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2018-01-19 06:08梁茜刘庆
医药前沿 2018年3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病原婴幼儿

梁茜 刘庆

(1泸州市龙马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泸州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0~1岁婴幼儿腹泻原因较多,体质因素、感染因素等均能引发腹泻,其中细菌、病毒引发的感染是0~1岁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因素。婴幼儿腹泻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感染性较强,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1]。为了全面了解我市0~1岁婴幼儿腹泻具体情况,龙马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5年5月—2015年12月对0~1岁腹泻婴幼儿的样便进行原微生物监测,分析引发我市婴幼儿腹泻的菌种类型,为预防及控制流行感染病提供可靠数据支持。详细内容见行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市2015年5月—2015年12月0~1岁腹泻患儿,样本患儿均来自我市医院肠道科、儿科及急诊科1500例,经初步筛选后,最终有1300例患儿满足本次病原微生物检测标准。

病原微生物检测纳入标准:

(1)年龄在0~1岁之间;

(2)经确诊为腹泻患儿;

(3)未使用任何抗生素患儿。

排除标准:

(1)患有其他传染病患儿;

(2)黄疸患儿。

1300例腹泻患儿中男性患儿750例,女性患儿550例;腹泻病程2~14天,平均病程(8.21±1.84)天。

1.2 方法

将无菌棉与样便充分接触,确保无菌棉表面覆盖样便,一份样便配备5支无菌棉;每份不满样便的无菌棉内置入1支C-B运输培养基;此为细菌标本采集之法。使用无菌粪便采样杯收集5g 患儿样便作为病毒标本;另选使用无菌粪便采样杯收集5g患儿样便作为寄生虫标本。按照常见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检测步骤,检测样便,记录其信息。

1.3 评价指标

分析0~1岁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监测情况、主要病原微生物检测时间及分布。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由本次研究人员收集,统计后完整录入本次研究数据库,本次调查数据录入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都以百分比表示,两两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于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以P<0.05表示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0~1岁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监测情况

对1300份样便进行检测,共检出各类腹泻病原微生物1000份,总检出率为76.92%;细菌共检测300株,病毒共检测出660株,隐孢子虫40例;详细内见表1。

表1 0~1岁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监测情况[n(%)]

2.2 主要病原微生物检测时间及分布

分析监测数据发现,肠道致病细菌的检测率最高的是秋季,最低为冬季,腹泻病毒检出率5月—12月呈现“W”折线走势;详细内容见表2及图1。

表3 主要腹泻病原微生物在不同年龄阶段检测情况[n(%)]

表2 主要病原微生物采样时间及分布[n(%)]

图1 主要病原微生物检测时间及分布

2.3 主要腹泻病原微生物在不同年龄阶段检测情况

在1000分病原微生物检测中A 组轮状病毒检出率最高,详细内容见表3。

3.讨论

检测发现引发腹泻的微生物种类较多,细菌、病毒均是导致腹泻的致病原菌。但目前的研究文献中对腹泻致病原菌的研究不多,尤其是对0~1岁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2]。本文采集1500份样本,剔除不合格的200份样本,最终对1300份合格样便进行监测及分析。为确保检查结果的精准性及全面性,检测内容不仅涵盖细菌、病毒两方面,还将寄生虫纳入本次研究中,其结果显示隐孢子虫、腺病毒、A 组轮状病毒、C 组轮状病毒、杯状病毒均是我市0~1岁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本市0~1岁腹泻患儿多为感染性腹泻,尤其是0~9个月患儿为高危人群。0~9个月患儿自身免疫系统尚处于发展中,对病毒及细菌的抵抗力较弱。加之患儿胃酸活力较低,母乳喂养或奶粉喂养均会快速促进胃排空,致使胃液数量降低,杀菌能力不足。除患儿自身因素外,还有家庭环境的影响,部分患儿家庭条件较差,父母未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家庭使用物品细菌及病毒数量较多,影响患儿健康[3-5]。

经监测发现,沙门菌是影响我市0~1岁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细菌。沙门菌最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原菌,具有极强的生存性,是引起肠胃不适、伤寒的主要病菌之一。以我市幼儿腹泻样便监测为例,监测人员共发现60株沙门菌,检测率为4.62%,且集中在0~6个月患儿样便中。因沙门菌具有极强的流行性及传染性,可通过患儿粪便、尿布乃至衣物传播,所以很难控制其传播,现阶段尚无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染根源,只能要求医护人员及患儿技术不断加强消毒工作,做好隔离措施[6]。

轮状病毒与沙门菌相比传染性更强,但该病毒具有可控性,当公共卫生显著好转时,轮状病毒数量明显减少,传播率也显著减低。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000份致病微生物样便中共检测出520株轮状病毒(A组轮状病毒、C组轮状病毒),尤其是A组轮状病毒占总数的26.92%,是引发患儿腹泻的主要微生物之一。

杯状病毒属于易感染病毒,主要影响免疫力低下人群,是常见的爆发流性病毒。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杯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为7.65%,主要从0~3个月患儿样便中检出;本文关于杯状病毒的检测结果高于北京顺义[7]地区,这可能与卫生水平有关;北京顺义地区属于发达城市,卫生环境高于我市,大众更加重视公共卫生质量。其次可能与检查样品数量有关,研究样本均小于100份,样品选择时间为6个月。而本文研究样品数量及时间均高于北京顺义,这极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致使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监测结果存在差异性。

由主要病原微生物采样时间及分布可知,我市患儿样便微生物检出率最高月份为7月,12月份最低。这可能与我市气候有关,夏秋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细菌及病毒滋长,从侧面加重婴幼儿腹泻病情。

综上所述,根据本文0~1岁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可知,我市0~1岁婴幼儿腹泻主要致病原菌为隐孢子虫、腺病毒、A组轮状病毒、C组轮状病毒、杯状病毒。病原微生物最高检出率是7月,病原微生物集中在0~6月患儿身上。提示我们,要加强夏秋季节公共卫生检查力度,尽最大努力斩断腹泻病原微生物传播渠道,保证婴幼儿健康。

[1]慕彩霞.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5):168-169.

[2]陈开军.100例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及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1):164-166.

[3]孟宪华,陈王征,崔桂平,等.798例婴幼儿腹泻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5):2186-2188.

[4]李燕,罗淑华,汪东篱,等.2012-2013年深圳市光明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5,31(3):354-357.

[5]杨越,徐海峰,朱俊.针对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的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19-120.

[6]李积伟.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检验结果和感染特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9):137-137.

[7]邵占涛,王园园,李颖,等.2013-2014年北京市顺义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监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10):1244-1246.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病原婴幼儿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