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运用*

2018-01-18 20:59赵晨怡郜妞妞
中医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方证磁石龙骨

李 茹,孟 毅,赵晨怡,郜妞妞

(1.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级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省中医院脑病二区,河南 郑州 45000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张仲景之《伤寒论》,第107条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1]该方药物组成是在小柴胡汤方的基础上去甘草,加龙骨、牡蛎、铅丹、大黄、茯苓、桂枝而成,意在和少阳、畅三焦、清阳明、镇心胆[2]。临床多将本方用于治疗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癔病、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冠心病、脑震荡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血管神经性头痛、失眠、膈肌痉挛、慢性疲劳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3]。笔者将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认识及临床运用心悟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方证分析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系伤寒八、九日,病邪由表及里,推知当有胸胁胀满、纳呆呕恶、或口苦、咽干、目眩等少阳证,当以小柴胡汤和解之,但医者却误用下法,导致邪热内陷,又伤及正气。胸满未解,为邪仍在少阳,热扰心神,则见烦惊谵语;下后膀胱气化失司,则见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是为下后气虚、气机不畅所致。病属虚实夹杂之证。方中柴胡、桂枝、黄芩和里解外,以治寒热往来、身重;龙骨、牡蛎、铅丹重镇安神,以治烦躁惊狂;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大黄泻里热,和胃气;茯苓安心神,利小便;人参、大枣益气养营,扶正祛邪。诸药合用,共奏和解清热、镇惊安神之效。

识别本方证的关键指征为“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其中尤以“胸满烦惊”为辨证要点[4],即患者往往表现为胸膈胁肋部位的胀满、憋闷,呼吸不畅,或常欲叹息,烦躁易怒,甚至躁动不宁,容易惊悸、做恶梦等。

该方药物配伍有两个关键:一是加铅丹,一是去甘草[5]。铅丹一两半,体重而性沉,能坠痰镇惊,故治惊痫癫狂;但有报道称[6]其久用或大剂量运用易致贫血,现临床中常用代赭石、磁石、常山代替。不去甘草好不快,因本方就是要一鼓作气把痰火、痰坠清出去,若加甘草则缓,疾病会缠绵难愈。大黄二两,但本方的运用并不强调大黄适应证的出现,因本方所主病邪在胸胁、肝胆,不在胃肠,故不必尽求舌质红、苔黄,即便是舌淡红、苔薄白者亦可使用。

2 病案举例

2.1 不 寐

患者,女,44岁,2017年5月26日初诊。主诉:睡眠差2个月,加重伴情绪不宁2周。患者2个月前与家人争吵后出现心情抑郁,渐致失眠,难以入睡,多梦,易惊醒,口服安眠药,早期效果尚可,后期效果欠佳;2周前病情加重,遂前来就诊。现症:性情激动,烦躁易怒,时有欲呕,等症状,甚则彻夜不寐,大便干,舌尖红,苔薄黄,脉弦。西医诊断:失眠。中医诊断:不寐。中医辨证:肝火扰心。治宜疏肝泻火,镇心安神。方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柴胡30 g,黄芩15 g,龙骨30 g,牡蛎30 g,桂枝9 g,磁石30 g,法半夏18 g,生姜15 g,大枣6枚,首乌藤30 g,鸡血藤30 g,大黄10 g,夏枯草60 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1周后复诊,患者诉服药3 d即每晚能睡4~5 h,烦躁易怒明显好转。上方加合欢皮18 g,继服10剂,患者每晚睡眠能达6~7 h。

按 此案之不寐实乃肝郁化火之典型。患者情绪抑郁,肝气郁结,病情日久,肝郁化火,则出现烦躁易怒;病邪由表及里,肝气犯胃,则出现时有欲呕等。治疗以疏肝解郁、清心和胃、安神为原则,重用柴胡、夏枯草以疏肝、泻肝,终失眠病愈。

2.2 痫 病

患者,男,29岁,2017年6月16日初诊。主诉:受惊后阵发性四肢抽搐18年。患者因惊恐而致癫痫病史,一直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控制,癫痫偶有发作;近日发作频繁,半个月发作3次,发作时惊叫,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汗出。现症:胸胁胀满,夜睡呓语不休,噩梦连连,神情呆滞,面色发青,精神躁动,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白相兼,脉象沉弦。西医诊断:癫痫。中医诊断:痫病。中医辨证:肝胆气郁,兼有阳明腑热,痰火内发而上扰心神,心肝神魂不得潜敛。治宜疏肝泻胃,涤痰清火,镇惊安神。方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柴胡30 g,黄芩25 g,龙骨30 g,牡蛎30 g,桂枝9 g,磁石60 g,清半夏50 g,生姜15 g,大枣6枚,茯苓18 g,大黄10 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患者大便通畅,胸胁胀满消失,癫痫未再发作,仍偶有呓语,精神时有躁动。上方加牛膝18 g,再服7剂,患者癫痫未再发作,呓语尽除,精神安定。守上方,将药物研碎为末,每次15 g,每日1次,口服,连服3个月,以巩固疗效。电话随访,癫痫未再发作。

按 本病案乃因惊恐等情志因素导致癫痫。徐灵胎在《伤寒论类方》中言:“此方能下肝胆之惊痰,以之治癫痫必效。”《临证指南医案》认为:癫痫“或由惊恐以致内脏不平,经久失调,一触积痰,厥气内风猝焉暴逆”而发。临证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重镇安神,重用清半夏、磁石以坠痰镇惊,常获奇效。

2.3 郁 病

患者,女,48岁,2017年9月13日初诊。主诉:情绪低落3个月,加重伴纳眠差2周。患者3个月前因与家人争执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时时落泪,唉声叹气,入夜尤甚。现症:情绪低落,唉声叹气,乏力,口苦而黏腻,纳眠差,小便量多,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无力。西医诊断:抑郁症。中医诊断:郁证。中医辨证:肝气郁滞,脾胃失和。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安神。方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柴胡30 g,桂枝12 g,龙骨30 g,牡蛎30 g,大黄12 g,黄芩18 g,清半夏18 g,大枣10 g,茯苓20 g,首乌藤60 g,焦三仙各30 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患者精神有所好转,仍觉胸中闷塞,时有心烦意乱等。上方加瓜蒌30 g、合欢皮30 g,再服7剂,药到病除。

按 《丹溪心法·六郁》曰:“提六郁学说(气血痰火湿食郁)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佛郁,诸病生。六郁以气郁为先,肝失条达,气机郁滞成气郁。凡郁皆肝病。”肝郁可乘脾犯胃,气滞血瘀津停,久则由实转虚,损伤气血阴阳。疏肝解郁是治疗抑郁症的基本大法。本病案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疏肝解郁;加焦三仙健脾和胃;重用合欢皮、首乌藤以解郁安神。

2.4 心 悸

患者,女,34 岁,2017年 8 月14 日初诊。主诉:心慌2个月,加重伴胸闷1天。患者2个月前因受惊后出现心慌,时有惊悸,期间反复求医,行血常规、心肌酶、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间断用药,未见好转,如此反复,心慌自觉加重,伴见胸闷,时有唉声叹气。现症:心慌频作,胸闷,伴失眠多梦,情绪低落,口苦而粘,时有嗳气,小便尚可,大便时溏时干,舌尖偏红,苔薄白、腻,脉弦、稍滑。西医诊断:心律失常。中医诊断:心悸。中医辨证:肝胆气机逆乱,邪热扰及心神。治宜调畅气机,宁心安神。方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柴胡 30 g,黄芩 18 g,清半夏18 g,大黄 9 g,磁石60 g,龙骨 30 g,牡蛎 30 g,桂枝 12 g,茯苓18 g,白术18 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心慌消失,失眠多梦减轻。上方加白薇18 g,再服7剂,余症尽除。

按 《素问·举痛论篇》曰:“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本案患者因受惊而发病,导致心慌、胸闷等症,正合“胸满烦惊”之辨证要点,故投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疏解少阳、重镇安神,其中重用磁石取其镇惊之效。

3 小 结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只为少阳病所设。然而,现代医家对本方的临床运用非常广泛,对有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的作用机制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纵观近年国内发表的文献,该方的临床运用涉及心理、神经、泌尿、心血管、消化等多科疾病,在焦虑、抑郁、失眠、癫痫、尿道综合征、心悸、高血压、胃病等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学者更要学习和传承经典,源于经典却又不拘于经典,让经典更好地为临床所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1]熊曼琪.伤寒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2]姜建国.周春祥.伤寒论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熊兴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运用体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10):22-24.

[4]陈明.伤寒论讲堂实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43.

[5]熊兴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辨析[N].中国中医药报,2010-12-10(004).

[6]鄢建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致贫血2例报告[J].四川中医,1987,5(12):30.

猜你喜欢
方证磁石龙骨
基于胡希恕教授下利治验探溃疡性结肠炎六经方证
神奇的磁石
架龙骨
一颗小磁石
一种建筑钢结构龙骨连接结构
《伤寒论》“方证辨证”思想探讨
坚持不懈 只为创新
以方证相对论指导二陈汤类方运用的思路
麻黄类方在小儿肺系疾病中运用探讨
贪心的小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