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英 陈永灿 高晶晶 白 钰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7
中医医案,又称诊籍、病案、方案、脉案、脉语等,是医生临证对患者疾病诊断、治疗过程、疗效分析、预后转归等的真实记录。章太炎对其评价极高,尝谓:“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笔者近年参加大型中医类书《医案类聚》[1]的编撰工作,研读了大量清末以前医案专著,深刻体会到中医医案所蕴含的巨大文化魅力,本文就其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作一探讨。
1.1 师承教育:即师带徒的教育模式,是几千年来中医药学术的主要传承方法,也是中医药所具有的特殊传授方法。通过学生随师临证,记录病案,解答疑问的方式来传授。中医师带徒诊疗时,常常是老师先对病患进行望问闻切,学生们则各备纸笔,围坐老师左右,凝神屏气,随老师一起侍诊,老师诊毕,学生们轮番试诊,或观舌苔,或诊脉象,最后由老师“唱”出该患者的脉案,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病因病机、症状、舌苔脉象、治疗方法、处方用药等,学生则对老师唱出的脉案认真记录,一个完整的病案就记录下来了。对于临证所获得的病案,学生认真学习体会老师辨证特色、用药经验,然后再回到临床进行验证,通过这样的反复学习,不断提高学业水平。师承教育,也即是一个读书、从师、临证、再读书、再从师、再临证的过程,这种传承模式,从汉唐延续至今,对中医药学术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1.2 学派传承:中医学术流派是在长期的学术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每一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及学术体系,正是这些学派的百家争鸣,促进了中医药学术的向前发展。许多著名的学术流派都有医案的记载流传,如著名的“滋阴学派”代表人物朱丹溪就有《丹溪医按》,《名医类案》中也搜集了许多丹溪的验案,而其再传弟子汪石山(《石山医案》)、孙一奎(《孙氏医案》)均有医案专著的流传,而这些临床验案,都能反映其学术流派的特色与诊治经验。如朱丹溪创立倒仓法治愈其师许文懿之心痛病,“倾去积旧而涤濯,使之洁净也”[2]。其弟子王节斋在《明医杂著》[3]中发挥道:“肠胃为仓,仓中有陈腐败谷,须倒出之,肠胃中有痰血积滞,须荡涤之。”《续名医类案》也有记载:“罗成之既得丹溪之学,归隐崇明。三沙张太尉士诚,患痰疾气怔忡,诸名医治疗不效。迎成之诊之,主以倒仓法,张卒用其方,诸病悉除。”[4]其它如《孟河费氏医案》,为孟河名医费伯雄及其孙费绳甫的医案集,颇显孟河医派之特色。著名中医学家姜春华先生说:“我学习每家医案能收到或多或少的养料,如王孟英的养阴疗法、薛立斋的平淡疗法、吴鞠通的用药剧重,在临床上各有用处。”[5]
1.3 警示后学:历代中医医案还记录了临床中一些失治误治的病案,包括前医误治,后医认真分析判断从而扭转病势的;或医家辨证不确,药与病违,终致不救者;或医者提出正确治疗方案,但患者不敢信用,或听信他言以致乏效的。这些医案对后世起到警示与教育作用,因而也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和学术价值。如清代王孟英在《王氏医案续编》[6]中治一患,“素禀虚怯,滋补颇投,医者不察其患温发热,佥谓阴虚,竞投滞腻培元之剂,乃至舌黑卷短,唇焦溺赤。孟英一诊即云不救。顾听泉竭力图维,终不能愈。”因前医辨证不真,误治杀人,王氏谓:“按虚人受感,每蹈此辙,特录以为戒。”浙江近代名老中医魏长春先生编著的《魏长春临证经验集》[7]中就收载了其“或记诊断失实,治疗错误;或志用药不善,变成绝证;或缘病者不知卫生,酿成巨祸;或因疑难险证,无法挽救”的医案,并附有相关按语与分析。这些对指导后学提高临床辨治能力作用甚大。
2.1 普及知识:中医药学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其理论体系越来越丰富完善,而优秀的医学文化普及,中医医案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不仅于中医人受益匪浅,而且对广大老百姓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养生保健方法的推行,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扫叶庄一瓢老人医案》[8]记载冬病夏治治疗反复发作之哮喘案,用艾灸肺俞等穴,并强调治疗时要配合“安静护养百日”,“一交秋分,暖护背部,勿得懈弛”。当哮喘发作时,用药物予以治疗,而平时未发作时,则要注意饮食调养,“平昔食物,尤宜谨慎,再经寒暑陶溶,可冀宿患之安”。以医案的形式进行了冬病夏治知识的普及,告诫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养护,入秋做好防寒保暖,平时注意饮食调节,通过多种方法防治哮喘病的发作。又如王孟英善用食疗治疗各种疾病,并创制了不少行之有效的食疗单验方,如“天生甘露饮”(梨汁)、“天生复脉汤”(蔗浆)、“天生白虎汤”(西瓜汁)、青龙白虎汤(橄榄、生芦菔)等。这种食疗养生的理念,通过医案记载得以宣传普及,对防病治病功不可没,突显出中医药文化的又一大亮点。
2.2 弘扬医德:“医乃仁术”,中医药学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无处不体现出前辈们的高尚医德与纯朴医风,这些在诸家医案中随处可见。如《余听鸿医案》[9]载治阴绝阳脱案,由于患者症重势危,余氏日夜坚守,并根据病情变化不断更换方药,“此症阴脱救阴,阳脱救阳,服药早温暮凉”。患者经治痊愈。事后余氏言:“治此症余挖尽心思……遇危险之症,断不敢以平淡之方邀功避罪。”本着对患者生命的负责,竭尽全力,知难而上,使患者死中求生,并认为这是医道之责也!又如《洄溪医案》[10]载徐氏治松江王孝贤夫人哮喘案,患者本虚标实,徐氏根据其所见之症,认为当以急则治标之法治之。前医担心患者家属不能理解,且曰:“治本病而死,死而无怨;如用麻、桂而死,则不咎病本无治,而恨麻、桂杀之矣。”不敢与治,但徐氏敢于承担风险,“服之有害,我自当之”,最后,调治患者向安。徐氏坦言:“法翁颇有学识,并非时俗之医,然能知而不能行者。盖欲涉世行道,万一不中,则谤声随之。余则不欲以此求名,故毅然用之也。”这种以患者生命为重,将个人名利抛于一边的高尚医德,实为医者之楷模。其他如诊病不畏权贵、不贪钱财,同行间不互相抵毁、拆台,治病不记个人宿怨、得失,虚心求教、知错能改,以及像魏老这样为“阐明学术,不惜自暴其短”[7]的误案记录等,都能在医案中得到展现,这也充分体现了“大医精诚”的中医医德文化。认真学习这些医案,对提高医生自身素养,改善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2.3 医书合璧:中医与书法,一脉相通也。中医医案不仅有生动的事物记述与描写,还有一个充分体现其文化内涵的形式,就是与我国传统文化之书法相结合。中医学与儒学具有相通之处,古代许多医家均是先儒而医,具有良好的文学功底,所以医案记载,除体现了医家扎实的医学知识与临证经验外,其文字的表达生动凝炼,修辞精湛,医案书写隽秀优美,令人赏心悦目。一则好的医案,可谓熔医术与书法于一炉,技艺双馨,不失为一帧极妙的文物珍品,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的价值[11]。我们可以在一些文人的书法艺术瑰宝中见到中医医案处方的墨迹,同时许多中医医家也以书法闻名于世。如东晋著名医家葛洪,翰墨传世;南朝名医陶弘景,丹青照人;药王孙思邈,被誉为医中书法巨擘;医家傅青主,被尊为“清初第一写家”[12]。可见中医与书法息息相通,密不可分,这不仅反映了医家自身深厚的书法功底,还体现了古代医家严谨的治学态度。
中医医案是中医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清代潘骏猷在《续名医类案·序》中说“医之有案,如史之有传,不仅为医者传也”[4],可见医案不仅在传承名医精华、发展中医学术上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要加强中医医案的学习,在学术上继承前辈医家的学术经验、诊治特色,同时要深刻领会中医医案中所蕴含的文化魅力,并将其发扬光大,使中医药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1]盛增秀,陈勇毅,竹剑平,等.医案类聚(上中下三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研究室.丹溪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9.
[3]王纶.明医杂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43.
[4]魏之琇.续名医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91.
[5]《山东中医学院学报》编辑室.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62.
[6]盛增秀.重订王孟英医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3.
[7]魏长春.魏长春临证经验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82.
[8]裘庆元.珍本医书集成(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70.
[9]余听鸿.余听鸿医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90.
[10]徐灵胎.洄溪医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86.
[11]盛增秀.医案书法合璧是中医文化的一大特色[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4):235.
[12]王弈.名老中医处方墨宝[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