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长顺县农村工作局, 贵州 黔南州 550700)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型地势复杂,气候自然条件差异大,立体农业的特点显著。根据山区生态特点和玉米生产现状,认为贵州当前玉米育种的主攻方向应该是在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等几个方面取得突破。为此,制定相应的育种目标是:生育期120~140 d,株高260~280 cm,穗位高100~120 cm,根系发达、茎杆粗壮、抗恢斑病、大小斑病、青枯病、纹枯病和丝黑穗病,穗粒数600~800粒,千粒重300~350 g,出籽率85%以上,功能叶持续时间长,活秆成熟。多玉3号是在此选育目标下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
杂交玉米新品种多玉3号于2008年冬繁期间在海南三亚用自选自交系JV-3作母本,外引自交系703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母本自交系JV-3为78599-141杂株连续7代自交选系而成。该自交系表现出遗传性状稳定,拱土能力强,苗粗壮,抗逆性强,配合力高的特点。父本7031选自织金3号父本。7031具有花粉量大,抗病性好等优点。
2010年,长顺县内单点品比试验;2011年,贵州省内多点品比试验;2013年,贵州省区试A组试验;2014年,省区试A组续试,生产试验东部Ⅰ组试验,农业部谷物及制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分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虫害抗性鉴定。2015年,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DNA指纹鉴定,同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多玉3号)。
2010年品比鉴定试验,平均单产699 kg/667 m2,较对照品种黔单16增产11.2%,列328个鉴定品种第一位,2011年在铜仁、思南、平塘、镇远、遵义、开阳、贵定等13个省内县市多点品比试验,平均单产685 kg/667 m2,较对照品种黔单16增产9.6%,列16个参试品种第一位。
2013—2014年2年省区试A组试验,平均单产668.8 kg/667 m2,较对照增产9.21%,所有试点全部增产,增产点占总点数的100%,其中2013年平均单产643.7 kg/667 m2,较参试组合平均数增产7.14%,产量居第三位,8个试点全部增产,增产点占总点数的100%,2014年平均单产693.8 kg/667 m2,较对照中单808增产11.2%,所有试点全部增产,增点占总点数的100%,2014年省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东Ⅰ组试验,平均单产604.5 kg/667 m2,较对照中单808增产5.25%,5个试点中4个试点增产,增产点占总点数的80%。
多玉3号幼苗拱土能力好,生长势强。株高260 cm,穗位高110 cm左右,叶片数22片左右,叶缘白色,杆及叶鞘绿色,雄穗分枝17个左右,主轴略长于分枝,花药紫色,颖壳紫色,雌穗花丝紫红色,果穗锥型,白轴,穗长21 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48粒左右,单穗重240 g左右,百粒重35 g左右,出籽率81%左右,籽粒黄色,硬粒型。活秆成熟,抗倒抗旱能力强,在吉林省试验株高达4.5 m,抗病抗倒,可兼做青贮玉米。
2014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容重742 g/L,粗蛋白(干基)9.24%,粗脂肪(干基)5.66%,粗淀粉(干基)72.54%,赖氨酸(干基)0.30%(样品水分12.6%)。
2014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抗玉米小斑病,中抗大斑病、茎腐病,感穗腐病、纹枯病和丝黑穗病。2017年四川省引种抗性鉴定,抗玉米灰斑病。
在贵州春播生育期125 d,比黔单16晚2 d。
在贵州省海拔700 m以上1 600 m以下地区是多玉3号的种植适宜区域,600 m以下低热河谷地区是种植禁区。省外适宜区域为四川、重庆、湖北的邱林区、二高山区,云南省的中高海拔区域。
该品种适宜春播。在当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前播种。不宜安排夏播,夏播品种易产生秃尖。
密度控制在3 000株/667 m2左右,单株留苗栽培。果穗表现为封尖好,边际效应小。密度增大后,地块中间果穗秃尖大,边际效应大,影响产量。
要求施农家肥1 000~1 500 kg/667 m2,玉米专用复合肥30 kg;5~6叶时第1次中耕,施尿素10 kg/667 m2;大喇叭口时进行第2次中耕、培土,施尿素20 kg/667 m2,缺钾地块配以施用适量钾肥。
该品种活秆成熟,适时收获也是获取高产的重要条件。在包叶九至十成黄时,植株表现为秆青叶绿,在此时期应及时采收。待叶黄秆黄时再收,收获期已经偏晚,如遇多雨天气,易导致穗腐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