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冠,陈成良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消化内科,吉林 长春 130033)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和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从而因此烧心、反酸等临床症状。近年来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在不断的增加,可能与食物的质量、人的精神状态等相关[1]。本次我们探讨有效治疗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方法,具体的研究如下。
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纳入标准:患者具有反酸、烧心等特征;年龄≥18周岁;内镜检查显示为食管粘膜损伤;排除标准:伴随严重并发症比如食管狭窄等;病理显示为Barrertt食管;具有食管、贲门、腹部手术史患者;继发性RE。将以上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具有患者2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50.0±10.0)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52.2±9.5)岁,分析比较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可以在组间开展相互的比较。
首先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的饮食等基础指导,避免劳累。两组患者根据病情以及内镜检查的结果以及既往使用的药物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抑酸药,治疗时间为2个月,对于病情比较轻,症状积分评估为1~2级的患者以及食管粘膜损伤Ⅰ~Ⅱ的患者结合患者的试剂情况按照标准的质子泵抑制剂剂量给药(雷尼替丁150 mg bid 或洛赛克20 mg qd),如果患者存在腹胀或者食欲不振使用促动力药,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比如症状评估2~3级,食管粘膜损伤Ⅱ~Ⅲ级的患者给予双倍剂量的PPI(洛赛克20 mg bid),治疗2个月后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的患者根据情况选择H2RA维持剂量治疗,PPI半剂量或者标准剂量治疗,治疗时间为2个月;观察组患者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选择雷贝拉唑治疗,要求症状积分在0~Ⅰ水平,治疗时间为2个月。所以患者的治疗时间总为6个月。
症状评估:对患者的反酸、烧心等临床症状进行评估,症状程度:0级:无临床症状出现;1级为轻度,没有明显的症状;2级为中度,有不适应感,但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开展;3级为重度,有明显的不适,影响到日常工作及生活;频率:0级:不发作;1级,每周发作1~2次;2级为每周发作3~4次,3级为每天均有发作;症状积分记为程度和频率的乘积[2]。
内镜检查:用Olympus电子胃镜检查患者的食管以及胃十二指肠等部位,根据199年中华内镜协会相关诊断标准对食管炎程度进行评价,Ⅰ级:炎症为斑点或者条状发红、糜烂,没有融合的现象;Ⅱ级:有条状、糜烂和融合现象;Ⅲ级:病变比较广泛,糜烂融合成全周性,或者出现溃疡。
两组数据的分析均在统计软件SPSS 22.0中完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取x2检验,经过比较后P<0.05表示差异显著。
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症状积分差异不显著,但经6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症状积分比较(±s,分)
组别0个月4个月6个月观察组4.0±3.01.31±1.41.67±1.4对照组4.6±2.91.12±2.03.21±2.6 t 0.060.021.06 P>0.05>0.05<0.05
治疗前观察组20例患者内镜检查0级0例,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7例;治疗后0级4例,Ⅰ级11例,Ⅱ级5例,Ⅲ级0例;对照组治疗前0级0例,Ⅰ级7例,Ⅱ级6例,Ⅲ级7例;治疗6个月后0级1例,Ⅰ级10例,Ⅱ级4例,Ⅲ级5例,经过治疗后观察组Ⅲ级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x2=1.69,P<0.05)。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慢性的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于该疾病近年来比较推崇按需维持治疗,该种方法是在基础治疗之上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以及严重的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3]。按需维持治疗客观要求药物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并且可以快速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次我们给予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雷贝拉唑按需维持治疗,经过治疗之后发现可以明显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负担。因此我们一致认为:对于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患者采取雷贝拉唑按需维持治疗的方法,可以明显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贾 林,袁世珍.兰索拉唑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疗效[J].新医学,2010,2(6):329-330.
[2] 杨 瑗.临床上非糜烂性和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应用雷贝拉唑的按需治疗:治疗效果、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患者的满意程度[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5,1(2):15-17.
[3] 李继勇,吴卫兰,张志红.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