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帝内经》伏邪之说与温病治法*

2018-01-19 02:19董南希蔡丹莉王灵聪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大论伏邪邪气

董南希 蔡丹莉 毛 威 王灵聪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伏气温病中“伏寒化温”说的理论来源,治疗上应根据病位病性辨证施治。本文通过对《内经》相关原文的剖析,旨在揭示《内经》对伏气温病的病因、发病、治疗及预防等的影响。

1 病因病机

1.1 从季节伏邪而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此为重阴必阳的一种诠释。冬于五行属于阴、寒亦属阴,因此便称为重阴,“必阳”即“春必温病”,温于无形属阳病,温病及阳热之病。“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是温病病因学说的肇始。因冬主收藏,若是冬不敛阳,或按跷,或阳气生发太过,不能藏精,至春季则发为温病。王履的《医经溯洄集》中言“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暄热之时”,即认为温病是伏邪发病,冬季寒邪客体,留而化热,至春,体内的郁热自内外发[1],因此他认为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是“郁自内而达于外”。即非外感寒邪入里发热,而是前一季节的蕴热伏藏已久,自里达外而发。同理,逆春则夏为寒变,伤秋则冬为飱泄,败冬亦春生痿厥。生长收藏之息息相连,在前一季节感受当令邪气,邪气留恋,当季发为温病。新感即感受邪气而发为温病,伏邪为邪气伏于体内,藏伏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病[2]。《内经》前文提及寒暑伤形,其外邪从体外而入,伏邪说便解释了温病直入营血分的现象,例如春温或者暑温。因此治疗时不应拘泥于清热,不能局限于发病季节,可由其伏邪之病因为方向,兼扶正气,或可得到更好的疗效[3]。

1.2 从运气学说而论:《素问·六元正气大论》言:“太阳司天之政……初之气……民乃厉,温病乃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太阴司天之政……二之气……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内经》的温病病因说建立于六淫学说和运气学说的基础上,“太阳司天”之年,气化运行先天,从立春到春分,气候炎热,植物较往常更早生长萌芽。气候与平常相异,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等疾病更易流行,可出现头痛、身热、呕吐、疮疡等热病症状。而在“太阴司天”之年,气化运行于后天,太阴湿土司天,二之气(亦即由春分至小满)瘟疫大行,此时少阴君火行令,万物由此得到化育,人们感到安和。热气散布,温疫大行,远近各地以相似症状和发病时间,都表现为一样的温疫病症候,此说明温病乃六气为病,且与四时六气兴衰周期密切相关。凡六气至不循时,热胜太过,或因温热之邪行运当令,此时若稍有内火,就易内外交合而发为温病[4]。温病与四时密切相关,此段经文虽未明确提出“新感”“温邪”之概念,却是“新感温邪”说最早的理论依据。叶桂立足临床,结合《内经》精要,对新感温病独有见解,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以“温邪”概括温病病因;明确“温乃渐热之称”。所说温邪包括风温、秋燥、湿温、暑热、疫毒等,皆为六气所化。

1.3 从时令节气而论:《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由于相同的病因引起的热病,根据其发作时间的不同,其具体病症也会有所差别。热病于夏至以前发为温,夏至以后发为暑。此语将温病在夏季发病的前后进行了大致的切分。其所论之温病、暑病,均由上一年冬季的寒邪入体,邪气藏伏于体内而不发,不同人群发病可分次年春夏两季。相同之病因,不同的发病时间和特点,或与体质相关,所以根据发病季节进行温病与暑病的鉴别诊断。伏气温病典型的病种,无非春温病和伏暑病。伏暑与春温同属伏气温病,但二者发病初起有所不同。春温初起既可以有表证,即存在外界的诱因,引导体内伏邪爆发而产生病症;也可以无表证,称为伏邪自发。伏邪没有自发的,均由外邪诱发。这与人体的状态有关,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天气转凉,人体腠理闭塞,邪气留在体内而不发,而当体表重新感受邪气,由新感而引发体内的伏邪才会发病,所以伏暑的发病都是由新感引动伏邪而发。春温病发于春季,天气由凉转温,人体也从关闭逐渐开放,而由上个秋冬入体的邪气有了可以向外发的通道,春温病由此发作。此外,若是春季新感诱发,其以里热为主,但又有短暂的微恶风寒。里热即是体内有伏邪的表现;微恶风寒,为外感邪气的征象。

2 治则治法

2.1 轻清宣透:《素问·移精变气论》:“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上治上制以缓,缓则气味薄。”该句认为,孔窍是外邪侵袭人体途径之一。人体九窍是气机升降出入之门户,不正之邪侵犯九窍,《金匮要略》中言传邪途径有“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等,然《内经》《金匮》泛论六淫侵袭空窍,未具体说明温邪侵袭人体的途径。叶桂受吴又可“邪自口鼻而入”启示,发挥《内经》之“邪害空窍”说,认为凡温病皆由口鼻受邪。如《临证指南医案·温热》中言:“温邪中自口鼻。”口鼻乃上窍,又因“肺气通于鼻”(《灵枢·脉度》),“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论,结合温病临床见症,指出温病初起病位在肺,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温遏阻气,肺失宣降,气机失调,九窍不通,邪无出路。此段条文为温病治疗确立了轻清宣透法,叶桂将此法用于邪居上焦卫气营血各种类型。在卫泄卫透汗,在气清气透热,在营清营养阴,即所谓“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在血则凉血透斑,充分体现了温病治疗上焦病证,使邪气从皮毛而散的思想。吴塘总结叶桂等思想,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将其辛凉轻剂总结为银翘散、桑菊饮、清络饮等,轻开肺痹、清宣透热。凡上焦之证,无论虚实,治疗均宜选用气味俱薄之品,因其轻而扬之,其辛则宣散气机,其气味淡薄,则具轻巧流动之性,便于使全身气机通畅,利窍逐邪。故后世医家治疗温病大多认为,上焦药气味宜以轻,“补上治上制以缓,缓则气味薄”。

2.2 清暑益气:《素问·热论》:“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暑邪本为阳邪,一般多汗、大汗则伤阴、伤气,阳气也随之外排,因此而阳虚。治疗暑病的时候,不应用止汗法,而应清暑益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在临床治疗时,可用清暑益气汤加减,气固暑清,汗不出矣。叶天士有时用黄芩汤,但其认为“暑必挟湿”,故又每与竹叶、通草等化湿品合用[5]。张从正提出治疗疫病可用凉水卧灌之外治法,《儒门事亲》言“五寅五申之岁,少阳相火司天”,小儿患疮疱丹熛瘾疹者极多,“疮疱黑陷,腹内喘者”,张氏取法:令患儿“睡卧于寒凉之处,以新水灌其面目手足”。内服白虎加人参汤之属。张氏还记录了一患儿热毒内陷之后假死,受冰冷河水刺激而“复活”。高热疾病冷卧、冷敷、冷浴之法颇多,后世程杏轩也有用睡卧荷叶黄土等法治疗小儿暑证,不过此法亦需对症,今邓铁涛先生就反对高热病症皆冷敷,“一遇高热便用冰敷,不知一冰便使邪气内伏,邪无出路,病必缠绵或有后遗症,特别是乙脑之类属暑热之证。‘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故中暑证冰敷者多死也”[6]。

2.3 六气组方:《素问·至真要大论》:“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热为火气,水能克之,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甘胜咸,为防咸太过也;苦能泄热,所以去热之实也。热盛于经而不敛者,以酸收之;热郁于内而不解者,以苦发之。《温病条辨》中对于伏邪发病,吴鞠通在组方用药上亦遵循《内经》六气组方原则。如《温病条辨》上焦篇十六条论伏暑,暑性升散炎热,故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多发。暑多夹湿,得湿则留,故丑未太阴湿土司天多发。少阴君火司天时,除备苦味药,以养心君,助其司天行令以外,依据《内经》六气组方原则,根据各年司天之气的天气四时变化决定气味用药,预防由湿土引发的湿邪,多备苦热酸淡以祛邪。由此可见,在疾病的预防和备药上,《内经》六气组方原则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内经》从病因上提示了温病起于上个冬季入体邪气,于春因新感引动体内伏邪,内外共同作用而产生。预防或治疗温病发生,可根据温病发生原因进行干预。于冬季养生,增强机体体质,预防外邪入侵,进行发病基础的预防;于春,因冬春换季,气温变化较大,正确调整自身衣物,减少新感引发伏邪,减少发病诱因。治疗时,可把握基本方向,以祛除体内邪气为主,辅以缓解其他热病症状、减轻病人痛苦的方法。

4 参考文献

[1]李董男.金元时期疫病证治初探[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48-50.

[2]贾鸿彬.《内经》对伏气温病论述的启示[J].陕西中医,2008,29(5):617-618.

[3]苏颖.中医运气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

[4]宋乃光.伏气温病与杂病[J].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1):461-462.

[5]刘秀健,李艺君.“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指导春季发热辨治体会[J].环球中医药,2018,11(1):112-114.

[6]苗英丽,郭治安.论“治上焦如羽”[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2):5-6.

猜你喜欢
大论伏邪邪气
李忱主任从“伏邪成瘀”论治DKD理论经验*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寻找伏邪的蛛丝马迹
伏邪学说溯源及后世研究现状
黄帝内经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下)
幸福来自感动
中医小知识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寒热”“形气肿痛”探析
伏邪概念实质探析
《阴阳大论》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