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针平刺神道穴治疗面神经炎的中医理论探讨*

2018-01-18 17:33:33郭阳璐金禹彤宣丽华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神道浅表神经炎

郭阳璐 金禹彤 宣丽华

1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省中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面神经炎可归属于中医学中“卒口僻”“㖞僻”等范畴,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头面脉络,使颜面一侧营卫失和,气血痹阻,经脉失养,肌肉缓急不收而发病。粗针由“九针”中长针与大针变革而来,治疗面神经炎时取督脉神道穴平刺,临床疗效显著。现笔者从中医学角度探讨粗针神道穴平刺治疗面神经炎的相关理论。叙述如下。

1 粗针之刺法

粗针疗法最大的特点是皮下进针,针体在结缔组织层,留针时间较长。《素问·刺要论》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根据不同的疾病针刺有深浅,而运用不同针刺方法可使疗效更佳。粗针需皮下进针,而皮下进针法在《内经》中有相接近的描述,如《灵枢·官针篇》曰“凡刺有十二节”,故又称“十二节刺”,其中的直针刺和浮刺属浅表进针,“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表者”进针时先夹持捏起穴位处的皮肤,然后将针沿皮下刺之,能治疗浅表络脉的疾病。“浮刺者,傍人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此是斜针浅刺的一种方法,故名浮刺,浅刺勿深以治肌肉寒急。

2 面神经炎与督脉的关系

督脉主要循行于头、背部,《素问·骨空论》中载:“督脉者……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灵枢·经脉》曰:“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所谓实,指邪气实,气血郁滞,痰浊阻滞等。所谓虚,乃经脉气血不足,督脉失养。督脉空疏,阳气虚衰从而内邪作患,即《素问·评热病论》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患面神经炎的病人,很多由于长期疲劳,伴有气虚,因天气变化或睡觉开空调受风引起,常伴有恶风、恶寒症状。若督脉气化正常,通过督脉的调控,营卫宣散肌表腠理,则不会发病。若人体气虚,督脉功能减弱,风邪侵袭,中于项部,与督脉连接的太阳、少阳、阳明之气不能温煦头面部,就可能出现面神经麻痹症。

3 粗针神道穴平刺治疗面神经炎

神道,气之伸者为神,行之通者为道。督脉之气,升而上通,行而直达。又以本穴旁平心俞,心藏神,因名“神道”。此名最早见于《黄帝明堂经》:“神道,在第五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刺入五分,留五呼,灸三壮,主身热头痛,进退往来。”对阳气不足之证,可振奋阳气;对阳气有余之证,可平阳泄热。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面神经炎患者在神道穴处多有压痛,皮下多有条索状结节,进针时较其他穴位阻力大,同一部位如用毫针针刺虽亦有效,但远不如粗针之效佳。粗针虽然针体粗且长,但由于针刺表浅,通过较长时间留针,使患者获得小剂量且长时间的刺激作用,从而达到疏通及激发阳气,使气至病所。粗针神道穴平刺能起到疏通及振奋全身阳气的作用,从而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疏通经络,内外兼固,使邪无以存,行气活血而牵正,病得以愈。此法取穴少,在面瘫急性期能温阳化气,改善头面部血供,加快神经恢复的进程;在面瘫恢复期由于许多病人正虚阳气不足,非振奋阳气而无以使入络之邪外出,此时在督脉取神道穴治疗面神经炎,是提挈所有阳经,从而抓住关键。故无论是急性期或恢复期面瘫均可应用。

4 小结

粗针神道穴平刺是对针灸学的传承与创新,可充分发挥督脉及神道穴的作用,针刺表浅,刺激量少,作用持久,能疏通及振奋全身阳气,使气至病所,激发阳气而愈病。粗针神道穴平刺治疗面神经炎具有丰富和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可供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神道浅表神经炎
视神经炎的悖论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39:44
按神道 促睡眠
保健与生活(2022年7期)2022-04-08 14:56:34
浮针治疗产后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日本神道的《易经》视野
天中学刊(2021年2期)2021-05-28 05:11:40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
剖宫产术后浅表伤口愈合过程中使用白砂糖的效果观察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中医研究(2014年12期)2014-03-11 20:30:01
飞针刺入手法联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41例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41