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响分析

2018-01-18 04:21:10刘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期
关键词:低血糖护理人员实验组

刘娜

糖尿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 其治疗的重点在于控制血糖, 而血糖控制过程中可能引发低血糖情况。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主要的症状为出汗、烦躁、震颤和身体虚弱等, 患者进食后会缓解一些症状, 低血糖发作时患者的血糖一般在2.2 mmol/L以下, 有些患者血糖高于2.2 mmol/L仍然也会出现低血糖症状[1]。患者症状较轻时一般自我缓解就可以恢复, 一旦情况严重至昏迷, 必须及时进行救治, 不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必要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综合护理强调护理的全面性, 通过多角度满足患者的需求[2]。为分析综合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响, 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恢复良好,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1~9月本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8例进行研究, 患者均具有低血糖症状。且均得到患者及其家属同意, 并安排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 女17例, 年龄45~70岁, 平均年龄(56.72±11.25)岁;实验组患者中男20例, 女19例, 年龄45~69岁, 平均年龄(55.25±10.7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一般护理进行干预, 及时为患者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同时讲解低血糖的预防和自我护理等内容。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护理进行干预, 护理人员要定时巡视病房, 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并定时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患者若出现低血糖现象, 如果患者可以进食, 指导患者立刻进食一些糖果、饼干等食物。患者如果无法进食, 给予50%葡萄糖溶液40 ml静脉注射,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静脉持续注射。患者一旦昏迷,必须吸氧, 以免患者严重缺氧而发生危险。患者发生低血糖时比较紧张, 心理比较恐惧, 护理人员一定要积极告知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积极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护理人员必须根据医生的建议, 合理使用胰岛素等药物, 并告诫患者合理使用药物, 以免出现用药不当。患者出院时必须进行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注意事项, 并将血糖仪的使用方法详细讲解, 告知患者血糖监测的意义, 以免发生低血糖现象。降糖药物必须在饭前30 min服用, 但是双胍类降糖药物必须在餐中或餐后服用。用药指导对于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 患者必须严格执行医嘱,以免影响治疗的效果。患者出院后必须进行适当的锻炼, 护理人员可以成立俱乐部、建立微信群、开展大课堂等, 为患者集中解答问题, 积极疏导患者, 以免患者迷茫而影响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低血糖发生率。低血糖的主要症状:思维混乱、反映迟钝、面色苍白、出汗、心悸以及软弱无力等。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在夜间或者皮下注射4 h左右以及空腹情况下发生低血糖症状, 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头痛、听力减退、昏迷或者嗜睡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 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低血糖症状15例, 低血糖发生率为38.46%;实验组患者中出现低血糖症状2例, 低血糖发生率为5.13%。实验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 归属内分泌疾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的高血糖。随生活水平的提升,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并呈现迁延难愈的特点[3]。糖尿病目前仍然无彻底治愈的方法, 只能对血糖进行控制。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低血糖发作时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基本是异常兴奋的状态, 因此患者往往表现出面色苍白、大量出汗和心悸等症状, 一些长期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或者个别老年患者有时没有明显的症状, 发病严重时直接昏迷, 若抢救不及时, 患者生命难以保证。因此, 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 血糖监测至关重要, 必须配合全面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主要有4个方面, ①患者大量使用胰岛素;②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延迟进餐或者进餐较少;③体能大量消耗;④饮食不规律[4]。因此低血糖的治疗和预防主要应该从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指导患者合理使用降糖药物为主。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方案, 其以患者为中心, 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科学的、全面的护理方案,通过多种方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进而提升护理的质量[5]。护理人员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 首先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使患者了解低血糖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治疗措施, 以免患者情绪紧张, 影响用药效果。护理人员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 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 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供给。一些老年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放宽饮食要求, 以免严重要求而降低能量供给, 导致患者营养供给不良而发生低血糖。同时, 过分控制饮食极易造成患者出现食欲下降、呕吐等不良反应, 不利于患者的恢复[6-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低血糖症状15例, 低血糖发生率为38.46%;实验组患者中出现低血糖症状2例, 低血糖发生率为5.13%。实验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式, 对于低血糖发生率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推广。

[1]潘小兰, 廖爱娇, 谢乃强, 等.综合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响研究.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15):204-205.

[2]邹晓莹, 孙中华, 韩晶.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6):690-693.

[3]贺婕, 陈滋华.延续性护理对提高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知识知晓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河北医药, 2014, 36(6):948-949.

[4]游兆媛, 刘娟, 方天露, 等.2型糖尿病患者围内镜检查期防范低血糖的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13):1189-1190.

[5]黄琦玉.综合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响研究.当代医学,2013, 19(2):116-118.

[6]张智霞.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响.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50):498.

[7]钱雪芹.综合护理对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作用.健康必读(旬刊), 2013, 12(12):40.

[8]王玲艳.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预防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7):269-270.

[9]张喜艳, 胡秋珍, 张静.综合护理对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新世界, 2014(24):126.

[10]汪晔, 房丽.综合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效果分析.中国医药导刊, 2017, 19(5):26.

猜你喜欢
低血糖护理人员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饮食保健(2019年2期)2019-01-17 05:35:44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妇女之友(2016年11期)2017-01-20 20:02:31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6年3期)2016-12-01 03:58:29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