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正利
摘要:以湖北省远安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为例,通过介绍工程二期实施现状,对工程实施情况和成效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县域实际情况,提出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天然林;保护工程;对策建议;远安县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3-0139-02
1 引言
远安县位于长江中上游的鄂西北,系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县市之一,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是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县之一,地理位于北纬30°53′08″~31°22′34″,东经111°14′34″~111°52′41″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沮河为界,沮河以西为浅切割中低山区,沮河以东为低山丘陵区,沮河沿岸为低山丘陵河谷区。平均海拔500 m,海拔在76~1325 m之间; 境内有沮河、漳河、西河三大水系流域,自北向南,游注入长江,属长江一级支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区,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全县森林资源丰富,素有“林海”之称,版土面积174920 hm2,林地面积134533 hm2,占76.9%;其它用地40378 hm2,有天然林面积124800 hm2,活立木总蓄积440万m3,森林覆盖率74.48%。
2 天保工程二期实施现状
2.1 工程实施单位、机构、范围、管护面积
县政府为工程建设单位、林业局为实施单位,设立事业单位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办公室,成立天然林资源管护总站,工程范围覆盖全县7个乡镇,涉及林业局直属二级单位12个,职工岗位人数156人,下辖7个乡镇(林场)管护站(所);纳入森林管护面积62115 hm2,管护面积中,生态补偿面积60487 hm2(包括:国家级公益林20440.5 hm2,省级公益林14106.7 hm2,县级公益林22606.7 hm2);其中:国有林8206.5 hm2,占总面积的13.6%,集体林占86.4%。
2.2 森林管护
公益林面积62115 hm2,年安排专、兼职管护员112人;其它林地面积落实村级护林员和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518人管护。签订责任狀(合同),落实到人,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管护机制,明确面积、范围、地点、责任、义务等事项,通过对森林巡护管理,宣传林业政策,制止乱砍滥伐、乱采滥挖、乱捕滥猎、乱征滥占、毁林开荒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预防森林火灾,进行有害生物预测预报。
2.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国家级、地方级生态公益林为补偿面积60487 hm2,7个乡镇、2个国有林场,90个村(单位)17171户,年补偿林农资金619万元,以“一卡(折)通”直补到林权人。
2.4 公益林建设
2011~2016年度,累计对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迹地、坡耕地等无立木地实施人工造乔木林;对稀疏的乔木林,松、栎类及灌木,林分郁闭度在0.2以下疏林地和0.5以下低质低效林,进行改造补植,实施封山育林。完成公益林建设面积5334 hm2(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067 hm2,封山育林面积4267 hm2)。
2.5 国有中幼龄林森林抚育
2011~2016年度,累计完成国有林场抚育面积3267 hm2,按计划、资金、面积完成任务,按技术要求抚育间伐、清林、割灌等措施。
2.6 木材停伐减产和“两证”审核发放情况
在天保工程一期已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商品林采伐要控制限额以内,实行木材采伐证发放审核制度,控制采伐蓄积,在木材生产上,先发证,后采伐,伐后监督,凭采伐证办木材运输证的管理模式。
2.7 开展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落实天然林停伐政策
对全县生态公益林以外的102万亩天然林区划落界,登记造册,将与农户签定“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管护协议”纳入停伐协议补偿工作。
2.8 民生政策落实
政社性人员补助和职工“五险”政策落实。中央财政继续对天保工程区国有林业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承担社会职能林业公检法经费给予补助,解决林业执法经费和天保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职工安置保险补助政策落实。2012年度,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下拨安置职工社会保险补助资金解决了天保前期工程一次性安置职工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涉及安置人员682人,符合安置条件的职工领取了安置保险补贴。
3 工程建设取得成效
3.1 生态效益
森林资源得到恢复增长,资源总量和质量大幅提高,森林结构进一步合理。通过公益林建设、森林管护、禁伐和中幼龄林抚育等森林经营措施。累计减少森林资源消耗60万m3,年造林新增林地面积300 hm2,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74.38%增加到到74.48%,增加0.1%,森林蓄积由2010年383万m3,增加到440万m3。
森林生态功能增强,生态环境改善,活立木蓄积年均净增长约9.5万m3,通过计算,可增加年均吸收CO2约17.1万 t,增加固碳约4.9万 t,增加释放氧气约12.8万 t。改善了空气质量,增强了水源涵养量,降低了水土流失强度,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生物种群数量增加。随着森林植被的增加,野生动植物生长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野生动物种群扩大,生物多样性呈现全面恢复状态,昔日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麂子、野猪、獾、锦鸡等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3.2 经济效益
县域经济得到发展,生态惠民政策得到落实。2011~2016年度,累计完成专项资金投入7069万元,带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016年度,500多人从事森林管护、600多人从事季节性劳务用工,获得劳务资金500多万元收入;公益林每年补偿金618万元,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林农得到实惠。endprint
森林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全县以森林资源为依托,推进全域旅游富民战略,以金家湾、武陵峡、嫘祖文化广场、太清洞、西河大峡谷、龙凤奥运村、鹿苑寺、宝华寺漂流等重点森林旅游项目运营,2016年远安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7亿元。
3.3 社会效益
工程的实施,加强了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实施了公益林补助、停伐协议补助,造林补助,改变了人民长期以来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传统生活方式,提高了人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对森林资源的关注。
林业产业转型发展,林区经济从木材消耗转型生态建设,以苗木花卉、林下养殖、特色经济林、绿色种养等项目形成非木质产业,依托森林资源,森林旅游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林业产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林农60%的收入来自于林业。
民生林业得到保障,中央财政对天保单位“五险”补助全覆盖,集体公益林补偿资金中每亩可提取2元,用于开展巡护和管理所发生的工资性和相关公用支出提供资金来源,解决林业职工工资发放,中央财政资金为816人前期安置职工发放社保补贴,切实保障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促进了林区和谐稳定。
4 存在问题
(1)天保工程各项补助标准偏低。随着消费、工资、物价的提高,难以保障天保工程需要,国家对森林管护、“五险”补助、营造林、中幼龄林抚育等项目补助标准偏低,未形成定额工程标准。
(2)工程区基础设施薄弱。林区基础设施建设靠自身维持运转,投入严重不足,林业发展落后于地方和其它行业。
(3 )森林管护费与生态公益林补偿偏低。森林管护费来源从集体公益林补偿资金中提取,用于管护人员巡护工资、设施、设备购置、道路维护等,满足不了实际管护的需要。
(4) 林业后继产业不足。林区产业结构调整没有根本改变,在经济转型尚未取得大的突破的现状下,林业经济产业发展长期依赖木材,“以非木质利用为主”的科学利用,开发潜力巨大。
(5)天保工程监测体系滞后。建立科学、统一的监测方法,用天保工程区的生态效益监测数据,充分反应天保工程政策带来的效益,未形成日常工作和长效机制。
5 建议
5.1 建立天然林保护法制
制定国家和地方层面《天然林保护条例》,把天然林保护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完善现有天然林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打击毁林开垦、乱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预防森林火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加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强化执法监督。
5.2 加速天然林生态修复
依托项目建设,加强天然林资源培育与恢复工程,以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人工修复促进自然修复,提高天然林经营水平,实行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相结合,培育和扩大后备森林资源,实行森林资源的管护经营。
5.3 加强天然林资源培育
争取基本建设资金,实施民生工程和生态工程。加强森林培育,提升天然林生态功能,按“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原则,加大封山育林力度,遵循天然林形成规律和“宜抚则抚、宜改则改、宜补则补”的原则,人工促进与自然修复相结合,提升天然林质量和生态功能。通过中幼龄抚育项目,改善林分的生长状况,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木材储量。
5.4 加强森林巡护管理
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天然林保护的现代化水平,科学规划管护站点建设,建成高水平的管护站点,完善科技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装备和应用。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模式,以专业为主,兼职为辅的森林巡护员队伍,工资来源有保障体系,以保护森林为核心目标,在所有森林范围,开展巡护远程监控,提高巡护管智能化,形成巡护、检查、报告、执法、防火、观察、监测、营造、规划、保护设施的维护等多项职责、权利和义务。
5.5 提高天保工程项目定额标准
及时调整各项补助标准,建立生态效益有偿使用,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长效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建立起既有利于严格保护天然林、又有利于改善林区民生的政策体系,提高管护费、职工社会保险、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标准;工程营造林要趋入定额标准化,生态补偿各级别要统一标准,动态上调。
5.6 加强天然林管理机制和体制建设
建立高效完备的管护体系,实现管护队伍专业化、手段现代化、设施标准化。在管护模式上管护方式不断丰富,GPS巡护、电子监控、信息技术、小型无人机技术等得到推广应用。建成现代化管护站所,管护设施、交通工具以及装备现代化、智能化,满足管护工作需要,有完备的森林管护体系,专业化管护队伍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市场与财政资金投资机制,经费来源有保障,增强林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天然林保护现代化水平,促进林区社会稳定,人与自然和谐。
5.7 加强后继产业发展,建立天然林经营和利用模式
发展林业特色经济,非木质产品,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良性互动,增强林业建设活力和林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变林木经营为森林经营,变林木经济为林区经济,呈现规模发展;利用自然地形、地势、地貌、乡村景观、地方人文开展生态旅游区与游憩区建设,打造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户外游憩消费热点,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户外游憩需求,开展风景林营造和对现有森林景观改造,营造森林风景游憩林,形成特色旅游景观,成为休闲度假、避暑消夏、生态保护的理想场所,以旅游带动生态保护,缓解当地林农对林木的依赖。
5.8 建立天保工程效益监测机制
及时掌握天保工程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开展生态评估和森林动态监测机制,纳入工作常态化,客观与科学评价政策与资金投入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反映天保工程建设成效数据,为政策研究和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定期向社保发布监测数据指标。
参考文献:
[1]刘永红,倪 嶷.天保工程二期政策及相关问题解读[J].林业经济 ,2011(9):45~50.
[2]赵树丛.全面把握天保工程的新形势 深入推进天保工程二期建设[J].林业经济,2011(9):3~5.
[3]李元鸿,刘希芹.天保工程二期生态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造林与经济 ,2015(10):32~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