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建扬
【摘要】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起到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有效将理论知识与生活进行结合。因此,本文针对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究,对具体的教学策略给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生活化 小学数学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9-0165-02
在新課程标准的全新要求下,小学的数学教育有了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当中,对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有效帮助学生奠定了良好的数学基础。数学学科最大的特征便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对知识的学习规律,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有益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1.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应用数学解决一些生活问题[1]。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作用,便不能利用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阻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的锻炼。反之,如果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了学到的数学知识,会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苏教版教材面积的学习中,需要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有牢固的掌握。会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两个木块,一个是长方形一个是正方形,并提问学生怎样才能证明两个木块的大小呢?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应用很多的方式,如应用小正方形进行比较、还有些学生将两个木块的大小描在纸上,将长出来的部分剪下来,与长方形进行重合,便能比较出大小[2]。这样便导入了求面积的知识,之后在结合生活中的场景,提问关于生活的一些问题如:小胖有一把长尺,长23厘米,宽3厘米,这把尺的面积是多少?一款正方形地砖,边长是40厘米,面积是多少?有一个长方形的水稻田,长为30米,宽为25米,这个水稻田的面积是多少?等,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这样不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了培养,更提升了学生的时间应用能力。
2.提炼生活元素,深入数学教学
数学需要对客观世界存在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的形式进行研究,但数学知识会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将生活中的理论原型探究出来,这便需要教师利用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洞察力,在生活当中将教学元素提炼出来,应用生活化进行教学导入。
例如:在教学活动“确定起跑线”的学习中,能够结合实际生活,通过“确定起跑线”这一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跑道的基本结构,理解相邻跑道的长度差与圆的周长以及起跑线位置之间的关系,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教师可先播放一段田径运动的视频,让学生们观察100米和400米的跑道,思考在起跑的规则上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细致的分析,激发学生探究确定起跑线的欲望。之后,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算法,最后,深入探究,寻找规律等。
3.鼓励学生提升生活实践能力
数学为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以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切实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将数学的价值作用发挥出来,体现更大的价值。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要尽量在生活中采集数学原型的相关素材,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提升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并锻炼其想象力等。
例如:在苏教版教材《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习中,便可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在该堂课授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认识人民币》的课程,这便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在实践生活当中。在课堂当中,教师可以模拟超市情境,布置好教具,让学生使用模拟的钱币购买物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计算物品的价钱等,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并练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在周末跟父母去超市购物的时候自己用人民币结账并简单的计算其中几样物品加起来的价钱等,有益于对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有培养。
4.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授课过程中对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更深层次的感知数学,逐渐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愿意学习数学,切实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真实的生活当中,树立学习数学信心。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炼生活元素,引导学生深入数学教学、鼓励学生提升生活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育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15):179.
[2]仇桂霞.浅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方法[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8):258-259.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