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龙德主任医师治疗嗳气经验

2018-01-18 20:52吴溪玮吴红莉吴亚娜任培培
中医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嗳气胃气腹部

吴溪玮,吴红莉,吴亚娜,石 贺,任培培,杨 博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汪龙德为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医40余年,治学严谨,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擅长治疗脾胃相关疾病。近年来,嗳气症状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多种伴随症状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探求中西医结合治疗嗳气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汪师治疗嗳气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嗳气的病因病机

嗳气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表现,是胃内气体增加,从口腔中排出,也称为胃嗳气。然而,嗳气过度而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则成为病态的嗳气症。嗳气症是临床胃十二指肠功能性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可分为吞气症和非特异性过度嗳气,常伴随腹部胀满不适、腹痛胸闷、恶心等。 嗳气发生机制是胃内存储大量气体,导致下食管括约肌扩张,气体进入食管进而引起环咽肌松弛,气体从口中排出。研究[1]认为:嗳气症患者大多存在着食管动力方面的问题,即其症状的产生可能有脑肠互动参与其中。该病与情绪压力、胃食管返流病、消化性溃疡等相关。中医学认为:嗳气又称为噫气,责之于脾胃,由于胃失和降,清阳不升,浊气上逆,加之肝气不疏,终致气体上冲咽喉所致,其声缓而长。《古今医统·脾胃不和有痰有火》曰:“嗳气多是胃气不和,窒塞不通。”汪师在熟读经典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认为:嗳气的发生、发展、预后、转归与气机失调、浊气上逆密不可分,治疗应以降气和胃为根本;疾病初期多由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或情志不调导致胃气受损、失其和降,此时病情尚为轻浅;若贻误诊治,则患者正气亏损,胃气将绝,损及少阴,冲气上乘,转为危重症。

2 嗳气的治疗原则

嗳气病位在胃,与心、肺、脾、肝、肾密切相关。《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辨明病因,以顾护胃气为根本,结合健脾疏肝、宣肺清心、疏肝健脾之法,使嗳气除、肺气宣、腹胀消。汪师临床常用方为旋覆代赭汤,该方出自《伤寒论》第161条,原书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汪师强调:治疗嗳气不可一概而论,应谨守病机,分清主次,因势利导;注意药物用量,不可随意加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脾胃寒凉者,选用温热之品温中健脾、运达中州,可酌加附子、砂仁、干姜等;胃有积热,选用清胃泄热之品,可取石膏、石斛、沙参等降胃火、理胃气。

3 嗳气的辨证论治

汪师认为:嗳气临床多种证型相参,故分型不可拘泥于书本,应结合患者主症和次症,分析错综复杂的病机,从而总结出诊疗思路,以胃为本,综合舌脉,分清虚实,辨证论治。

3.1 肝气犯胃证

“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肝为风木之脏,喜调达而恶抑郁。肝气郁滞不疏,气机不畅,横逆犯胃,则出现胁肋部胀痛不适、情绪易激动;胃气降逆失常,土壅木郁,胃气应降而不降,则出现善太息、嗳气频次增多、腹部痞满不舒。《血证论》言:“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该证病位在胃。《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三·木乘土》曰:“治厥阴以舒其用,和阳明以利其腑。”因此,疏肝和胃、复运中州是“土得木而达”的具体体现。常用方选四逆散加减,药用白芍10 g、柴胡12 g、香附6 g、黄芩10 g,疏肝和胃。白芍与柴胡最为多见,两者合用,共奏柔肝疏肝、缓急止痛之效。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归经肺、肝、胆,具有疏肝解郁、和解少阳之功效。李仁国[2]通过研究证实:柴胡对胃十二指肠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提取出的柴胡总皂甙能够抑制胰蛋白酶及胃酸的分泌。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具有柔肝止痛、平肝解郁之效。白芍中的白芍总苷具有止痛、减低平滑肌运动的作用[3]。

3.2 脾胃虚寒证

脾胃虚弱,则中焦运化无力,易导致湿阻、气滞、水停、血瘀,加之寒邪侵袭,传化入里,故病程较长。《灵枢·口问》曰:“寒气客于胃,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谓噫。”该证多表现为嗳气间断不续,声低气弱,泛吐清水,面色萎黄或白,舌淡,苔白,脉缓弱。《临证指南医案》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治疗常选方为六君子汤加减,同时采用五音疗法、子午流注法相互结合[4],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药物常用干姜6 g、小茴香15 g、砂仁10 g、吴茱萸6 g、蜀椒6 g等,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干姜性热味辛,归经于心、肺、脾、胃、肾,《本经》谓其“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逐风湿痹,肠僻下痢”。现代药理学研究[5]发现:干姜提取出的干姜醇能够保护胃黏膜,增强其防御能力,且干姜挥发油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具有止呕止吐的作用。小茴香性温味辛,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本草汇言》谓其为温中快气之药。付起凤等[6]研究发现:小茴香油能促进胃肠的正常蠕动,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3.3 饮食积滞证

调查[7]发现:约9.2%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证属饮食积滞。《景岳全书》曰:“嗳气多由滞逆,滞逆多由气不行。”该证临床表现多为食积不化,嗳气酸腐,恶心呕吐,胸闷腕痞,舌苔厚腻,脉象滑数。治疗常用方选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等,药物常用麸炒枳壳20 g、厚朴15 g、黄连10 g等,行气导滞,降逆下气。枳实性温,味辛酸苦,归脾、胃、大肠经。李新旺等[8]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枳实能够提高饮食积滞的小鼠酚红排空率,增强胃肠运动功能。厚朴性温,味辛、苦,归肺、脾、胃、大肠经。研究[8]发现:厚朴中提取出的厚朴酚具有二苯基结构,有明显的止呕作用,可抑制胃肠痉挛。

3.4 胃阴虚证

胃喜润恶燥,若外邪侵袭,化燥伤阴,或胃本身阴液亏虚,导致胃失濡养,则升降失司,丧失收纳腐熟之功能,胃气不和,上逆冲出口唇,发生嗳气。该证临床表现为呃声短促不连续,腹部隐痛,口干唇燥,心烦多饮,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常用方选为益胃汤、甘芍汤。《临证医案指南·脾胃》提出:治疗胃阴虚,药用麦冬10 g、石斛12 g、沙参12 g、生地黄8 g等。蒋凤荣等[9]研究证实:麦冬提取物麦冬多糖能够保护胃黏膜,维持胃黏膜中的血液正常循环,抑制胃蛋白酶及胃酸的活性,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有明显作用。石斛以其根茎入药,主要成分为石斛多糖。张纪立等[10]将金钗石斛的水煎液利用胃管注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中,结果发现:胃酸排量增多,且能抑制肠管自发活动,使肠管处于麻痹状态。

3.5 胃中痰火证

“千寒易解,一热难除”。脾为生痰之源,胃为贮痰之器。过食辛热油腻,蕴痰生火,则胃腑升降失司,气机不调,痰火随胃气升降。《景岳全书》曰:“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该证临床多表现为胸闷嗳气,口舌干燥,呕吐痰涎,色黄质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张聿青言:“欲靖阴阳,当通胃腑。”临床常用方选白虎汤、清胃散等,可酌加知母12 g、粳米10 g、黄连6 g、石菖蒲6 g等。石膏、竹叶为常用药。现代药理研究[11]表明:石膏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能够调节电解质平衡,促进胃肠道蠕动,从而降逆止嗳。《本草求真》曰:“竹叶据书皆载凉心缓脾,清痰止渴。”竹叶性寒凉,味甘淡。研究[12]显示:竹叶有效成分含有黄酮、蒽醌、微量元素等,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发挥清热生津、益气除烦之效。

4 病案举例

4.1 治疗脾胃虚寒证

例1。患者,女,35岁,2017年1月2日初诊。主诉:反复腹胀2个月,加重伴嗳气1个月。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胀满不适,未予以重视;1个月前腹胀加重,且出现嗳气症状。患者2016年12月30日行胃镜检查,结果示:①慢性萎缩性胃炎;②胆汁反流性胃炎;③贲门失弛缓症。现症:腹部寒冷,食生冷食物则不适加重、腹胀,二便正常,面色白,舌黯,苔白,脉涩。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嗳气,辨证为脾胃虚寒证。治宜降逆止呃,温中散寒。方选旋覆代赭汤加减,处方:曲半夏12 g,柴胡12 g,陈皮10 g,代赭石(打碎先煎)30 g,丹参12 g,党参15 g,广藿香15 g,厚朴15 g,蜜旋覆花(包煎)15 g,木香10 g,佩兰15 g,砂仁(后下)10 g,石菖蒲20 g,制吴茱萸6 g,炙黄芪30 g,炙淫羊藿15 g,紫苏叶6 g,麸炒苍术15 g。7剂。1剂/d,水煎,取药汁150 mL,分3次口服。同时口服多潘立酮片(10 mg/次,3次/d)、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2粒/次,3次/d),连续服用5 d。2017年1月6日二诊:嗳气症状有所减轻,仍感腹部寒凉,手脚冰冷,舌淡黯,苔白,脉紧。原方去曲半夏、陈皮、丹参、广藿香、佩兰、石菖蒲,加桂枝12 g、黑顺片(先煎)9 g、乌药15 g、盐小茴香15 g、茯苓12 g、麸炒白术12 g,继服7剂,同时停用多潘立酮片及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2017年1月13日三诊:受风后偶有嗳气,面色转红润,腹部寒凉、手脚冰凉症状明显好转,舌淡红,苔白,脉缓。二诊方去桂枝、黑顺片,加磁石(打碎先煎)50 g,继服5剂;同时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次,3次/d,连续治疗5 d。随访1个月,病情未复发。

按 本例患者缠绵发病1个月余,腹冷与嗳气相兼,因患者素有阳气不足,加之不注意饮食,使得寒者更寒,有损胃气,故出现上述不适症状。脾胃阳虚,寒从中生。寒为阴邪,其主收引。《黄帝内经》云:“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故患者自觉四肢寒凉、腹部冷痛。方选旋覆代赭汤,加用温煦中阳之药,并配合促进胃肠动力的西药,使气机通畅,则寒去正安。

4.2 治疗肝胃不和证

例2。患者,男,53岁,2016年8月2日初诊。主诉:间断嗳气、反酸半年余,加重1周。患者半年前因工作压力增大出现间断嗳气、反酸,按压腹部时嗳气症状加重;近1周嗳气频率明显增加,嗳后缓解。现症:时有嗳气、反酸,偶有腹部胀满不适,口苦,二便正常,舌红,苔白,脉弦。西医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断:嗳气,辨证为肝胃不和证。治宜疏肝和胃,降气止呃。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减,处方:白芍30 g,曲半夏15 g,炒苦杏仁10 g,大枣15 g,代赭石(打碎先煎)50 g,丹参15 g,党参15 g,干姜10 g,甘草片10 g,黄连10 g,黄芩10 g,蜜旋覆花(包煎)30 g,紫苏梗10 g,槟榔10 g,麸炒枳壳20 g。7剂。1剂/d,水煎,分3次温服。2017年1月 4日二诊:嗳气、反酸症状明显缓解,偶有发作,舌红,苔白,脉弦。中医辨证为肝气不疏,胃气失和。治宜降逆胃气。原方去大枣、紫苏梗,加薄荷6 g、柴胡15 g、磁石(打碎先煎)50 g、当归12 g、厚朴15 g、紫苏叶6 g、茯苓15 g、麸炒白术15 g,继服7剂。随访2个月,诸症消失,未复发。

按 本例患者情志不达,导致肝气郁而不发,横逆犯胃,胃气不降,肝气不升。治疗给予旋覆代赭汤降逆化痰,益气和胃;加白芍、黄芩、黄连、紫苏梗等疏肝理气,柔肝缓急;白术、茯苓健脾和胃。诸药合用,共奏和胃理气、疏达中焦之效。

猜你喜欢
嗳气胃气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钦丹萍辨治嗳气验案
胃气足 活百岁(上)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胃气在病畜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祝您健康处方(6) 上腹部饱胀、隐痛、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