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辨治疾病验案举隅*

2018-01-19 01:14韩景波徐发飞
中医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经方桂枝患者

韩景波,徐发飞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经方”一词在古籍早有记载,如《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经方者, 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如今,经方的含义中医界看法不一,有学者认为泛指方书之方及效验方,但普遍认为经方即是医圣张仲景之方[1-3]。本文所及方剂即是仲景之方。经方药少而精,而组方结构、配伍严谨,正确运用时效如桴鼓,从古自今广为医者所用。笔者从事临床工作,临证时常常触及经方,现将部分验案整理,并结合个人所感分析如下,供同行参阅。

1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枳实薤白桂枝汤案)

例1 患者,男,48岁,2016年2月25初诊。主诉:反复胸闷痛2周。现症见:胸闷,伴有气紧,自感疲倦乏力,舌暗苔白,脉缓。患者已行冠脉支架植入术,但症状有所反复。西医诊断: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心阳不振、痰气互结。治宜通阳散结、祛痰下气。给予枳实薤白桂枝汤合人参汤加减,处方:瓜蒌皮6 g,瓜蒌子6 g,红参8 g,干姜15 g,白术15 g,生地黄25 g,藿香10 g,姜半夏9 g,薤白20 g,西砂仁10 g,枳实15 g,桂枝15 g,荷叶8 g,南山楂15 g,丹参15 g,山茱萸20 g。14剂,1 d 1剂,水煎服,每日分3次温服(下同)。2016年3月15日,二诊,患者仍时有胸闷胸痛,舌暗苔薄白水滑,脉左弱,右缓。守上方去藿香加肉桂4.5 g、茯苓15 g、炙甘草6 g,20剂。2016年4月12日,三诊,患者诉药后病情稳定,未见明显不适。心脏彩超示: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高值,建议检测血压。左室舒张功能下降。症见:舌暗淡苔白腻水滑,脉沉弦。守上方去干姜加白豆蔻15 g,砂仁改为15 g,7剂。随后患者反复前来就诊,主要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期间偶有乏力,但无胸痛胸闷等不适,辨治8个月余,患者诉病情稳定,行心脏彩超提示:符合冠心心脏改变,左室舒张功能下降。左室前壁、前间隔乳头肌水平及以下收缩运动减弱。2016年7月14日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7%(2016年9月22日的为63%)。嘱患者清淡饮食、配合适当活动,前后治疗8个月余,辨证辨病施治,对症及舌脉各有偏重,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嘱患者清淡饮食、适当活动,胸闷痛症状基本未发、病情稳定。

按 该患者病因病机乃是上焦阳气虚,无力推动气血津液运输,留滞胸中而成。治疗时应温通上焦阳气。方中枳实行气散结,桂枝温通心阳,薤白通阳散结,瓜蒌子、瓜蒌实涤痰宽胸;“疲倦乏力,舌暗苔白,脉缓”此为体虚之候,故加用人参汤补脾益气;再加用姜半夏、藿香化痰除湿,丹参活血通脉,山茱萸补心气;而加生地黄逐血痹、除寒热积聚[4];荷叶升清以化浊,有调血脂、保护血管之效[5,6];南山楂、砂仁行气活血、健脾消食,以打开气机运输之枢纽中焦。二诊时“苔水滑,右脉缓”,故改用渗湿之力较强之茯苓,更加肉桂加强温阳之力,阳气盛则血脉通利。三诊去干姜以防久服伤津液;加白豆蔻以健脾燥湿,并加大砂仁用量以温中化湿。

2 难治性咳嗽(小青龙汤案)

例2 患者,女,50岁,2016年11月29日初诊。主诉:咳嗽、鼻塞4 d。现症见:咳嗽有痰、鼻塞、流清涕,咳嗽尤以夜晚为甚,咯痰色黄,咽痒,恶寒尤以背部明显,自感面部发热,体温正常,舌稍暗苔薄白,脉左弦右紧。患者诉近几年来每遇咳嗽时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以上,每每难以治愈,本次不慎受寒后咳嗽加重,经治疗无效。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感冒病,证属外寒里饮证。治宜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给予小青龙汤加味口服,处方:麻黄10 g,桂枝10 g,白芍10 g,干姜10 g,细辛3 g,姜半夏9 g,五味子8 g,白芷10 g,白前10 g,枇杷叶10 g,款冬花10 g,芦根15 g,木蝴蝶10 g,金银花10 g,炙甘草6 g。5剂,开水冲开,日分3次温服(服法下同)。2016年12月6日,二诊,患者诉咳嗽明显好转,精力明显恢复,仍稍有咳嗽,时有咯痰、色黄白相间,流黄涕但流涕较前减轻,无明显咽痒,已无恶寒、面部发热,无鼻塞。舌暗苔薄白,脉左弦右缓。守上方去金银花、木蝴蝶,芦根加至30 g、枇杷叶加至15 g,加紫菀10 g、石膏10 g。再予6剂后症状消失。

按 此患者每遇风寒则咳嗽、咳痰、难愈,此为饮邪在内,饮邪其外证可不著,而遇邪易现“形”。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内挟水饮,寒饮上搏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舌稍暗苔薄白,脉左弦右紧均是表寒内饮之证。方用小青龙汤加味,小青龙汤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7],加入白前子、款冬花旨在加强其温肺化痰止咳之力;白芷辛温上达,既可温散风寒,又可宣通鼻窍;金银花散其头面部之热;木蝴蝶利咽喉、止咳[8];枇杷叶下气止咳、清热化痰;芦根清热而不伤津。于辛温药中加入枇杷叶、芦根防止辛温太过,伤其津液,亦防止入里化热。一诊后患者症状缓解,无面部发热,故去木蝴蝶、金银花,而咳黄白色样痰、流黄涕,用小青龙加石膏汤(主治外感风寒、伏痰于内、郁热之证[9])化裁。石膏在此为除郁热之用;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以巩固疗效,辅以清其热。饮邪遇风寒仍易发,故平时应避风寒、调体质。

3 干燥综合征(桂枝芍药知母汤案)

例3 患者,男,39岁,2016年5月5日初诊。主诉:反复周身酸痛、乏力伴红斑形成1年余。现症见:乏力,手指关节稍肿大,周身散在红斑,活动后气紧,时有心慌。患者在当地某三甲医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经治疗后发热、周身酸痛消失。查体可见周身多处散在红斑,未见脱屑。西医诊断:干燥综合征。中医诊断:尫痹,证属风寒湿痹、营卫失和。治宜通阳行痹、祛风逐湿、和营止痛兼补虚。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处方:麻黄10 g,桂枝10 g,白芍10 g,赤芍10 g,生姜30 g,知母15 g,白术30 g,泽泻10 g,白鲜皮10 g,灵芝10 g,肉苁蓉20 g,仙灵脾20 g,熟附子(先煎)10 g,炙甘草6 g,桑寄生15 g,牡丹皮15 g,白茅根20 g。4剂,1 d 1剂,水煎服,1 d分3次温服(下同)。2016年5月10日,二诊患者心慌、气喘好转,无腰痛,舌稍暗苔白,脉沉数。守上方,6剂。2016年5月24日,三诊患者红斑有所减退,心慌气紧有所缓解,时有烦热,舌稍暗苔白,脉沉细稍弦。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处方:麻黄10 g,白芍6 g,淫羊藿20 g,桑寄生15 g,生地黄20 g,灵芝10 g,苏木15 g,白茅根20 g,甘草10 g,赤芍6 g,桂枝15 g,生姜30 g,白术30 g,防风15 g,知母20 g,白鲜皮10 g,熟附子10 g,肉苁蓉20 g,6剂。经过4个月辨证治疗后患者症状大减,指关节肿大减轻,双手指红斑变淡,除劳作外已基本无气喘。

按 根据此患者症状,中医诊断为尫痹[10]。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全方共奏通阳行痹、祛风逐湿、和营止痛之效。再方中加入肉苁蓉、仙灵脾、桑寄生补肾强筋骨、祛风湿,从激发人体正气的角度来治疗以增强其祛风湿之力;泽泻甘淡渗利、利水去肾浊[11];灵芝补气平喘;白鲜皮、牡丹皮、白茅根用药部位为根、为皮,而该患者病位在骨节、在肌肤,故用上3药以清热凉血、燥湿、祛风解毒。二诊时患者诉症状已缓解,药证相符、已收效,继用原方以巩固疗效。三诊时患者诉烦热,烦热部位在胸中、在心也,故去牡丹皮用生甘草、生地黄。生地黄有养阴生津之效,既可除寒热、除痹,亦可补肾填髓,除烦热功效较牡丹皮佳,故改专入血分之牡丹皮为生地黄。此时可加用生甘草清热解毒,增强生地黄除烦热之效。全程主要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方向,根据病情变化加减剂量及药物,故能取得良好效果。

4 月经不调(桂枝茯苓丸、麻黄细辛附子汤案)

5 小 结

中医学治病有其独特之处,就是四诊合参。有时虽患者自感无不适,然舌脉亦可反应患者的病情;此外,疾病的病理特点也应予以重视。中医经方为临证治病提供了良好方向,但亦不可机械套用,否则药不对病,耽误病情或者变生他症。运用经方须四诊合参,掌握该方的功效、治疗范围,以及药物配伍,再切合病因病机辨证施用乃为良策。气候、饮食习惯、人文等因素亦不可忽视。防治疾病时配合合理饮食与作息、调养情志等为佳。

[1]刘渡舟.“经方”溯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1):7-9.

[2]姚海强,高卫平,王琦.“经方”涵义考释[J].中医杂志,2015,56(18):1531-1534.

[3]王曼华,孙化萍,梁建卫.经方“药对”配伍理论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59-60.

[4]岳小强,周爽,王琳,等.神农本草经[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24.

[5]邢峰丽,封小强,刘伟花,等.荷叶的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环球中医药,2016,9(1):115-118.

[6]王福刚,曹娟,刘斌,等.荷叶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9):2339-2340.

[7]杨淑慧,丁吉善,郅琳.基于现代医案探讨小青龙汤的应用规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1):83-88.

[8]殷文光,李曼玲,康琛.木蝴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9):1965-1970.

[9]成菲.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19-120.

[10]马晴,薛鸾.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疗效的文献Meta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125-128.

[11]曾进浩,胡霞,潘华锋,等.从“肾精”及“肾浊”探析肾虚证的本质及治疗方法[J].环球中医药,2013,6(6):433-434.

[12]陈锐深,张玉珍,胡艳.桂枝茯苓丸治疗妇科肿瘤临证体会[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6):482-484.

猜你喜欢
经方桂枝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千年“经方”祛病痛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2020年来多名新冠患者隐私遭泄露 患者隐私应如何保护
经方大家曹颖甫运用经方探微
喊魂
论经方用量与经方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