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大柴胡汤治疗肝郁脾虚热结型单纯性肥胖的疗效观察

2018-01-18 12:02:52朱宇溪赵兴旺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0期
关键词:臀围腰围肝郁

朱宇溪,高 阳,周 慢,赵兴旺,陈 秋*

(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四川 成都 61007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75例成都中医药大学内分泌科门诊和肥胖门诊就诊的肝郁脾虚热结型单纯性肥胖患者。参照中国成人体重指数诊断标准,以BMI≥28为肥胖;肝郁脾虚热结型的诊断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肥胖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60岁之间者;②14天内未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者;③自愿接受并配合本次试验,并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①既往有食物或药物过敏史或减肥外科手术史者;②属继发性肥胖者;③近3个月内曾接受其他任何方式减肥者;④合并严重心(及其出现过心梗或已确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脑、肺、肝(活动性肝病)、肾疾病、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癌症者;⑤哺乳期或妊娠或准备妊娠妇女;⑥患有精神病或非自愿入组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及治疗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治疗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和适当的饮食控制。治疗组采用基础及加味大柴胡汤治疗;加味大柴胡汤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房或免煎药房统一煎制,药物组成包括柴胡、黄芩、大黄、枳实、半夏、白芍、大枣、生姜、茯苓、白术,可根据患者所具兼证酌情加减。1剂/d,100 mL/次,3次/d,饭后0.5 h服用。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2周,期间要求患者第4、8进行复诊,以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调整处方。

1.2.2 指标测定:于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一般指标,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腰臀比;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静脉血,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等指标。

1.2.3 中医症候积分:肝郁脾虚热结型肥胖症的主要症状包括肥胖,胸胁苦满,体倦乏力、神疲懒言,胃脘痞满、嘈杂,大便秘结,失眠多梦,脉细弦,苔黄腻,舌质暗红。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比较

共71例患者按要求完成了治疗,治疗前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各项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s)

性别(%)对照组治疗组P男性19(54.3)19(52.8)0.544女性16(45.7)17(47.2)年龄52.40±12.8452.10±10.430.955身高(cm)169.10±6.14165.80±7.360.291腰臀比0.91±0.140.91±0.170.450收缩压(mmHg)115.80±7.42117.20±8.080.691舒张压(mmHg)76.00±6.6577.00±6.180.732

2.2 安全性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后,两组RBC、WBC、PALT、AST、SCr、BUN、UA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对照组PLT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比较(±s)

注:WBC=白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PLT=血小板计数;组内治疗前后比*P<0.05

项目组别治疗前治疗后WBC(×109/L)对照组4.99±0.625.71±1.05治疗组5.76±1.144.97±0.58 RBC(×109/L)对照组4.30±0.534.81±0.64治疗组4.54±0.364.39±0.55 PLT(×109/L)对照组144.90±15.51138.20±20.22*治疗组156.50±19.15154.8±20.32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s)

注:SCr=血肌酐,BUN=尿素氮,UA=尿酸

项目组别治疗前治疗后ALT(U/L)对照组35.00±18.3430.40±15.90治疗组29.70±13.5035.80±18.93 AST(U/L)对照组30.40±10.2431.20±6.48治疗组31.60±6.7029.90±9.98 SCr(μmol /L)对照组66.31±10.6669.19±8.22治疗组68.46±9.0968.03±9.42 BUN(mmol/L)对照组4.60±1.095.05±1.02治疗组5.03±1.044.81±1.06 UA(μmol/L)对照组398.80±80.42344.20±57.48治疗组340.00±52.80312.90±39.71

2.3 体格检查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经3月基础治疗后,腰围、臀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重、BMI、腰围、臀围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体重、BMI、腰围、臀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腰臀比在观察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格检查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格检查指标比较(±s)

注:组内比*P<0.05,**P<0.01,组间比△P<0.05,△△P<0.01

项目组别治疗前治疗后体重(Kg)对照组85.60±9.4884.94±9.46治疗组86.60±8.1575.29±8.78**△BMI(kg/m2)对照组29.84±1.5429.61±1.54治疗组31.50±2.2727.35±2.25**△腰围(cm)对照组97.04±1.1295.73±1.17*治疗组97.51±0.9693.14±1.06**△△臀围(cm)对照组107.13±0.91106.01±1.22*治疗组107.03±1.69103.25±1.97**△△腰臀比对照组0.91±0.020.90±0.02治疗组0.91±0.020.90±0.22

2.4 血脂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HDL-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指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指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HDL-C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s)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s)

注: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P<0.01,组间比△P<0.05

项目组别治疗前治疗后TC(mmol/L)对照组4.46±1.074.40±1.05治疗组4.20±0.843.37±0.85*△TG (mmol/L)对照组2.78±1.532.73±1.53治疗组2.85±1.411.57±0.81*△LDL-C(mmol/L)对照组2.81±0.972.74±0.98治疗组2.88±0.292.02±0.17**△HDL-C(mmol/L)对照组0.99±0.131.02±0.12治疗组0.99±0.261.25±0.23*△

2.5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西医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表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 论

祖国医学对于单纯性肥胖的认识见于,《灵枢·卫气失常》:“腘肉不坚,皮缓者,膏…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肥胖症病因多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病理特点为膏浊蓄积于中焦,阻碍中焦气机升降,气结湿阻,蕴结聚集不得发越,显示出“纵腹垂腴”的特点,一者阻碍水谷精微运化输布,日久脾虚运化失常而痰湿内生;二者气郁久化热,热结于中焦浮火炽盛,热结于内,煎灼津液。其中痰浊及郁热既是代谢产物也是致病因素。肥胖症的主要治法有以下几点:消膏降浊,据肥胖症病理基础该治法既可缓标亦可澄源;消积导滞,肥胖者恣食肥甘厚味又因气机不畅致脾虚运化失常,郁于中焦久而化滞,又因情志失调,肝郁乘脾,故消积导滞疏肝同时兼顾病因及代谢产物;健运脾胃,究肥胖之病因无异于过食、禀赋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健运中焦以助气化功能,同时可佐以疏肝助脾胃之气机升降,从而复运化水谷精微之力,助气血生化之源,有益于调整脏腑功能。

加味大柴胡汤为由大柴胡汤加茯苓、白术组成,《神农本草经》中柴胡主胃肠结气,饮食积聚;大黄主留饮宿食,涤荡肠胃,推陈出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中药药理学表明柴胡具有抗脂肪肝作用、同时可促进肠蠕动;大黄可以刺激大肠蠕动而促进排便;生姜可增强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管、促进消化。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示大柴胡汤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改善血脂代谢。诸药配伍以行气开郁、健脾消膏、清热通腑,疏肝之气郁,清胃肠之热结,健脾以助运化,使得肥胖症得以消减。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基础+加味大柴胡汤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体格检查指标、血脂及临床疗效评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其肝郁脾虚热结症状有所改善,包括胸胁苦满、体倦懒言,大便秘结,失眠多梦等。另外,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间无差异性。综上,加味大柴胡汤作用于肝郁脾虚热结型单纯性肥胖患者,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体重、降低血脂,同时还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特点。该方在肝郁脾虚热结症的单纯性肥胖患者的治疗中可起到良好的作用,应予临床推广应用。

[1] NHS Information Centre Lifestyles Statistics.Statistics on obesity,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 England 2012[M].London: NHS Information Centre Lifestyles Statistics,20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9.

[3] 陈伟,江华.2016年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5):430-433.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5] 仝小林.论膏浊病[J].中医杂志,2011,52(10):816-818.

[6] 周强.仝小林教授运用大柴胡汤治疗代谢性疾病验案解析[J].环球中医药,2012,5(10):754-757.

[7] 刘志刚.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8] 刘洋,庞敏.大柴胡汤治疗高脂血症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31(6):86-89.

[9] 王凤荣,王帅,孙淼.大柴胡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基础与研究依据[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10):2038-2039.

猜你喜欢
臀围腰围肝郁
下肢运动状态特征对裤装臀围的影响分析
纺织学报(2024年1期)2024-03-13 09:08:34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12-02 16:50:22
从肝郁论治失眠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臀围松量对女裤裆部特征的影响分析与模型构建
丝绸(2020年11期)2020-12-23 04:12:00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保健与生活(2020年3期)2020-03-02 02:27:23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人人健康(2018年17期)2018-01-27 00:09:45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腰围/臀围比的影响
医学信息(2017年6期)2017-04-18 12:40:09
浅析下肢动作对裙子结构设计的影响
魅力中国(2016年8期)2016-05-14 02:38:58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