾、久速、从荣置气、从卫取气、针头补泻、寒热虚实、补泻得宜等[1]。文中论述无论是经络理论,还是针刺手法,亦或针刺治法,均论及对中医阴阳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本文就《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有关运用中医阴阳学说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为针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杨继洲认为,经络分阴阳,阳经阴络行于脉外,阴经阳络行于脉内;肢体分阴阳,筋骨为阴,皮肤为阳;五脏分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荣卫分阴阳,荣为阴,卫为阳。如其在答“迎随之理何如”中曰:“所谓诸阳之经,行于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诸阴之经,行于脉内;诸阴之络,行于脉外,各有浅深。”在答“经络”中曰:“外具阴阳:筋骨为阴,皮肤为阳。内具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答“诸家刺齐异同”中曰:“余读《难经》,常见针师丁德用所注,乃言人之肌肉,皆有厚薄之处,但皮肤之上,为心肺之部,阳气所行;肌肉之下,为肝肾之部,阴气所行也。”在荣卫问题上,杨氏也认为“卫外为阳部,荣内为阴部”,如云:“夫荣卫者阴阳也,经言: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以上言明人身之内外、表里、脏腑、经络的阴阳属性,对于指导根据病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针刺手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2.1 针刺深浅:此为针刺治疗的重要方面,《黄帝内经》“五刺”有刺皮、刺分肉、刺脉、刺筋、刺骨等,即刺分深浅。杨氏以阴阳为纲指导临床运用,在答“刺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按令阳散乃内针”中曰:“凡欲行阳,浅卧下针,循而扪之,令舒缓,弹而努之,令气隆盛而后转针,其气自张布矣,以阳部主动故也。凡欲行阴,必先按爪,令阳气散,直深纳针,得气则伸提之,其气自调畅矣,以阴部主静故也。”这段论述强调了针刺阳部(心肺之部)宜浅、宜卧针;针刺阴部(肝肾之部)宜深、可直刺。
杨氏在答“迎随之法”中提及“春夏二十四息,先深后浅;秋冬三十六息,先浅后深”。如《难经·六十九难》中曰:“春夏温,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是谓春夏必致一阴,秋冬必致一阳。”春夏两季,气候温暖,初进针时应将针深刺到肝肾之部(深达筋骨),得气后,将针提到浅层,以将阴气持之心肺之部;秋冬两季,气候寒冷,则初进针时应浅,刺至心肺之部,得气后再将阳气随针推入深部,以使阴阳之气调和。杨氏还说:“故泻者先深而后浅,从内引持而出之。补者先浅而后深,从外推内而入之。乃是因其阴阳内外而进退针耳。”明确说明提插补泻的理论依据为人身之阴阳表里的变化。
2.2 呼吸补泻:杨氏在答“呼吸之理”中曰:“此乃调和阴阳法也。故经言呼者因阳出,吸者随阴入”“诸阳浅在经络,诸阴深在脏腑,补泻皆取呼吸,出纳其针。”说明了阴阳理论是呼吸补泻的指导思想。杨氏在答“补者从卫取气,泻者从荣置气”中曰:“经曰:卫者阳也,荣者阴也。呼者阳也,吸者阴也。呼尽纳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者,即是取气于卫。吸则纳针,以得气为故者,即是置气于荣也。”此即以呼吸调荣卫之法。杨继洲在浅取卫分、深取营分的基础上,增加了呼吸方法。呼气纳针而针入卫分,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纳针而针入营分,呼气时出针为泻[2]。
2.3 子午补泻:杨氏曰:“一日之内,有阴有阳,有阳中隐阴,有阴中隐阳,有日为阳,夜为阴,子一刻一阳生,午一刻一阴生,从子至午,故曰:子午之法也。”故子午补泻之法亦源于阴阳。
杨氏于答“子午补泻”中曰:“故左转从子,能外行诸阳;右转从午,能内行诸阴。人身则阳气受于四末,阴气受于五脏,亦外阳而内阴也……男子生于寅,寅,阳也,以阳为主,故左转顺阳为之补,右转逆阳为之泻。女子生于申,申,阴也,以阴为主,故右转顺阴为之补,左转逆阴为之泻,此常法也。”子午补泻的主要手法是左右转针而从阴阳,从阳为补,从阴为泻。男性左转为补,右转为泻;女性右转为补,左转为泻。其继言:“假令病热,则刺阳之经,以右转为泻,以左转为补;病寒则刺阴之经,以右转为补,左转为泻,通变之法也。”热性疾病刺阳经,左转为补,右转为泻;寒性疾病刺阴经,右转为补,左转为泻[3]。这也是中医阴阳思维在针刺实践中的运用。
2.4 杨氏针刺复式补泻要法:杨继洲以阴阳理论指导针刺复式补泻。如其在《诸家得失策》中曰:“天地之道,阴阳而已矣;夫人之身,亦阴阳而已矣。阴阳者,造化之枢纽,人类之根柢也,惟阴阳得其理则气和,气和则形亦以之和矣。”
杨氏在答“补针之要法”中说到:“补针之法……催气针沉,行九阳之数,捻九撅九,号曰天才。少停呼气三口,徐徐又插至筋骨之间三分,又如前息数足,复觉针下沉涩,再以生数行之,号曰地才。”在答“泻针之要法”中说到:“插入三分,刺入天部,少停直入地部,提退一豆,得气沉紧,搓拈不动,如前息数尽,行六阴之数,捻六撅六,吸气三口,回针提出至人部,号曰地才。又待气至针沉,如前息数足,以成数行之,吸气二口,回针提出至天部,号曰天才。”可以看出,杨氏在补泻手法中提倡用天、人、地三才法在三部行针,其在行文中也明确了三部的固定部位(天部在皮下,人部在肉,地部在筋骨),天为阳,地为阴,人于天地之间,则交感于阴阳流通之变化。其补泻亦行阴阳之数术,补针行九阳之数,泻针行六阴之数。
针刺的辨证论治是《经络迎随设为问答》的主要内容。杨氏以八纲辨证为指导进行针刺辨证论治的应用。杨氏在答“阴阳居易之理”中曰:“此则阴阳相乘之意也……其实者为痛,其虚者为痒。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亦阴也,法当深刺之;痒者阳也,法当浅刺之。病在上者阳也,在下者阴也;病先起于阴者,法当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也;病先起于阳者,法当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也。”阴阳相乘,即阴阳不和交争之意,杨氏认为实证多表现为疼痛,为阴证;虚证多表现为痒证,为阳证。阴证法当深刺,阳证法当浅刺。此为从虚实辨阴阳而后定针刺之方法,另外也指出针刺治病需分清病位之阴阳以及阴阳相乘起病之先后。
杨氏在《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言及寒热之治时曰:“大寒在外者,留而补之。入于中者,从合泻之。上寒下热者,推而上之。上热下寒者,引而下之。寒与热争者,导而行之。”其在《针有深浅策》中言:“吾尝考之《图经》,受之父师,而先寒后热者,须施以阳中隐阴之法焉。于用针之时,先入五分,使行九阳之数,如觉稍热,更进针令入一寸,方行六阴之数,以得气为应。夫如是,则先寒后热之病可除矣。其先热后寒者,用以阴中隐阳之法焉。于用针之时,先入一寸,使行六阴之数,如觉微凉,即退针,渐出五分,却行九阳之数,亦以得气为应。夫如是,则先热后寒之疾瘳矣。”认为先寒后热证,须施以阳中隐阴之法;先热后寒证,需施以阴中隐阳之法。杨氏对此治疗效果给予了针之可除,病则瘳矣的肯定。
阴阳学说为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之一,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当中极其重要的学说,其被用来认识和概括人体发生的各种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4]。在八纲辨证中,阴阳为其总纲;六经辨证更是将阴阳学说与经络学说紧密相连。《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杨氏云:“学者苟不明此经络、阴阳、升降、左右不同之理……遂致贼邪未除,本气受弊,则有劳无功,反犯禁刺。”言明不将阴阳与经络的理论厘清,并用以指导实践,则无异于盲人摸象,于临床上易犯针灸的禁忌。
[1]张缙.针灸大成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404.
[2]董锐,高颖,王富春.古代营卫补泻针法对比分析[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4):251-253.
[3]林祥军,王富春.古代捻转补泻技术探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6):5-6.
[4]姜青松,罗建,罗才贵.论针刺手法中的阴阳五行蕴意[J].浙江中医杂志,2018,5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