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角度探讨我国古典诗歌的英译

2018-01-18 09:57王健
北方文学 2018年35期
关键词:古典诗歌英译

王健

摘要:古典诗歌是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是中华文化的至宝,古典诗歌的英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光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的诗歌博大而精深,这对其英译增加了很大的困难,为此翻译者必须具备一定文化底蕴以及跨文化的视角。本文主要从跨文化角度英译传播的相关定义、译者从跨文化角度进行古典诗歌英译应具备的要素等方面对从跨文化角度探讨我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做出了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跨文化角度;古典诗歌;英译

文化底蕴在我国古典诗歌的英译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现如今跨文化的诗歌英译依然成了一种新的趋势。这对于翻译人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想将诗歌想要表达出的意境明白的英译出来,就必须具备很深的文化底蕴,同时需要对英语的语言方面的文化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为此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究,使得中国的古典诗歌的英译能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良好的传播和发扬。

一、跨文化角度英译传播的相关定义

(一)跨文化交流的含义

跨文化交流从字面意义上我们不难理解,其主要指的是具有文化及语言方面不同的群体之间完成的思想和感情等方面的交流和沟通。介于二者之间在进行交流时往往都是根据自己的相关文化习俗来理解对方的意思,这样由于各自文化的巨大不同,常常会造成意思方面的理解误差[1]。

(二)跨文化相互理解的基本步骤

①要明白对方对某一事物是如何进行表达及怎样进行理解的;

②思考自己文化内对这一事物是如何表述及理解的;

③分析和研究两种文化之间如何进行互相的理解;

④实现跨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最终达到互相理解的目的。

(三)跨文化翻译交流的关键

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环境造成我们对事物的表述有着多种各异的方式和方法,为了最终达到跨文化互相理解的目的,我们必须将两种文化都进行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并比较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要从跨文化的角度看待彼此之间的文化。

二、译者从跨文化角度进行古典诗歌英译应具备的要素

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是中西不同文化之间进行友好交流的重要一部分,同时其对世界上的诗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使得西方的读者可以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和美进行良好的理解,为此,翻译工作者需要具备以下几点的要素:

首先,翻译工作者应当对中英文化的有一个很好的认知,要能够充分的了解由于两种语言在语符等方面的不同所导致的思维形式上的差异。汉语在表达描述上非常的强,而英语相对来说其逻辑性则比较的强,因此汉语中那些华丽的修饰语句比较的多,英语则相对的少很多,这就造成了中国的古典诗歌的美感更强、表现更加的丰富,往往一首普通的英文诗歌在翻译成中文后,往往比原来更加的文采飞扬。由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些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长大的外国诗人是很难进行完全的理解的,因此在诗歌信息的互相传递过程中出现部分的信息遗漏和误解是难免的。比如说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月亮”,对外国人来说可能看到这个单词顶多联想到了太空。而在我国“月亮”跟团圆、思念或者嫦娥都有着很大的联系,这种文化里流淌的东西是外国人所不能理解的[1]。

其次,中国的古典诗歌在写作和表现手法上多种多样,比如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景抒情等等,这给古典诗歌的英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往往会造成在翻译当中遗漏其中的典故、意境等表现手法,最终造成翻译后的诗歌丢失了原诗歌的很多的重要信息。翻译工作者要想将原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进行充分完整的英译,就需要对两种语言在诗歌的载体方面进行表述的本质上的不同有一个十分熟悉的了解。这其中汉语本质上的特性主要指的是图像性、联想性、平仄、已经会意性等,而英语的本质特性主要指其读音的升降性、表音性以及曲折的形态不同性等。由于这些不能进行翻译的因素和二者之间在生活中所传递的文化思考和联想的差异,以及两个民族之间交流方式和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难上加难,即使一些翻译大家也难免的会出现遗漏和错误之处。

最后,翻译工作者本身的主体性在古典诗歌的英译中也有着非常大作用。翻译工作者的主体性主要指的是在尊重诗歌原有意境的前提条件下,为了到达英译的最终目的而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观上的能动性。翻译工作者跟原诗歌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之间的深层次的理解,体现的是对原诗歌的尊重。进行古典诗歌的英译时首先要将原诗歌当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解读,然后再英语进行重新的编辑。介于一百个人心中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英语工作者对原诗歌的解读都源自于自身的知识面和经验,因而使得英译后的诗歌具有多样性,翻译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翻译工作者根据自身的文化储备进行语言间的转换,其自身的素养能够使得在英译后的语言更加的得体和全面[2]。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文化的不同给诗歌的英译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对加强探究,促进古典诗歌音译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跨文化交流和中华传统文化在全世界进行广泛的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圆圆.从跨文化角度看中国古典文学英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 (04):258-259.

[2]王敏玲,曾鳳英.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唐诗英译[J].英语广场,2015 (09):24-26.

猜你喜欢
古典诗歌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小学古典诗歌选材示例
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情境教学策略
巧解古典诗歌“景语”中的情感元素
孔子之道及其英译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